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帝国崛起 > 分节阅读 129

分节阅读 12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若是袁世凯一心想要帮助清朝,镇压那些党,他们还能有后来吗某些人只是不甘让袁世凯上位,所以才会想出了那么多的罪名强加给他。

历史,始终都是由胜利者来书写。他们可以不顾历史的真相,肆意的记载在所谓的史书中,让后人以为他们的做法都是对的,而那些反对者全都是错的。这样的行为,让张野感到耻辱。

“皇上,他就是这种人,始终不肯放下自己的尊严。”一直在屋内旁听的徐世昌走了出来,无奈的说了句。

“怎么难道让他为中华帝国效力真的就有辱尊严吗”张野呆呆的望着天,一代枭雄,就此陨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袁世凯将再也不会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因为自己是不可能给他机会的。

“那倒不是,他的离开其实早在我预料之中。你们本是两个时代的人,强加在一起是不可行的。”徐世昌继续说道。

“两个时代的人”张野不由一阵自嘲,他和袁世凯的确是两个时代的人,但他知道,徐世昌所说的两个时代并非这个时代和后世,而是说张野的思想和政策跟袁世凯出入太大,而袁世凯又根本无法接受这种大跨步似的发展,所以,两人在思想上是两个时代。

“卜五大哥,以后还得靠你了,国家初立,政府急需扩张,人员方面一定要把好关,宁缺毋滥,否则日后便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张野若有所思的吩咐道。

徐世昌一愣,很快便明白了张野的意思,道:“我会把好每一关的。”

所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指的就是那些官员。此时必须要抓好队伍的建设,否则让人在初期混入队伍中,日后产生了什么恶略影响之后再去改正的话,未免就有些太晚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到了那时,有些人可不是你想动就能动的。

当利益集团形成了以后,很多事情都是由不得你。这一点无论是在后世,还是在现在,又或者以前的满清,张野都有很深的感慨。

慈禧也知道国家不改革是不行了,并且支持光绪进行改革,可是再往后,她为什么亲自叫停了改革不正是因为那些利益集团从中阻挠,迫使慈禧不得不出面进行阻止吗

利益集团,永远都是附在国家身上的蛀虫,你永远也不可能打尽,但也永远不能让他们有繁衍的机会。现在正在进行全国大发展,正是让这些蛀虫得以快速繁衍的时机。所以,现在才是最紧要的关头,不仅要努力发展经济,同时还要关注队伍的情况,严防利益关系的形成。

“史官,把今天的谈话一字不差的记录下来。”徐世昌走后,张野对着一直跟在身旁的史官说道。

历史上每一个皇帝的身边都有一个,或者两个史官跟着,他们要不停的记录着皇帝说过的每一句话,做出的每一个决定。但是最终是否记入史册,则由皇帝说的算。

所以,这种情况也就造成了很多问题,我们从史册上了解到的全都是好的一面,所有不好的全部都被删减掉。而一些不好的事情,我们只能从其他的史书上了解到,也就是所谓的野史。就是那些没有在正史中有过记录的事件,大多都出现在野史中。

“皇上,袁大人是您的手下败将,您若是不想诋毁他,大可在史书中记录下袁大人所做过的一些事情,或者是现在的决定。完全没必要将所有的话都记录下来。”史官善意的提醒道。

他很清楚一旦这句话被记录下来,之后会产生什么情况。等于就是将今日的谈话公布于众,袁世凯的地位将会飞速蹿升。那么问题就来了,袁世凯的地位提升了,那就必须要削弱皇帝的一些地位,这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决不允许发生的事情。

功高震主的人,往往都没有一个好下场,而在此之后,他们的名字也将从史书中删掉。历史上不止发生过一次这种事情。

“历史,就应该留给后人来进行评判,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谁都一样,谁都不能逃脱被后人评判的命运。”张野慢慢的说着。

这段时间内,张野一直都在做这件事情。有关于回国之前的事,张野并没有多讲,只说在德国留学。这不史书是从北洋新军开始讲起的,从被贬,到袁世凯亲自找上门,两人谈话的内容以及后来的约定。

再到与袁世凯之间的矛盾,甚至是贿赂荣禄与李莲英都有详细的记载。到后来再有如何到东北,如何回到山东,以及在山东发生的种种事情。

张野没觉得有什么话是不能说的,也从来都没觉得自己比人更高一等。有些事情,既然自己做了,那就应该有胆量记录下来供后人评论。甚至就连张野自己,在当初慈禧阅兵的那篇后面都留下了自己的评论,称慈禧应该在当时就把张野杀掉,若是如此,清廷还能延续十多年。

张野缓缓的站了起来,也休息够了,该去干点正事了。新一轮的收复任务,如今还剩下云南、贵州的南部、广西、广东、福建等地没有收复,而且按照原先的计划,再加上现实的情况,这一计划将被拖延三到半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而更远一些的东北,新疆,青海,甘肃西部以及地区,将会被列为第三批收复的区域。而在那之前,必须要有个一年的发展期,否则的话,谁也无法保证在收复了那些地区之后,不会有其他的什么问题发生。

五年了,自己用了五年的时间,推翻了清朝,收复了大半华夏国土,确确实实很不容易。以往在看电视的时候,总觉得古人们建立一个王朝到完全统一就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甚至他还嘲笑过古人的无能。

可是现在,张野亲身感受到了这种难度。要考虑到其中的各种因素,不仅仅只是人,还有物资,环境等等,多到让人想起来就觉得头疼不已。

“皇上,美国公使田贝求见。”刚刚回屋批示了几份文件,亲兵便进来汇报。

“让他进来。”张野点了点头,一改之前的疲惫,强行打起精神。

几分钟之后,在亲兵的带领下,田贝一身正装的出现在了张野的身前。

“尊敬的皇帝陛下,我受美利坚合众国的委托,前来向您递交建交文书,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回复。”田贝一脸正经的说着,完全没有之前与王林交谈时的轻松模样。

“建交”张野愣了下,疑惑道。

建交张野似乎已经忘了这两个字该怎么写中华帝国成立的时间也不短了,他虽然还没有举行登记仪式,但这个皇帝的位置,却是全国都认可的,现在差的也只不过是一个仪式而已。

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提出来要跟中华帝国建交,这意味着那些国家还没有承认中华帝国的合法性。对于这一点,张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

既然你不肯承认,那我就不要你的承认,就这样下去,我自己依然可以把这个国家发展的很好,没有了你们,我更加可以放手去做。

这个时候一个国家想要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可是件很难的事。单从清廷就能看出来,诺大一个清朝,虽然与西方各国都有互派使臣,但名义却是不同的,人家派到清朝的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