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逆流伐清 > 分节阅读 97

分节阅读 9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亦有衰落之时。”

晋王李定国微微皱眉,白文选说得有些道理,但却又好象在影射什么,他张了张嘴,没有吭声。

朱永兴也觉得白文选意有所指,而且还有偷换概念之嫌,但现在显然不是咬文嚼字的时候,如何攻取下关,直取大理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已经是十月初九,虽然采取围城全歼的战术,使攻取永昌的消息能封锁四五天,但在路上击溃了大理增援永昌的清军后,便已经不能再保密了。这样一算。大理的报急信使应该已经到了昆明,甚至吴三桂已经得到了这个情报。所以,时间依然是紧张的。

“现在清军必然重兵防守下关,若能破之,则大理唾手可得。”晋王李定国岔开了话题,说到目前的战局。“大理的守军,洱海卫的剿抚后镇,或者还有楚雄的剿抚前镇,加起来亦有万多人马,若待其聚集,险关难克呀”

“楚雄的清军怕是来不及了。”朱永兴淡淡一笑,说道:“三日破下关,五日陷大理,我大明王师威武”

赵王白文选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咳嗽着说道:“威,威武,王师威武。”

晋王李定国也不禁莞尔,笑道:“殿下豪言,吾信矣”

“呵呵,吾是在说大话呢”朱永兴将望远镜在手中潇洒地转了一下,说道:“不过。纵有迁延,也不过一两日。走吧。回营看看儿郎们准备得如何了”

没有攻不破的天险,除了奋力死战外,还要看你是否能找到天险的弱点,是否有解决困难的办法。

在下关这个古战场,曾经有蒙古人铩羽难胜,也曾经有十数万计的唐军饮恨。从其寥寥数次被破的历史来看。多是翻越茫茫冰雪覆盖的苍山,直入大理坝子腹地,使险关失去作用。但朱永兴并不决定这么做,因为那样太耗费时间,他要从天生关下手。所借鉴的竟是林海雪原中袭破奶x头山的战例。

作为有名的旅游景点天生桥,朱永兴在前世是游览过的,对周边的峡谷悬崖颇有印象。尽管地形地貌应该不是一模一样,但那两岸峭壁对峙的特点却是不会变化太多。如果不是龙尾关周围又是洱海,又是西洱河,地下水位高,穴攻爆破有困难,朱永兴也不想采取这种有风险的战术。

众人回到营中,已是中午时分,朱永兴先去检查了攻打天生关的部队的准备情况。一千猛猛勇士,两千猛山克族精壮,两千明军,一千辅兵,已经集结完毕,所携火炮、弹药,以及应用器械,都已经齐备。朱永兴心中大定,这才回到营帐用饭,还没吃完,便有亲兵来报,段琬儿在外求见。

段琬儿已是一身白族女人的传统打扮,上身穿白色窄袖大襟衣,下身是镶三道花边的大脚裤,罩一件无袖无领的深红色小马甲,白色的手巾折成三寸宽的条子包在头顶,一条黝黑的发辫围在手巾包的外面,将秀美的脸庞和婀娜的腰身展露无遗。

“呵呵,打扮得如此秀丽,意欲何为”朱永兴漱了口,上下一打量,又忍不住笑着揶揄道。

段琬儿脸微微一红,不理这话,跪在地上开口说道:“殿下,王师已至龙尾关,民女来献破城之计。”

哦,朱永兴愣了一下,饶有兴致地望着段琬儿。三日前,因为再也没有封锁消息的必要,他便放走了段智英和高崇义,希望他们能搞出点名堂,为明军省点力,难道这就有回报了

“说说。”朱永兴坐回座椅,笑着说道:“坐下说话。”

“谢殿下恩典。”段琬儿起身在一个小杌子上敛衣正坐,轻启朱唇,缓缓说道:“民女所言涉大理故国,只为举例,并无他意,还望殿下勿怪。”

“吾的心胸那么狭隘”朱永兴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尽管言之,如有可取之处,亦算你族之功。”

段琬儿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大理国西有苍山,可谓冰雪封锁千仞山,东有洱海,乃此水可挡十万兵;南北有上关下关,亦是一将挡关万敌摧。然两次国破,皆是丽江木氏指引,先为元军做向导,引元军翻过点苍山,直捣大理腹地;后来,后来又率众归顺,助皇明大军破大理、陷昆明”

听着段琬儿的讲述,朱永兴不禁顿生感慨。

丽江古城源远流长,在后世亦保存得相当完好。可谁能想到,这个城池却从来没有设过城墙和城门,竟然是不设防的古城人们,包括全副武装外来入侵的军队,可以从四面八方通过街道、小路、巷子、田野甚至山上的羊肠小道进入这个城市。

但纵观历史,那些号称固若金汤的城池一个个的都成了历史遗迹。而一个不设防的城镇,反倒平平安安地留存到了后世。

难道丽江地理位置不重要,当然不是。丽江是历代滇西北的政治、军事重镇、茶马古道的要冲,纳西、汉、藏等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枢纽,因而一直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先后被吐蕃征服;又被南诏大理征服;又被元征服;又被明征服。倒是一块谁都要来插一脚的地方。

那丽江木府是如何做到的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归附。元初。忽必烈革囊渡金沙江南下攻打大理国,阿宗阿良“审时度势”,很快作出归附蒙古军的决定,并援引蒙古军攻占大理;到明朝朱元障时,明大将沐英、蓝玉讨伐大军将到丽江,丽江土司阿甲阿得审时度势,依旧不做任何抵抗,率众归顺,并协助沐英破大理、陷昆明。使云南很快就纳入了明王朝的统治之下。因此功劳,得朱元璋钦赐“木”姓。而清军入滇后,木氏果然又“审时度势”,成为了头一批投诚的土司。

木氏家族归顺以后,代代恭顺听命于朝,以剿杀征战称功,示效忠诚;世世进京朝贡不绝,所以不断得到朝廷封赐恩赏。历经元明清三朝,长盛不衰。还在西南诸土司中以“知诗书好礼守仪”而著称。

审时度势很重要啊,朱永兴很佩服丽江木氏,他知道归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要恭顺;要听命征战剿杀;还要年年岁岁朝贡不绝。说白一点,那就是要送礼、要说好话、要陪笑脸,凡事都要让上面满意。这一切,可都得放下脸面尊严去做。不过。跟城池毁坏,妇孺安危相比,这一切在木氏眼里显然是次要的。

“苍山冰雪覆盖,外人难以逾越,可有我族之人带路引领。便可绕过下关,直捣大理。”段琬儿说完了,眨巴着眼睛望着朱永兴。

嗯,有进步,敢直视吾面了。朱永兴看着段琬儿有些期待的眼神,不禁觉得有些好笑,说了半天,这招儿太古老了,虽然有效,但时间来不及呀

“这个丽江木府,大理国强大时,他们就投靠大理,甜言蜜语,送钱又送礼;后来吐蕃强大了,他们马上转身去投靠吐蕃;元军一来,他们马上又投靠了元军,给他们送情报带路,一点没有骨头”段琬儿知道自己献计献策的同时,也让朱永兴有了选择,那就是丽江的纳西族也能做同样的事情,而且他们显然更轻车熟路,便又提醒着朱永兴,“为人做事过于水性,殿下岂能轻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