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宅师 > 分节阅读 181

分节阅读 18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现在事情却近在眼前,他始终说服不了自己撒手不管。

“算了,就当是日行一善,积点阴德。”方元暗忖之后,就转头道:“大师,一起走一趟怎么样”

“好”连山和尚不假思索,立即点头。他毕竟是修佛之人,心怀慈悲之念,遇到这样的事情,更加不可能坐视不理。

“谢谢大师,谢谢方师傅。”麦苗喜形于色,苍白俏脸立即多了几分红润之色。

接下来的情况也不多说,一行人出门而去,然后开车前往厦门。说起来,泉州与厦门之间的距离也不远,由于交通方便,很快就到了。

泉州厦门两个城市,与漳州合称闽南金三角。漳厦泉金三角,这是一个经济区域,三个城市综合起来的经济总量,在闽省的分量很重,几乎占据了百分之四十的份额。

其中的厦门,作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经过多年的规划建设之后,自然变得十分漂亮美观,成为了著名的旅游城市。

说起来,方元和包龙图也去过厦门游玩,但是次数不多,也不怎么熟悉。不过有麦苗在旁边指点,也不至于迷路。

总之,经过一番行程之后,一行人顺利抵达厦门,然后来到了一个环境优美,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的医院之中。

在麦苗的引领下,大家拐弯抹角,最终进入一个专属病房里面。此时,她的父亲麦禾,就静静躺在病床上,两只手臂都插了针管,正在点滴输液。

在病房的一角,一张长椅上,高明枕臂卧睡,听到动静之后,连忙爬了起来。与前几天西装革履,神采飞扬相比,这个时候他完全像是变了个人似的,一脸拉渣的胡须,头发更是乱成鸡窝也没空打理。

看到方元之后,高明死气沉沉的脸孔,立即浮现惊喜交集之色,十分激动道:“方师傅,你总算来了。”

“不仅是我来了,还有连山大师。”方元让开两步道:“开元寺的连山大师来了,你有什么事情,就和他说吧。”

“连山大师”高明一惊,然后一喜。他不是麦苗,自然听说过连山和尚的大名,更清楚连山大师是有德高僧,当下喜出望外,连忙恭敬迎了上去:“大师,求你给麦兄度厄解灾。”

“阿弥陀佛。”连山和尚肃然道:“这位施主,不必忧急。出家人慈悲为怀,只要能够帮得上忙,我自然会尽绵薄之力。”

说话之间,连山和尚走近病床,仔细观察麦禾的情况。由于之前没有见过麦禾,他也不知道麦禾现在这样的状况,到底有多么的严重。

然而,方元却能够对比出来,稍微看了一眼,就十分吃惊。与前几天相比,麦禾整个人消瘦了一圈,面容枯槁无神,颧骨、眼眶都显露出来了。

乍看之下,方元也暗暗有些心惊,难怪麦苗这样的年轻人,听到自己父亲可能中邪之后,第一时间的反应不是嗤之以鼻,而是匆匆忙忙去找他求助了。

与此同时,麦苗惊慌忐忑问道:“大师,我父亲的情况怎么样”

“看起来,不容乐观。”连山和尚轻轻摇头,然后伸手按住麦禾的脉博,仔细诊断起来。古月居士精通医理,作为老朋友他自然跟着学了一两手。

一番诊断之后,连山和尚若有所思点头:“果真如此,从脉象来看,麦施主的身体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才对,然而现在却昏迷不醒,的确有蹊跷。”

“什么蹊跷”麦苗和高明关切追问。

“这个,我就不得而知了。”连山和尚摇头道:“不过,凡事有因才有果,只要仔细梳理前因后果,总能找到源头的。”

“这不是废话吗”麦苗和高明相互看了一眼,不约而同转头看向方元。毕竟相对连山和尚的佛理禅机来说,通过气场变化就知道麦禾有问题的方元,似乎更值得信任

第266章苏醒,内情

s:月底最后三天,大家有月票的话,就支持一下吧。

“看我做什么”

此时,方元摇头道:“你们呀,有大佛不拜,看我也没用呀。”

“方师傅,我知道麦兄之前多有得罪,我给你赔礼了。”高明忧急道:“他现在这个样子,就是不信任你的下场,也算是罪有应得。不过方师傅你大人有大量,千万不要和他一般见识,就出手救一救他吧,算我求您了”

说话之间,高明真的要鞠躬拜倒了,方元连忙伸手搀扶:“别,你千万不要这样,我又不是说不帮忙,只不过这件事情,主力真的不是我,而是连山大师啊。”

“我”连山和尚一怔,随即郑重其事道:“方师傅,你也不要绕圈子了,要我做什么事情,就尽管吩咐就是了。只要能够办到,我绝不推托。”

“简单。”方元笑道:“请大师念诵一篇佛经就可以了。”

“诵经”一时之间,不仅是连山和尚,其他人也是十分惊诧迷惑不解。

“对,就是诵经。”方元迟疑道:“不过话又说回来,在病房之中诵经,医院方面的人应该不会过来阻止吧”

“呃”高明一愣之后,连忙摇头道:“不会,这里是专属病房,隔音的,只要不去主动找他们,他们肯定什么也听不到。”

“这样最好不过了。”方元立即点头道:“大师,接下来就看你的了。念一段经文。接引麦总回来吧。他现在是迷途的羔羊,堕于黑暗之中,如果没有佛光的指引。恐怕就找不到回家的路途”

“哦。”听到这话,连山和尚若有所思,当下干脆盘坐了下来,开始轻诵经文。

常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是由于小和尚年幼,根本不能充分理解佛经的具体含意。然而连山和尚也不同。他数十年如一日的研究佛理经义,佛学修养十分高深浑厚。信口拈来,就是一篇安抚人心。劝人迷途知返的经文。

另外不得不说,对于真正有道行的和尚来说,诵经可是一件颇有技术含量的事情,比如说声音的轻缓急促、经文的断句。包括换气的间隔。都要处处讲究,不能忽视。

当然,连山和尚已经不用刻意讲究这些细节了,而是达到卖油翁熟能生巧的境界,一句句经文,他觉得怎么舒服就怎么念,抑扬顿挫之间,韵味悠长。很有意境。

别人最多是能够体会一些说不出来的韵味意境,但是方元却看得非常清楚。连山和尚每一段经文,实际上就是一缕气场。当一段段经文联合起来之后,丝丝缕缕的气场就开始弥漫空中,仿佛巨大的莲花形状,把病房笼罩起来。

一段经文,一缕气场,慢慢地叠加起来,就好像波澜起伏的浪涛,潮起潮落,给人一种浩瀚宽阔,无边无际的空旷感觉。

空旷,空灵,隽永,辽阔,就如同海阔天空,包容万物,安静宁和。要是有人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就可以看到在这个时候,包龙图、麦苗、高明等人,在聆听经文的时候,心灵好像得到洗礼过似的,神情十分平静,犹如回到母亲的怀抱。

不仅是他们,连躺在床上的麦禾,阴郁的脸色也似乎如春阳融雪般化开了几分,至少眉头已经舒展开了,好像得到了治愈,有苏醒过来的迹象。

不过在方元看来,祥和的气场,终究只是被动的,就差了那么一点点主动。不然的话,麦禾也应该清醒过来了。

“软的不行,只能来硬的了。”这个时候,趁旁边几个人不注意的空隙,方元悄无声息走到床边,然后伸出一根手指头,浮在半空酝酿了一下,再飞快朝麦禾的眉心戳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