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逆流伐清 > 分节阅读 28

分节阅读 2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便进攻伤亡很大,但也没有间断,每ri至少出动五百人次,吾估计这些ri子清军的总共伤亡应该超过了两千,或者更多。只是清将张勇素有名将之称,虽然被我军成功阻遏,但吾怀疑他是不是另有诡计。而且,清军的火器兵骤然增加,虽然仰shè不利,可援军已至,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朱永兴没有说具体的伤亡,其实伤亡也确实不大。几百年后远征军以六比一,甚至七比一的代价击败了ri军,现在这个比例则完全颠倒过来,清军在以八比一、甚至十比一的交换比在艰苦攻险。

灰坡,的确是所有进攻一方的噩梦所在,七八十度的陡坡,松软陷足的灰土,令清军举步维艰。如果再下雨,那里就会变成胶坡。清军要怎么仰攻这个要命的灰坡在半尺深的稀乎乎的胶泥里攀爬吗踩下去象油一样滑,拔脚起来却比胶还粘,一不留神,只要跌倒,几百米一路跌撞着滑下去,必死无疑。

就算雨季会影响火枪的使用,但用弩箭也能守住这个险要。所以,朱永兴除了担心清军会绕路来攻击腾冲外,对阻击清军还是蛮有信心的。

等到差不多讲完了目前的形势,朱永兴笑着对白文选说道:“赵殿下率jg兵强将前来,正当其时,我军兵势大振,令吾有雪中送炭之感啊”

“殿下过奖了。”白文选拱了拱手,谦虚道:“兵将入缅救驾,战阵厮杀,又远途跋涉,瘴疠伤病甚多,尚需时ri休整,恐怕要令殿下失望了。”

“无妨。”朱永兴淡淡一笑,说道:“雨季将至,吾率怀仁侯、广昌侯等人之兵,应能抵挡住清军。”

“殿下千金之躯,又兼朝廷留守,不可亲冒矢石”白文选赶忙劝道:“不如由吾在前督战,殿下在腾冲统筹全局即可。”

“赵殿下身经百战,世之名将,由汝指挥,吾当无忧矣。”朱永兴并未马上指定由白文选接替前线指挥,而是笑着走到一旁,掀开了另一张桌子上的蒙布,露出一幅沙盘,说道:“此是敌我两军所处的位置和大概地形地势,虽不是特别逼真准确,但也可一目了然。请赵殿下及众将上前观看,既是了解形势,也能指出漏洞不足。若有不明之处,可由张文翠将军解说。”

白文选很惊讶,沙盘指挥古已有之,据说,秦在部署灭六国时,秦始皇亲自堆制军事沙盘,在李斯的辅佐下,派大将王翦进行统一战争。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并不广泛,主要是古代的测量技术所局限,山川地貌、距离高低不能准确体现,地图也很抽象,只是作为大概战略的依据,无法作为具体指挥作战的可靠工具。将领们基本上都要身临其地,考察战场及附近的地形地势、桥梁道路后,才能做出最后的作战计划。

但朱永兴在前线亲手制作的沙盘却是依据那幅云南旅游地图的比例尺,再结合马帮老行家和当地土人的描述制作出来的。沙盘上山川地貌的具体情况,以及jg确度与后世的当然不能比,但却是目前最为直观、详细的指挥工具。

若有所思,颇有深意地看了朱永兴一眼,白文选告了声罪,招呼几个武将过来,围着沙盘低声商议,其间还夹杂着张文翠不无得意地介绍和解释。

朱永兴淡淡一笑,走回正座,摘下头盔放到了桌上,立时耳边响起了一阵唏嘘之声,众文臣的目光刷地一下集中在他的短发上。

“这个”朱永兴拍了拍头,笑着解释道:“断发明志,呵呵,一ri不光复神州,一ri不中兴大明,吾一ri不蓄发。”其实老子是变相的化装,让你们看不出我与岷世子相貌的微小差别,朱永兴心里这样想。

原来如此,众臣似乎恍然大悟,忠肝贯ri、义胆浑身、心坚志诚等赞颂之语迎面扑来,朱永兴只是微笑不语。

“众臣工谬赞了。”朱永兴抬起手向下压了压,等声音渐息才开口说道:“吾痛念祖陵,痛惜百姓。狂彝污我宗庙,害我子民,y掠剃头,如在水火。此举朝同仇发愤之秋,望众卿能与吾同心协力,同撑危局,搏个青史留名。此陛下之愿,朝廷之愿也。”

第六十二章论势振人心

冠冕堂皇的话要说,特别是对这些饱读诗书的文臣,就喜欢这口,大义凛然、慷慨陈辞,以忠臣烈士的形象青史留名,正是打小所受到的教育。虽然很多人在大厦倾倒时没有这样做,但现在朱永兴所说还是很合他们的心意,很入他们的耳朵。

“殿下,如今局势危若累卵,不知当以何法挽狂澜”吏部给事中胡万顺拱手问道。

朱永兴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危若累卵不假,却并非无扭转之可能。清军来势汹汹,虽占据云南大部,但巩固尚需时间。且清军烧杀y掠,大失人心,民众愤恨,此一也;清军多为北人,处云南暖湿之地,水土不服,难抵瘴疠,战斗力下降,此其二也;其三,散处云南边外之明军,尚有数万之众,吾已派人四下联络,若能前来相会,则兵势愈盛;清军占领云南,则须分兵把守,其力分,我军合,可取各个击破之策;云南土司众多,心向大明者有之,亦可为一大助力”

夸大有利条件,减低不利因素,朱永兴侃侃而谈,力图鼓舞起众人的心志,振奋起大家的jg神。但他分析得有条有理,虽有画饼嫌疑,却也不是虚妄乱语。

“满洲八旗入关时总兵力约为十万,其中已包括了汉军和蒙古兵,真正可以披甲出征的满族军士不过几万人。进入中原以后屡经战阵,战死和病死的人数已超过人口自然繁殖数;进入中原富庶地区后,已滋长起追求生活安逸的风气,远不象入关前后那样勇于用命”

当朱永兴分析起满洲八旗战斗力下降,兵员不多的时候,连旁边沙盘前的白文选等人都竖起耳朵仔细倾听。

在历史上,每一个新兴王朝在军事上都有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清朝也不例外。只是被清廷统治者视为争夺天下和巩固天下的嫡系军队的由盛转衰过程来得特别迅速。

应该是从顺治四年以后,满洲八旗兵所向无敌的场面就象昙花一现似地再也没有出现过。只是由于清朝最后统一了全国,它的统治集团又从来忌讳谈自身的弱点,后来的史家便很少注意到这一重要转变,没有看出入关初期清廷的不可一世和后来的sè厉内荏。因此,也没有认真探讨清廷在初期以满洲八旗兵为主逐渐转化为以汉制汉的政策变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