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君临战国 > 分节阅读 495

分节阅读 49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引十万大军围堵,这等气魄和手段,哪国的君王能比得了

秦王嬴稷也听得蹙眉连连,紧握着拳头,他自觉跟燕王差不了几岁,可是对比一下作为,实在天壤之别,秦国大权至今还被母后掌控,而燕国却被姬职打造成了超级霸主,不由生出无力对抗的感觉,在心理上,已经输了。

“不对”宣太后忽然想起了一事,让全朝文武大臣都愣了一下,纷纷注目过来,不知太后为何惊诧。

宣太后沉吟说道:“众卿可曾想过,这燕王登基之前,有很长一段空白期,哀家曾在燕国为质,深知这二王子姬职早在八九岁的时候,就被送往韩国为质,他幼时体弱多病,并无过人的胆识和智慧之处,在韩国做质子也默默无闻,没听说他在韩拜过什么名师,学过什么武艺和兵法,后来燕国被齐攻占,据说这燕质子偷偷逃离,不知所踪,忽然在数年后,突然被淳于臻、郭隗等人在魏发现,秘密接回了燕国,此事当时我听燕易太后提过几句,难道这姬职在魏的几年,学到了大本领”

此刻,所有的文臣武将也都纷纷猜想,一些精明人士,如公孙爽、魏冉等人,全都想到了魏国的一位名人,脸色微变。

“哀家见过那燕王几面,同时去魏的时候,又与魏国的一位都尉辰凌,也有交往,这两人出奇的相似,简直就像同一个人,若不是在当年逢泽湖畔校武晚会上,同时间出现在众人面前,连哀家都差点弄混。现在想起来,这件事太过蹊跷,当年那个叱咤六国的年轻小将辰凌,死的太突然,竟然在破敌入城之后,死不见尸,人间蒸发,只有一个被烧毁容的焦炭干尸,如今串联起来,哀家很怀疑,这燕王,就是当年的辰凌”

“什么”所有秦国的大臣全都惊呆了,辰凌没有死,就是当今燕王这个推论也太让人吃惊了

第1031章 秦之毁灭中

秦国大臣听到宣太后大胆的推断和结论,都震惊万分,觉得难以置信,当年那个如流星一般闪耀六国的名将新星,绝对要比白起、廉颇、蒙骜、荆燕这些人惊艳,一时间成为其他诸侯国的眼中钉,担心他会成长起来,如孙膑、吴起那样,对周围的国家造成威胁。

只可惜辰凌突殇,英年早逝,死在了战场上,威名顿时一落千丈,让人唏嘘不已,当时其它几国,都送了一口气,暗自庆幸。

谁又能想到,这个辰凌,很有可能就是燕王

宣太后眼眸闪烁,放出光芒,点头道:“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一切并不难解释了,这个姬职很肯能在逃离韩国的时候,在魏国境内被捉去充军,他不敢泄露身份,担心被杀,就用了辰凌这个假名,于是在魏国军旅锻炼,一点点磨练,在当年河东之战,十万大军中竟活捉了我秦帅甘茂,崭露头角,然后去往大梁城,开始他的发展,很可能与燕国使节接头之后,并没有马上回燕,而是计划着逐步混入魏国军界高层,了解魏国朝政,以魏国为中心,搅动六国风云”

“你们没有发觉吗,自从这个辰凌冒出头之后,天下就没有安定的时候,先是秦魏大战,然后五国会盟,共同伐秦,利用五国力量攻克函谷关,伏杀秦武王,把我秦国打得大伤元气”

“随后魏国不消停,又鼓动其它诸侯蚕食周围小国,这样虽然使赵、齐、楚扩大的疆域,却消耗了他们的精锐,跟鲁、卫、宋、越等小国拼杀,扫除了中间小国障碍,使大国之间没有了缓冲,矛盾更加尖锐,这等于燕王那时利用了天下的武力,横扫了诸多邦国,省去燕国日后逐一对付,好算盘”

“其后,燕国鼓动齐王称帝,然后魏国发动其余几国伐齐,把齐国主力消灭后,反被燕国出兵占领,紧接着,赵国内乱,被燕趁机吞并,几乎每件大事,都有燕、魏的影子,相得益彰,这推动六国动乱争斗的大手,就是来自这个燕王”

不得不说,女人的第六感很敏锐,宣太后亦非普通女子,若妖一般精明,尽管早有怀疑,但是这次燕王御驾亲征,破了秦二十万大军主力后,一下子就断定,这个燕王肯定与辰凌有关,推理出他们是一个人

一番分析,非常合情合理,入木三分,如果辰凌在此,都会惊叹她的才智

“如果太后所说为真,那么在八九年前,这燕王还是十八九岁的年纪,就做好了统一天下的想法,开始布局,真的让人惊叹,甚至感到可怕了。”魏冉感叹一声,也觉得无力抗衡了。

也许直到此刻,天下人还被埋在骨子里,被这燕王覆雨翻云的手段,给糊弄了,亡国诸侯,连对手是什么身份都不清楚,更是可悲啊

秦国大臣们,也都陷入惊叹,议论纷纷,朝野一时沸腾了。

“太后,即便此时知道了他的身份又如何,我们能挽救秦国的命运吗”

“就是啊,现在知道太晚了,如果其它诸侯未灭时,把消息传开,联合对抗燕国,还有可能”

宣太后苦笑道:“并非一点作用都没有在这种关头,我们只要瓦解对方的军心,让燕国乱一乱,我们就有机可乘,缓一口气”

魏冉等人不解地问:“即便燕王,当年在魏国出现过,就是那辰凌,又有什么关系,他依然是姬职再说辰凌已经死了数年,突然说他未死,就在燕京王宫内,天下谁会相信呢”

宣太后叹道:“总比坐以待毙的好,这件事,可以虚虚实实地散播出去,就说当年的姬职在魏国已经死了,这个辰凌是暗中被燕国贵族扶持起来,易太后当年为保住自己地位,由那郭隗、淳于臻出使魏国的时候,发现辰凌与姬职长得相似,就暗中勾结,有了这一出戏,蒙骗了天下人。”

“从白若溪、程素儿、洛语嫣诸女去燕京定居,就能看出其中的猫腻了,只要魏国贵族怀疑姬职的血脉,不是王族后裔,肯定有历代燕王的宗子宗孙们跳出来,想要染指燕王之位,毕竟谁不想当这天下共主,燕朝廷也不是铁桶一块,肯定有些老氏族、外戚、旧世族们、王脉远亲们被排出权力圈之外,暗中嫉妒,这次他们说不定会跳出来生事,不论成功与否,都会给燕王造成困扰,缓解秦国的压力”

所有秦国大臣们都是眼神一亮,觉得此计甚好,能让燕王陷入舆论危机,被怀疑血脉不正,这样一来,名不正,则言不顺,一些贪图燕王之位的姬姓王室子孙,说不定蠢蠢欲动。

“这件事就交给公孙先生来负责了,调动各地斥候、间谍,尤其是燕京内的情报人员,四处传播,让燕王陷入舆论压力,鼓动那些贵族问难”

“臣遵命”公孙爽善于外交和情报方面,负责这件事倒是合适人选。

宣太后点了点头,又道:“接下来,我们继续讨论,如何调兵,阻挡河西的燕军进攻”

楚国灭亡之后,燕国的主力开始不断在河西集结,廉颇带来二十万大军,修筑了战壕,把秦军彻底封堵在洛水以西,尽管秦军仍有十多万主力,如果再调动老弱妇孺,还能筹集二十三万人,但战斗力,肯定无法和正规军相比。

秦开、荆燕带着主力军也赶至河西了,剧辛留在楚地坐镇,这样一来,河西有三员燕国大将,河东又有燕王御驾亲征,在后面观望战局,简直如泰山压顶之势,让秦国有窒息感。

新的王旨下诏过来,封秦开为平西大元帅,廉颇和荆燕分别为左右副帅,官职都是上将军,其余一些将领,封大将军、将军的不少,这是最后平定六国前的鼓舞三军士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