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君临战国 > 分节阅读 473

分节阅读 47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寡人当然重视了,人家万里迢迢,前来赠送领土,寡人能轻视吗只是燕王邀请寡人,亲自到黄河北岸缔结盟约,你说我该去不”

郑袖想都没想,就说道:“这有什么,人家送你疆土,难道还亲自送来不成,过去取有何不可,就当带兵征讨而来,不是一样的吗”

“对啊,寡人若不出门远行,显得这开疆拓土的功绩,也忒轻松了,一定要去”楚怀王一拍额头,终于想通了。

苏秦回到国府驿馆,夜深人静,在他房间内,站着几名在楚地执行任务的间谍小首领。

“苏大人,皇宫一些重臣,后宫妃子,在下都已派人打通了关系,确保可为大人此行说上话”

“那就好”

另一中年抱拳道:“苏大人,卑职已经派人将楚国边防军事图,绘制完毕,各地的驻军、粮草等情况,全部探查清楚”

“很好,随时监视楚国军队的虚实和举动”

“卑职明白”

一位高个子的男人道:“启禀苏大人,楚国海防一带的堡垒和渡口、海岸线等,在下已经派人查明,绘制了楚国海防图”

苏秦赞道:“甚好,加派人手,摸清沿海几座城邑和关卡的驻军,到时候,华夏水师会登陆在海边,饶过楚国北边的重兵,直插楚国腹地”

“遵命”

这时最后一位身穿青衣的男子道:“苏大人,魏国方向传来消息,大梁名公子魏钰,带人出使楚国,携带家将和侍卫过多,前去埋伏的人,无法完成任务,现在魏钰正带人向寿春赶来,五日后可抵达寿春”

苏秦蹙起眉头,猜到对方为何而来,肯定是求援来了,他沉思片刻,微笑道:“无妨,你们不必插手了,到时候,我会借刀杀人,让楚王去对付这个魏国大人物,此人不除,魏国就有保存的王室后裔,随时可以东山再起,阻挡君上的大计”

几人面面相觑,都看出彼此眼底中的佩服,他们没有来见苏秦之前,还在商讨,如何调集人手,去伏击魏钰,不让他进入寿春来,却觉得难度很大,毕竟魏钰养士数千,武者追随,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现在苏秦一句话,就有了除掉对方的计谋,让几位间谍头子,都重新认识到了纵横家的可怕

第0984章 白起回归

随着秦开率领大军,切断大梁的水系,后方粮草和援军陆续增至,已经二十多万人马,可供他直接派入战场,如此雄兵,对魏国造成巨大的压力。

另一部分人马,渡过济水,从原齐、宋之地,由东向西,靠近了魏国的重城襄陵,牵扯了魏国南部的军力,使魏国的形势更加危险。

“秦将军,我们是先攻大梁,还是先攻襄陵城”大将军侯锐询问。

秦开没有直接表态,神色沉稳,横扫了大帐内,诸多武将和谋士,说道:“这次伐魏,乃是君上看得起秦开,灭亡魏国,刻不容缓,如果我们无法尽快攻克秦国,就容易助涨连横的气焰,促使秦、韩、楚、魏重新结盟联合,只有迅速灭亡魏国,才能震慑住楚国和韩国,有利于君上最后对西秦作战的战略目标”

在场的二十多位将军,穿甲顶盔,多是年轻鹰派,其中三分之一是跟随秦开在漠北打过东胡,横扫草原民族,擅长骑兵作战,踏入黄河中原后,更想立新功。

有人抱拳道:“统帅,末将建议先攻大梁,只要大梁城破,俘虏的魏王和大臣,魏国其它城池,也就没有什么抵抗力了,到时候,如狂风扫落叶,将会非常容易”

“末将也赞同庞青将军的建议”有副将起身附和。

但是一位中年将领站起来道:“禀统帅,末将以为,应当先攻襄陵,由于魏国南部屯兵有限,鞭长莫及,只要攻克襄陵,挥师北上,南北夹击,围住大梁城,只要几个月,大梁城不攻自破,这样一来,可减少我军的损失,以逸待劳,还能牵制秦、韩、楚等国不敢妄动,等灭亡了魏国,我军人马未竭,可直接再去攻克韩国,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不必再等待后方援军”

“末将附议的司徒将军提议,不失为更加稳妥的办法”有将领赞同这个观点。

一时间,大帐内的将领分成两派,各执一词,都有些道理,往往这个时候,就是体现统帅当机立断,高瞻远瞩的时候了。

没有主见的统帅,往往会犹豫不前,错失良机,甚至总是采取并不高明的意见,然后边走边回头看,举棋不定,越错越离谱。

秦开沉思一番,虽然将领们说的各有道理,但都是理论上的,具体如何决定,关键要针对时局,做出细致的分析和准确判断,理论可行,但是时机不对,也照样行不通。

如今魏国派去秦、韩求援的使节都被除掉,去往楚国的使节,虽然没有干掉,但是苏秦在楚,正在稳住楚国,肯定也不会发兵,这个形势下,对围魏之策还是有利的。

“魏国大梁,城高墙厚,有雄兵十五万,城内十万户百姓,加上百工和奴隶等,足足数十万人口,一旦我们强攻,势必让城内的人,负隅顽抗,使得我军伤亡惨重,即便惨胜了,但也无力伐韩、伐楚,所以,本帅决定,先围大梁,但是围而不打,保存实力,对大梁城进行心理施压,让他们自己崩溃,等城内的人粮食匮乏,也就无力抵抗了,集中精锐兵力,先扫掉襄陵、陈留、虞城等,最后再攻大梁城”

秦开说完,也算一锤定音,在场的诸将都点着头,听从主帅安排,他们很清楚秦开的性格,虽然愿意听从属下的建议,让他们各抒己见,但是最后关键时候,还是自己拿主意,不会犹豫不决。

“谁愿意率军南下,与另一路军,合兵攻克襄陵等城”

“末将愿往”好几名副将站起来,抱拳施礼,愿意出征。

“侯锐、司徒岳听令,率领精兵三万,骑兵五千,明日绕下游济水而南下,进兵襄陵城,限期一个月内攻克”

“末将得令”两员虎将起身,接过帅令。

“其余将士,准备分批渡河,清除大梁城外的要塞和壁垒,围困大梁城”

“遵命”其余诸将起身,兵甲锵锵。

巍峨秦川,连绵百里,荆棘遍地,丛林密布,一片原生态的大自然。

一个人蓑衣草鞋,走在雄关隘口,荒郊野外,向着咸阳城进发。

他只有自己上路,背着一把铁剑,手持一根木杖,翻山越岭,脸上流露出刚毅之色。

这个人,正是秦将白起。

自从几年前,盟军伐燕一战,秦军偷袭燕军不成,反被伏击,白起断后,却意外跌落了山崖,被山谷内的一家农户所救,在燕赵接壤之地,生活了几年,由于前期伤势太重,脑子有些失忆,所以白起一直生活在幽僻的山谷内。

前些日子,他的头脑记起了过往种种,顿时挂念起秦国的形势,辞别了农户,向河西秦川之地的咸阳归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