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帝国崛起 > 分节阅读 62

分节阅读 6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没见我正忙活着吗我说你孙老头,不在家陪着婆娘孙子干活,乱跑个什么嫌钱多的花不完不是”

王老头看着儿时好友,笑骂着回道。

“赶紧把你那活扔给嫂子吧,咱干大事去。”

孙老头嘿嘿一笑,一边推开王老头家的栅栏,走进院子内之后便将他手上的布给放在了屋檐下,拉着王老头便要往外走。

“干啥大事啊就你这老小儿的性格,要不是张将军养活着我们,你早就不知道被饿死多少回了,能干成啥事”

王老头有些反抗的挣扎了一下,挣脱了孙老头的拉扯,继续拿起布往屋内走。

这可是他刚从工作处领回来的布,之前做完的工赚足了五两银子,不过王老头却没有领,而是寄存在了工作处,只拿着一张条子回来了。

此时的百姓虽然都是以钱拿到手里才算是安稳,可在沂蒙山却并不是这样。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也还按照以往的习俗一样,把钱都放在家里。

可是后来才发现,放在家里也没处可花。现在又不是后世,有大量的消费品可以买,现在百姓们要钱就是买吃的,买点穿的,其他的一律不买。

而这钱放在工作处还能吃利息,村里的王书生也给他们算了一笔账,说这要是放在工作处二百两银子呐,以后每个月光是吃利息就能活下来。

二百两,对于他们来说虽然有点天方夜谭的感觉,但是不敢算呐,这一算之下,二百两似乎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像他们家,老两口加上三个儿媳妇,小儿子还没有娶妻,大女儿和二女儿已经嫁人,所以不算数,有五个孙子孙女,一共十四口人。

四个儿子到工地上去做工,一月下来能挣十六两银子。而他们老两口带着三个儿媳妇在家做工,五个人一月也能赚个十两银子,这一月便是二十六两银子,十个月便是二百六十两银子。

而像他们这一家,若是吃喝全部都靠买的话,一个月也就四五两银子就够了,但却不能顿顿吃饱。

现在张野虽然不是白养着他们,但也跟白养的差不多。四个儿子吃喝全包,一天三顿饭。其余没在工地做工的每两人每月扣一两银子,虽然十口人还是五两银子的开销。

但这可是按照每天三顿的量发粮的,而且还是顿顿管饱,若是自己去吃的话,恐怕十两都未必会够。

“嘿,别说我没告诉你啊,张将军打算建一座私塾,让所有的孩子都去念书,现在大家伙可都去帮衬着砍树建房子呢。”

孙老头大眼一瞪,没好气的说了句。

“老伴,我去建私塾了,布在屋檐下呢,你自己出来拿吧。”

一听要建私塾,王老头也忍不住了。

这次没有孙老头的拉扯,直接自己将布放在了屋檐下,拽着孙老头直接跑了出去。待老伴走出来的时候,却只看到了两个人影。

“老大,这学校倒是好说,咱们人多,一周就可以建起来,可咱没有教书先生啊,总不能让我们这些当兵的去教吧”

赵克明脸色一阵青白的说着,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大胆了。

本就缺钱,还搞什么学校,这完全就是赔本的货,而且还是个无底洞,最主要的还是操心,那些孩子们玩性比较大,万一趁着不注意出点什么事可就不好交代了。

“我们这里有上万百姓,我就不信找不出一个识字的。还有,我们开办学校的目的可不是让他们去学什么八股文的,他们只需要认识字就行了。我已经与美国人商量好了,等这些孩子认识字之后,那些美国人会抽空来给孩子们上课的,教他们一些技术。”

张野看着眼前正在忙碌的工地。

建学校,这本不在张野的近期计划内,但现在迫不得已,也只能提前启动这一计划了。

在张野的规划中,这所学校并不是只学习文化知识,反而在张野看来,应试教育完全是可以抛弃的。

孩子们只需要认识字就行了,然后就可以通过哪些技工们教他们专业技能,他们只需要在某一领域做到精通就行了。

换句话说,他要的是技术,而不是书呆子。这样的书呆子清廷有成千上万,他们起到作用了吗没有。

在这个工业化的年代里,谁的工业能力强大,谁的话语权就大,靠八股文只能把华夏给搞垮,而不会越来越兴盛。

“那是不是也可以让这些孩子学习一下军事知识呢这样我们在培养新人的时候就不会显得那么吃力。”

张野的话让赵克明没有反驳的勇气,不过既然张野要建,那就建的更彻底一些,顺带着让那些孩子也学习一些军事知识。

现在他可是深有体会,从士兵中晋升上来的军官,对于指挥部队作战根本就是一窍不通。以前是长官指哪他们就打哪,听从指挥就能打胜仗。

现在呢手下的士兵需要他们来指挥,而他们却傻眼了,脑袋里一片的空白,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做。

“可以。”

张野点了点头,关于军校,这个其实张野一直都在做,只不过没有成立专业的军校罢了。

先前都是他在担任军校的教官,后来教会了那一批人,则由他们继续向下面的人讲解。建立军校,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军官,这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所以张野没有犹豫,直接点头同意了,本来是只打算建立一座技术学校的,不曾想捎带着把军校也给建了起来。

随后张野又来到了兵工厂,来自美国的设备技工分别在告诉那些由农民转变过来的工人们,每一道工序该怎么做,设备该怎么操作。

虽然农民们学的比较慢,但好在每一个人只负责一个工序,讲几遍,让他们自己摸索一下,然后由美国设备工程师亲自指导,多操作几遍便可熟练掌握。

最麻烦的当属总装车间,所有车间生产出来的零件都要被运送到这里进行总装,而这个车间里的工人,又必须要对每一个部件都特别的熟悉。

组装一条步枪需要很多个步骤以及零部件安装的先后顺序,尽管美国的设备工程师们教了他们差不多有半个月的时间,仍旧有一大半的人都还摸不清东西南北,这让美国设备工程师们也头疼不已。

再说了,他们是设备工程师,而不是生产技工,他们的专业领域在于修理设备,以及调试设备,而不是生产。

所以在这方面,他们也没有太多的经验,只能依靠自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