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帝国崛起 > 分节阅读 109

分节阅读 10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到了那时,满朝文武全都将会变成汉人,他一个皇帝也不过是傀儡罢了,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他甚至不用考虑该如何去面对已经死去的老祖宗,单单是这些还活着的满人就能把他给吃了。这个责任光绪不想担,也担不起。毕竟这是几百年来的规矩,到了自己这里又怎能坏了

“陛下,此刻决不能意气用事,天下大势如此,非人力可违也。老臣早已接到消息,那张野已将沂蒙山打造成军事基地,里面有各种军工厂,日夜不停的开工建造各式装备。无论是效率还是质量,都要远超于南北洋。

而且老臣还打听到,张野早已有了反心,假如现在朝廷趁着张野羽翼未丰便做出正确的决断,虽也有可能亡国,但几率却比什么也不做小的多。但若是什么都不做,大清绝对要亡,而且还是亡在张野手中。”

翁同龢直接跪倒在地,额头紧紧的贴在地面上。

此刻他的身体已经被吓的瑟瑟发抖,尽管如此,后面的那段话他也还是说了出来。伴君如伴虎,其实就是这个道理,随时都有可能会没命,但是有些话还必须要说。

这次翁同龢并不是为了清朝,而是为了自己,哪怕光绪要砍了自己,这话也必须要说。翁同龢就是在赌,而且还同时赌两个局。

第一个他赌光绪不会杀他,第二个他赌日后张野上位之后,不会为难自己。哪怕要罢官,也会给自己一个安稳的地方。

古往今来,还没听说有哪个帝师在亡国之后能有好命的。不是隐形藏名过着隐居生活,就是直接被杀。而翁同龢正是看到了张野手下无人,但却又肯定要反,所以才会这么做,给张野留下一个看清大局的好印象,到时候任命官员的时候,多少也考虑一下自己。rs

第一六三章:山东炮台为0心声0加更

翁同龢这次算是赌对了,光绪没有杀他,也没有训斥他。而是对着翁同龢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光绪独自一人坐在养心殿内,看着那蓬荜辉煌的宫殿,在此之前的几百年间,这里一直都是权力的中心,可是现在,他竟然无法掌握这股权利。哪怕在杀了夺权的慈禧太后之后,也依然无法全面掌权。

直到现在,光绪才明白自己以前是多么的幼稚,现如今不仅背负上了弑母的臭名,同时还失去了成为明君的机会。

沂蒙山,张野等一行人在兵工厂内来回的走动着,不停的穿梭在各个车间。并且最终,在火炮车间停了下来。

这次前线的事情他很清楚,对于没有岸防炮这个问题,张野也同样很担心。租借的美国舰队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过来,双方虽然已经签下了合同,但这个期限上却写着一年以内,如果一年内美国没有派军舰过来,那么合约自动失效,美方退还已付定金。

而订购的军舰,此时才刚刚铺设龙骨,距离下水的日子还远着呢,甚至可以说,两年之内都别指望着这些军舰能回来,三年,甚至五年之内都别指望着这支海军舰队能有什么战斗力。

为了不再吃相同的亏,所以张野决定发展岸防炮。其实这个也没什么,就是一个大口径的火炮,加上穿甲弹就足够了。

可问题是,他们造不出来,除了技术不过关以外,也没有可以制造更大口径的火炮。目前磨具最大的是150,而150的岸炮,有跟没有没什么太大的差别。

也就是说,目前为止,张野这边能制造出来的最大口径火炮是150毫米。像这种大口径的火炮,想要从外国购买,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没有人会卖。

“管退技术很重要,现在你们也生产了这么多70毫米步兵炮,这项技术掌握的也差不多了。现在立即开始对120毫米榴弹炮进行改装,使其架退方式改为管退,成功之后,立即全面生产,同时继续加大力度研究150毫米火炮,并且研究出穿甲弹。”

张野在看过一门120毫米榴弹炮的组装之后,直接对着炮厂厂长杨青吩咐道。

目前复汉军的火炮比较杂乱,虽然口径只有三个,但是技术却完全不同。迫击炮就不说了,70毫米步兵炮是张野直接复制的92步兵炮,所以采用的就是管退技术。当时工人们都不太理解,不过随着后来的生产,慢慢的也就熟悉了。

但是120毫米榴弹炮,因为部队催的比较紧,兵工厂这边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研究。而接下来就是四个月的大战,炮厂根本就没有时间去研究将管退技术安装在120毫米榴弹炮身上。

而工厂仅有的一个研究小组,还按照张野的意思在研究设计150毫米的火炮,所以人手方面也不够。

“我已经把150项目暂时停止了,所有研究人员都在进行技术攻关,目前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就差最后的试验了。”

杨青激动的汇报着工作,对于张野,他算是彻底的服了。本就是技术工人出身,留过洋的人,想要征服这种人唯一的方式便是你有比他更高超的技术,或者你可以为他提供研究的机会。

而张野再这两方面都做到了,现在杨青不仅很佩服张野,更是将他当做自己的偶像一样来看待。

“一定要细心论证,千万不要冒险的去测试。这玩意儿一旦搞不好,那可是要出人命的。”

张野满意的点了点头,同时叮嘱道。

日本人短期内已经不太可能再来进攻了,这让张野有了一丝喘息的机会。但是兵工厂这边却一天也不能休息,火炮必须要尽快的改进。

现在120毫米火炮已经全面停产,正等着最新的改进版本试验成功之后在全面恢复生产。所有的工人都在制造70毫米步兵炮以及迫击炮。

而按照张野的计划,迫击炮是要装备到排级部队的,每个排至少要配备一门迫击炮。步兵炮则是要装备到连级部队,每个连一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缺口还有很大。所以兵工厂必须要全力生产才能保证可以跟上部队的需求。

“是,将军,我们的技术人员现在都已经差不多成熟了,我也组织他们进行过学习,详细的拆分70毫米步兵炮,了解管退技术的原理以及一些数据进行推测,现在他们正在进行最后的数据比对,只要没什么问题,马上就可以试炮。”

杨青信心满满的说着。

他手下的这一组人的经验虽然不多,但也不少。迫击炮被拆分过,每个人都能说出它每一个地方的作用以及原理,制造迫击炮也不是什么难题。

70毫米步兵炮他们也全面了解了,其熟悉程度并不比迫击炮差。就连最新的120毫米榴弹炮,那也是他们根据70毫米步兵炮设计出来的,唯一没有效仿的,就是这个管退技术。

因为当时时间太紧,在去搞管退技术的话,恐怕就要耽误前线的使用了,所以暂时取消了管退技术的研究以及加装。

不过还好,没有管退技术的榴弹炮并没有影响到使用,尽管每开一炮就要进行复位调整,但是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