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宅师 > 分节阅读 248

分节阅读 24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合一的特色。”

“现在不好多说什么,但是在古代,潮汕居民住宅都是以宗祠为中心,一点一点的扩张,再形成府第似的建筑群。”方元笑道:“刚才走在街道的时候,我就觉得其中的布局不简单。现在才算是看出来了,这分明是以潮汕古民居为参考,再演变出来的格局。”

“百鸟朝凰,囊括了这一大片区域,出手不凡啊。”

感叹之后,方元眉头轻皱,眼中也有几分奇怪之色,然后开口道:“小洛,带我到你们宗祠去看看吧。”

“行。”洛水爽快点头,毕竟这是正事,也是他回来的目的,没有理由拒绝。

不久之后,两人重新下山。不过不是走下去,而是开车下去。豪华的车子在曲折山路中蜿蜒而下,慢慢驶入底下的街道。

不得不说,街道的布局与城市布局差不多,甚至道路更加平整宽敞,可以容纳七八辆汽车平行而过。透过车窗子,方元甚至还发现了公共汽车的存在。

至于街道两边的店铺,更是经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超市、水果摊、粉店、理发店,手机、电脑、品牌服装,甚至还有学校。尽管只是幼儿园与小学,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以方元才觉得这里是个独立小王国。

当然,毕竟土地有限,这里肯定不出产粮食,也没有原料,更加没有工厂。一切东西的来源,都是靠内陆航运支持,所以才修了个大码头,定期有货船运货补给。

比较庆幸的是,这里的水电充足,岛屿有几口大井,家家户户安装了自来水,足够满足全部人的需要。至于电嘛,则是利用海潮发电,修建了一个小型发电厂。有水有电,基本的物资也不缺,也难怪这里十分繁华。

不过方元心里也有数,这里繁华的基础,主要是依靠洛家的输血维持。如果哪天洛家不支持了,这一切繁华恐怕就犹如沙子堆砌的城堡,风浪一来立即化付之东流。

或许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会那么敬畏洛水吧。方元暗暗忖度,车子也在不知不觉之中来到了宗祠旁边。

下车之后,方元首先就看到七棵枝繁叶茂,树干粗壮,虬盘节错,树冠如伞般遮天蔽日的大树。这七颗大树就在宗祠的前面,呈合围之势,仿佛要把宗祠抱在怀中。

方元看了一眼,就知道这是大榕树,而且也是风水树。

来到这里之后,方元并没有急着进入宗祠,反而站在大榕树的旁边抬头打量。观察好久一段时间之后,他才皱眉道:“小洛,你老实告诉我,你这次请我过来,到底是为了重新设计宗祠,还是为了解决宗祠的风水问题。”

“什么”洛水惊愣道:“宗祠有什么风水问题”

方元仔细看了洛水一眼,觉得他可能真不知情,当下摇头道:“走吧。”

“去哪”洛水又是一愣。

“回去。”方元沉声道:“回泉州”

“什么”洛水又惊又急,迷茫道:“方哥,好端端的,怎么突然要回去”

“我是来设计宗祠的,可不是”方元才说着,突然没了声息。因为这个时候,他看到几个人在宗祠之中走了出来。为首的是两男一女,两个青年,一个美女。

两个青年就不多说了,方元一眼掠过,直接无视,关键是那个美女,他看到之后难免愣了一愣,心里感叹真是巧,又遇到一个认识的人。

不仅是方元觉得意外,在宗祠走出来的人,在看到方元和洛水之后,脚步也微微一滞。与此同时,那个美女惊喜一笑,轻快向方元走去

第365章对手

s:出门之前先码了一章定时,另外一章应该会在晚上。

“方师傅,这么巧,你也来了。”这个时候,美女眸光溢彩,笑意盎然道:“看到你也在这里,我真是太高兴了。”

一瞬间,与美女发自内心的开心神态相比,方元也感觉有些头疼,但是不得不点头招呼:“易师傅,好久不见了。”

不言而喻,这个美女就是易梵音了,这个时候她眼眸轻弯似月,十分明媚,笑盈盈道:“不算久,才两个月而已么。”

此情此景,落入旁人的眼中,肯定以为两人有什么暧昧关系。然而方元心里却十分清楚,这无关乎情愫,只不过是易梵音好胜心又发作了,还记得之前的失利,打算找回场子,在风水上压自己一头罢了。

有时候方元也觉得奇怪,易梵音这样的一个美女,为什么有这样强的好胜心。

当然,方元心里清楚怎么回事,但是别人不知道哇。这个时候,旁边有人开口道:“易师傅,你的朋友也不给我们介绍一下。”

“哦,的确要介绍一下。”易梵音微笑道:“大家都是同行,以后要多交流。”

说话之间,易梵音示意起来:“这是来自泉州的方元方师傅,还有这位是潮汕本地的廖帆廖师傅”

“廖”方元心中一动,若有所思。

适时,廖帆走了过来,拱手道:“原来是方师傅。失敬了。”

“好说。”方元点了点头,也有几分好奇心,试问道:“廖师傅与三僚廖家。应该有几分渊源吧。”

“三僚是宗家。”廖帆矜持一笑,眼中也有几分自得之色:“我们这一支,是从明代迁移潮汕,传承到现在已经有四五百年了。”

“果然”方元释然了,知道自己的猜测没错。要知道与古月居士、熊贸等人接触久了,耳濡目染之下,他对于风水界的一些逸事也有所耳闻。不算陌生了。

提起风水界的奇闻逸事,三僚是个回避不开的问题。

众所周知,三僚的奠基人。那是唐代的风水大宗师杨筠松杨救贫。杨筠松有两个徒弟,一个是叫廖金精,一个叫曾文辿,三人在一个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凉伞遮荫的地方。搭了三个茅棚定居,是为三寮僚。

据说杨筠松由于泄漏天机过多,并没有子嗣,所以三僚名为三僚,实际上只有廖曾两家世代繁衍,成为风水界的千年世家。

唐末以来,三僚产生了许多风水先生,踏勘风水的足迹上至皇家陵园。下至平民宅第,形成了风水学说的形势一派。

唐宋以前。风水学说基本上是以峦头形势为主,形势派处于垄断的地位。但是到了宋代,理气派横空出世,硬生生占据了半壁江山。

直到明清时期,形势与理气合流,尽管侧重点不同,但是风水师都知道,只重形势不谈理气,或只重理气不谈形势,那都是空谈。

峦头,简单地说,就是山川形势,峰峦、砂水的格局,龙脉的走向。穴场是否入格成局,则从峦头入手,峦头是理气的基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