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君临战国 > 分节阅读 447

分节阅读 44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廉颇和郑安平进入御书房后,同时向燕王跪拜行礼。

辰凌微笑道:“廉颇将军,郑大夫,咱们终于见面了,快快起身,不必多礼了。”

“来人,赐座”

两名侍女抬着座位过来,给廉颇和郑安平,然后退出了御书殿。

廉颇和郑安平都有些受宠若惊,且不说他们是降臣身份,就是在赵国,他们后宫御书正殿内,也没有被赐座的荣誉,都是站着交流,严防君臣之礼。

辰凌目光看着二人,郑安平在魏国时候,就和他是故友了,但是现在身份不同,所以没有相认,装出第一次相见的样子,而且在廉颇面前,只字不提郑安平做内线的事。

“廉颇将军年纪轻轻,却能挂主帅印,统兵四十万,与强秦对决,让寡人甚是佩服,早就仰慕已久,恨不得早日请廉将军来我大燕,施展才华,想不到今日,终于得见,甚至欣慰啊”

“燕王抬举外臣了,廉颇只不过一介武夫,略懂兵法,长平之战,一败涂地,谈何殊荣”廉颇自愧道。

辰凌叹道:“廉将军不必自责,战争的胜负,除了统帅的才能,士兵的精锐外,还是倾国之力,粮草、盔甲、武器、战马,除了这些因素,朝廷的信任和支持,也非常重要,长平之败,与廉将军无关,相反,寡人对廉将军与白起的对阵,很是欣赏。”

廉颇听到这里,颇有英雄惺惺相惜的感觉,怀才不遇者,一遇到赏识的伯乐,顿时打心底的高兴,热泪盈眶,心中暗想,如果赵王有燕王这样一半的才能,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了。

难怪燕国能渔翁得利,迅速灭掉赵、齐,现在才发现,燕王竟然是罕见的明君啊

“燕王,君上,能有您这句话,叫廉颇心生佩服,古来名将,不得善终,并非死在沙场,多是被主猜忌,遭臣陷害,听了君上一席话,廉颇为那些名将喊冤,恨不逢君上这样的明主啊”廉颇说得很激动,眼眶都湿润了。

辰凌凝重道:“廉颇将军,你可愿意加入我燕国,成为我燕国栋梁之才,军方支柱”

廉颇虎躯一震,站起身,半跪下去,抱拳道:“臣鞠躬尽瘁,马革裹尸,定不负君上”

辰凌很是畅快,大笑道:“哈哈,好极了,廉颇将军,我燕国经过变法,八年积累,已经地广人足,物资丰富,民风上进,科教发展,早已经不是当初的贫燕了,带甲兵士足有五十万精锐,奈何良将缺少,有了廉将军加入,统一六国的步法,就能加快了。”

廉颇激动道:“君上真要统一天下,取周而代之”

辰凌郑重其事地点头道:“不错,东周气数已尽,春秋战国,数百年征战不休,相互讨伐,各国边境战争不断,大国吞小国,兵戈不止,寡人要替天行事,统一这纷乱的局面,把诸侯消灭,归于一国,使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语言、货币、计衡量,使各地百姓都能享受燕国本土人一样的待遇,增加养老保险,使天下百姓,老有所养,少有所学,番邦外夷不敢来犯,华夏炎黄子孙过上真正的太平日子。”

廉颇和郑安平亲口听到燕王的宏愿和抱负,都被感染了,激动不语,满腔热血沸腾起来,有这样的君王,这样的大志向,让臣子们,何其敬佩

“臣将,愿为君上的利剑,披荆斩棘,完成燕国宏愿”

辰凌看着廉颇的起誓,知道他已经完全把心放在燕国上了,点头一笑道:“其实,等燕国占据了半壁江山之后,就会更改燕国的国名,避免齐、赵、魏的遗民抵触情绪,更名华夏国,以后不论燕人,赵人,齐人,魏人,都是华夏国的成员,只有拥护华夏国的朝廷政府,律法规章,国家义务等,都会一视同仁,不分彼此。”

这样一说,廉颇和郑安平更加震惊了,改燕国为华夏,国名大气磅礴,容乃百川,诸侯国的遗民都能接受,不再排斥,至少能过了心里那道关,不是投降燕国的亡国之奴的身份,而是新一国家的子民,这样都平衡了,有利于各诸侯的归顺。

辰凌目光转向郑安平,没有太多的话,只是暗暗点头,目光赞许,以郑安平的智商,自然知道这是君王对他的认可,暂时碍于廉颇的面,不好明说,心中也暗自欣喜。

“郑先生当初是魏国的名士,后来在赵国大放光彩,听范雎丞相不止一次提及他与郑先生交情,和对先生才能的认可,今日先生能来燕,归于朝廷,寡人非常欢迎,以后也和廉将军一样,作为燕国的栋梁之臣吧”

郑安平高兴万分,心中对范雎当初指点的这一条路,非常感激,要不是他在赵国为暗线,施反间计,为燕国立下如此大功劳,如何能得到燕王如此器重

“臣也鞠躬尽瘁,为国为民,不辜负君上的知遇之恩”

辰凌站起身,走过去拍了拍二人的肩膀,微笑着激励道:“以后都是寡人的肱骨之臣了,相互信任,施展才能,为国家立下更多功劳,做出更大贡献”

第0928章 连横新策

辰凌并没有直接让廉颇挂帅封将,而是赐予了一进豪宅,让他暂时在燕京休息几日,然后去燕京军事学校进修一段时间,了解现在燕军的编制、运作、调度还有火器应用的。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廉颇固然有名将的思维和能力,但是如果与燕军目前战力脱节,使用不当,也会受到诸多限制,所以让他提前熟悉一下,燕国的文化和军事实力。

魏国和楚国使节团到了燕京,被外交部临时安置起来,暂时拖住这两个出使团,以此麻痹魏国和楚国,让两国朝廷,都以为使者要与燕国谈判,所以在军事准备上,就会有所欠缺。

辰凌下令枢密院,继续向赵国境内派兵十万,增加前线的兵力,然后密令秦开,可以伺机攻打魏国边界了。

有了纵横无敌的铁骑,百里奔袭,有了精锐的陌刀甲士,锋利的兵器,优良的战甲,神奇的火器,二十多万燕军,很快横扫了黄河以北的魏国几座城邑,斩杀魏军数万人,把魏国的军力全部赶过黄河。

燕军同时重兵把守了太行山的几个重要关塞,如北部的井陉关,南部的轵关,白陉、太行陉、羊肠坡道等,把太行山西面的韩国上党高地,秦国占据的晋阳盆地隔开,让秦、韩两军无法东进。

同时齐国地界,魏、楚两国占据的一些地方,也被燕军攻下来,以济水长城为界,连接中游黄河古道,把魏、楚、韩都挡在了黄河以南。

燕国的这种做法,顿时引发了四大诸侯的愤然,各大朝廷都坐不住了。

秦国,咸阳城。

宣太后、秦王嬴稷、老丞相樗里疾、魏冉、杜挚、公孙爽、王稽、高陵君、任鄙、乌获等文武大臣们,齐聚大殿中,商议对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