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君临战国 > 分节阅读 444

分节阅读 44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少魏国大臣和将领的痛斥指责,纷纷提出,要对赵国进行援救,否则等秦军灭了赵国,下一个目标,就是比邻的魏燕了。

想到三十万秦军就在魏国头顶上方,所有人都感到一阵战栗,生怕秦军虎狼之师随时南下,攻到魏国来。

“这白起就是个疯子啊”

“秦国要灭掉我们所有诸侯啊,战也是死,降也是死,那还不如宁战到底”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魏国大臣们全都义愤填膺,对秦国的暴行深恶痛绝了,因为他们通过这件事,似乎也看到了秦军的冷血本质,下一个目标很可能是魏军,所以都很害怕和担忧。

经过一番讨论,魏王决定派新垣衍率领精锐十五万,向魏韩赵的接壤处聚集,准备随时切断秦军的后路,只有燕、楚一出兵,那么魏国就会给秦军一个重击。

辰凌得知消息后,脸色神秘一笑,这个白起,还真是没有看错他

历史的方向虽然改变了,但是改变的只是总体的大方向,至于很多地方和环境没有太大变化,因此一些历史人物,并没有收到影响,所以他还是会按照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性格、当时背景,来处理事情。

白起虽然年轻,但毕竟还是白起,就是历史上那个赫赫有名的杀神

果然,白起坑杀了四十万赵军,使战国的局势和平衡,一下子被打破了。

刨开燕军不讲,赵军是仅次于秦军的勇武悍卒,一下子损失了四十万的主力军,赵国算是完了,剩余人马,拼凑起来也不过二十万,肯定阻挡不住秦军的进攻了。

秦军收网之后,接下来,燕军也可以收网了。

这就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辰凌早就在等待这一时机,白起坑杀了赵国的主力军,很快,秦军就能打到邯郸去,到时候,三四十万的秦军,与二十万赵军生死一搏,最后在灭掉赵国时候,相信魏、楚都会出兵攻秦,来牵制秦军,对秦国施压,那个时候,秦军三面环敌,燕京十万铁骑和精锐南下,就可以把这三十万秦军全部吞下,顺带把赵国也给灭了。

这一个局,布置的漂亮

辰凌站在一张巨大的山河社稷图前,静静地看着赵国的疆域,只要拿下赵国,并把这些秦军吞掉,整个黄河以北,几乎都落入燕国之手,然后把齐东半岛上魏楚的地盘夺过来,半壁江山,就紧握在手了,到那时,燕军真正的雄风,就可以展现出来了。

第0921章 劝投它国

白起借着坑杀四十万赵军的威势,以迅雷之势,率军攻克赵国边戍要塞,长驱直入,一连攻陷十多城邑,不断向邯郸逼近。

这一下,邯郸城内彻底乱了,许多商贾、贵族纷纷逃难,特别是燕国的商行,几乎同一时间,断了对赵各种物资运输,粮食、油脂、日常用品等断绝了,赵国平时依赖性太大,百姓生活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

顿时邯郸城,物价飞涨,百姓困苦,已经有一种要灭国前的惊慌了。

赵武灵王在世的时候,战国蒸蒸日上,何曾受过这样的威迫和末日局势,一时间,百姓怨声四道,开始大街小巷议论新君赵何,没有才能,杀父弑兄,迫害良臣,最后使得赵国面临如此危难。

这股谣言四起,在一些有心人蓄意煽动下,就控制不住了,从邯郸城扩散,传到了周边的城邑,一直传到很远处乡镇、边戍,瓦解了赵国的凝聚力,所有人对朝廷大失所望。

赵国的民心丢失了,要有所作为,众志成城地抗敌,就难了。

孔青带来十万精锐从边戍赶回来,同时各路地方军被调集过来,在邯郸城外驻扎了十万,城内驻军十万,迎挡秦军,做最后一搏。

蒙骜、孟贲率先与赵军对阵,双方大军剑拔弩张,在战鼓和牛角号的催动下,进行了搏杀。

秦军铁骑和精锐,与赵军最后的精锐,在邯郸城外,厮杀惨烈。

刹那间,两军激战,金戈铁马,尸堆如丘,遍地血流,杀声震天,剩余的赵军精锐,都发狠地对抗秦军,要为战死的四十万同胞报仇,而秦军则凶狠暴戾,完全不惧怕赵军的反扑和报仇,照杀不误

这一战,打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惨不忍睹,犹如人间修罗炼狱一般。

从早打倒晚上,秦军战死了三四万人,赵军也差不多这个数目,谁也没有占到便宜,到了黄昏时分,双方开始退兵。

第二日,白起亲自坐镇,换上了十万中军主力,继续在城外与赵军精锐厮杀,又各自消耗了数万人马,这时候,城外赵军的主力已经死伤七八万人,无力在大规模野战了,被迫退入邯郸城。

赵何、肥义、李兑等人站在城头,都被这股浓烈的血腥气,以及惨烈的沙场之威,吓得脸色大变,身体哆嗦,摄于秦国将士的狠劲,都脸色发白地回到宫内,如热锅上的蚂蚁,寻找退敌之策。

现在秦军兵临城下,唯一的希望就放在了燕、楚、魏的援军了。

夜色朦胧,秦军如潮水退去了,明日还会继续攻城。

郑安平避开耳目,带着一些酒菜,来到地牢内,看望廉颇。

“廉将军,别来无恙啊”

廉颇看着郑安平,知道他是赵王的亲信之臣,现在他得知四十万赵军被坑杀,彻底对新君赵何派系死心了,冷哼道:“你来做什么,给本将军送行吗是不是赵王这个昏君要杀我吗”

“廉将军好大的脾气啊,呵呵,今晚来看你,只是我个人行为,并非赵王之意”

“哦,什么意思”廉颇手脚被锁链拷住,狐疑问道。

郑安平吩咐狱卒放了一个小桌,然后把酒水菜肴摆好,退出之后,亲自斟酒道:“郑某人很欣赏廉颇将军的才华,对廉将军防御秦军的战略,表示欣赏,当初都以为廉颇将军惧怕秦军才坚决不出战,却未料到,原来廉将军这是要拖垮秦军,唉,只可惜,赵王不识名将,才使赵国落得如此下场”

廉颇一听,气也减弱一些,端起一杯酒,饮了下去,也不担心是否有毒,反正困在此死囚牢房,已经没有什么生还希望了。

“现在秦军打到邯郸城下了”

“正是,困住了邯郸城,用不了十日,邯郸就要陷落了,整个王城都已经大乱套了。”

廉颇闻言后,泪满盈眶,深深叹息一声,端起酒水,再次饮下,满腔的热血和气愤,却束手无策,连马革裹尸,报效国家的机会都没有了。

郑安平也饮了一杯,感慨道:“邯郸已经守不住了,赵国危矣,很有可能会像齐国一样,瞬间崩塌灭亡,消失在历史烟河之中,这都是国运啊,大争之世,激烈残酷,最后天下一统的日子就要到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