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逆流伐清 > 分节阅读 79

分节阅读 7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立商馆。具体的章程措施已经准备妥当,酒宴之后下官便呈给殿下过目。”

安南郑氏在十六世纪中叶特辟交州城东南的庯宪今越南海兴省兴安为商贾集中互市的商埠。1637年崇祯十年,郑主郑梉准许荷兰人在庯宪设立商馆,日本人、暹罗人也随之大批进入庯宪,各国商人约计两千家。而和约中除了红河航行权,还包括了设立商馆的条件。

史载安南城市“京畿居首。庯宪次之”,说明庯宪对外贸易已相当繁荣。而且,很多广东、福建商人在那里从事中介业务,经营中药、布料、香料、蜂蜜、丝及丝织品等生意。因为这里是中国生丝和熟丝的唯一来源,所以,荷兰人、英国人在这里都建立了商馆。经营丝绸贸易。在当时,中国商人基本上操纵了庯宪的商业贸易,直至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庯宪衰落为止。

朱永兴点了点头,夸赞了几句。

贸易是必要的,不仅要把滇省茶叶销往海外,还要争取在滇省反攻作战后打通与蒙藏的茶马交易线路。滇省虽然动乱,但普洱茶产地多在三江之外,受到的影响较小,如果再出台鼓励政策。产量应该有所保证。

但这些都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九、十月份以元江起事为契机的反攻作战能够取得胜利。朱永兴轻轻吐出一口长气,真是步步艰难,不得松懈呀

朱永兴本不喜酒,郑砚北又说要在宴后呈上经商的章程,他便喝得更少,只是点到即止。

宴会结束,朱永兴便单独召见了郑砚北。梦珠则带着龙儿和族中姐妹们相聚玩耍去了。

“先探路,尽快掌握与西夷商贸的方法技巧。”朱永兴知道郑砚北没直接和西洋人打过交道。手下也没有这样的人才,所以表现得很谨慎,“先少量,再逐渐加大,以积累经验、培养人才为主要目的。毕竟,在安南的地盘上做生意不是长久之计。风险不可忽视。”

“另外,除了商贸,还要多打探消息。北郑、南阮、占城、真腊的消息都需要,西夷方面的,也要尽量打探。”朱永兴沉吟了一下。继续补充道:“国内沿海地区的商人也不少,比如福建、广东,从他们口中也能得到不少的情报。如果有出海的机会,还要打听几个人,人名是”

郑砚北一一记下,又询问道:“殿下,商贸收入是否要买些货物回来这样两头不走空,赢利更易。”

朱永兴想了想,说道:“硝石、硫磺,目前还是以军需为主要目的。至于其他的,你若有建议,可呈上来吾看。”

“容下官回去想想。”郑砚北点头答应着,神情明显有些迟疑,停顿了一下,才小心翼翼地说道:“下官斗胆,请殿下为了兴王图霸的大业,虚正妃之位,以免群情汹汹。”

朱永兴垂下眼睑,沉默了片刻,才无奈地叹息道:“吾知道了,明年只立阿珠为妃,不言正侧之事。”

“殿下英明果断,不为私情所扰,国家之幸也。”郑砚北躬身施礼,告退而出。

郑家是怕自己这棵大树倒了吧,可自己到底还是要向世俗和传统低头啊朱永兴把身子缩在椅子里,觉得自己无助又可悲。自从郭之奇上书进谏后,他便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了全面的检视。朱明王朝是汉家的天下,这是一个对民众的鼓舞和宣传,对自己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且不说文武白官难以接受一个异族女子成为正妃,就是天下的汉人百姓也不会认同。说什么各个民族都是华夏一分子,都应该平等相待,显然在这个时代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

“卿不负我,我亦不负卿。”朱永兴喃喃地低语着,尽管象是自欺欺人的安慰,但他心里还是决定在感情上,以及其他方面来好好补偿梦珠。

只在申渊停留了一天,朱永兴便又带着人马上路了。两日后,一行人等便赶到了沙坝。

沙坝距离老街和滇省的河口很近,但却没有老街那样的人员繁杂,也没有河口土司管辖的麻烦。再经过甄选迁移之后,居住在沙坝的差不多都是明军眷属以及原滇省之汉民。在此建立军工基地,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刺探,并保守机密。

而且,沙坝地处黄连山山谷之中,地势高,气候清凉。周围层峦叠嶂,风景如画。山中有银瀑、藤桥、云山,风洞、天门、水宫洞等景点。在后世,那里可是著名的内陆避暑胜地,与大呖、三岛山齐名。

当然,此时的沙坝还远没有开发。充斥着自然和传统的人文生态。山谷深处,便是朱永兴此行的目的地军工厂。

作为穿越者的习惯性思维,朱永兴总是希望能在武器装备上有所突破,使得战争能够尽可能地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说白了,也就是投机取巧。

当然,时间和技术是最大的障碍,这使得朱永兴只能从最简单易造,最可能装备部队并发挥作用的武器入手。重点督促两个项目的进展,一个是青铜臼炮。一个便是拉发式的地雷、手榴弹。

铁炮、钢炮固然是发展方向,但要冶炼出硬度韧性都符合要求的钢铁,就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炒钢法高炉炼钢顶吹转炉算了,这些不太靠谱的想法先束之高阁,还没有那么多的闲时间来搞这些。

而青铜则不同,冶炼铸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不论是炮身厚度或者口径尺寸,都能按照一定的规格来制造。而且。因为铸造较为简单,还能大量生产。

比如朱永兴画图设计的仿美国内战时的1852式臼炮,看起来就象个舂米的石臼,口径为半尺,约合一百五十五毫米,炮管的长度却只有区区两尺。从原理上讲,就是轰天炮的改进版。但是。因为有厚实的炮膛,可以使其能够承受更大量装药的爆炸力而不会破裂。

如果不算底部厚松木板做成的基座的话,这种被命名为“天威炮”的青铜臼炮的重量只有八十公斤左右。因为结构极其简单、重量也较轻的缘故,算是一种容易部署和移动的武器,而且制造成本相当之低。只不过。天威炮对炮手的射击技术要求比较高,算是一个小缺点吧

天威炮可以在二十度到七十度之间的任意角度开火,不过最适合被用来进行大角度射击。也正因为其特殊的弹道特性,使得其无法象野战炮那样发射实心弹,而是只能发射榴弹或燃烧弹之类用来造成杀伤的弹药。它可以装填球形外壳的炮弹,依靠重达五斤的黑火药发射药,在射击角度为四十五度的时候,可以将炮弹发射到远达一千米外的地方。

安南大战刚结束,炮兵队长钱邦宸便带着一些骨干炮兵离开了安沛,这些日子一直在沙坝研究试验这种新式的火炮。现在,他们已经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操作,展示给朱永兴看。

炮手们一丝不苟地检查着火炮,先是用一根金属针检查位于炮管尾部的火门是否畅通,然后将火炮的炮管调整到位,用木楔对炮管加以固定。接着,他们又将用麻布包装好的发射火药装入炮管内,再用一根圆形木块安装上长手柄做成的推杆将药包略微压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