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君临战国 > 分节阅读 436

分节阅读 43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纷纷指向储君赵何,说他杀父弑兄,骗得王位,本身毫无才能,只懂阴谋诡计,不足以担当赵国的君王,应该另立新主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赵何在宫殿内,从情报人员口中得知大街小巷的传闻后,气得暴跳如雷,有些稚嫩的脸颊上,挂满寒霜和狠色。

“杀,杀,谁若敢造谣生事,以讹传讹,全部杀了,不论他是谁,都给寡人杀了”

赵何气得脸色发青,年轻人的血性上冲,已经蒙蔽了理智,只想到杀人封口。

“君上刚刚登基,就大开杀戒,容易落人口实,此法实乃下策”丞相肥义立即制止杀人的办法,容易弄巧成拙,越捂越大。

赵何怒气冲冲道:“那要如何才能制止流言蜚语这些肯定是那些乱党和刁民,故意贬低寡人,目的就是要夺权,另立新主,岂有此理,不论是谁,如果敢在城街内公开议论,多以谋逆罪处斩”

李兑拱手说道:“君上,朝廷可以颁布檄文,驳斥这种流言,同时鼓励百姓向衙门高发传谣者、议论者,举报者有奖励,被揭发者受到处罚,这样一来,以民制民,能暂时制止流言扩大”

赵何闻言后,沉思了一下,觉得有些道理,点头道:“这个法子可行,丞相,你立即去安排檄文和检举法令,严控这种流言诋毁寡人的清誉”

“臣遵旨”肥义应承下来。

不过这件事,明显成了赵何的心结,他年纪轻轻,登基大宝,意气奋发,锋芒毕露,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有心要大刀阔斧,指点江山,却被国人诽谤,称他毫无能力,还要取而代之,这让赵何锐气的心,如何接受得了

“诸位卿家,可有何良策,重塑寡人之声名”

肥义、李兑、赵成等人都沉默不语,一时想不到什么好办法。

过了一阵子,郑安平站出来道:“启禀君上,臣有一些想法,不知当说不当说”

赵何看着郑安平,虽然此人以前只是李兑府内的客卿任功曹,但是经过几次接触,发现此人智计不错,因为封了爵位,赐了九卿中一个副职,也算二线大臣了。

“有什么觐言,但说无妨”

“喏”郑安平抬起头,侃侃而谈道:“当前邯郸城内谣言四起,很快就会传到赵国其它城邑,到时候对君上的声誉,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毕竟主少国疑,君上未够卫冕的年纪,就正式登基为王,难免让一些老臣和百姓说道,何况又是在赵主父、公子章刚刚归天之后,流言蜚语,不可不重视”

赵何听了他一番言论,微微点头,觉得有些道理,开口催促道:“接着说下去。”

“君上目前要做的,除了稳固朝廷,制住流言传播这些治标的途径入手外,还需治本,彻底摧垮流言”

“哦,如何治本,彻底根除”赵何来了兴趣,忍不住发问。

郑安平微笑道:“君上只要做出几件大事,甚至不弱于赵主父生前的功绩,就能压盖住了先帝的锋芒和光辉,让国人振奋人心,再也不会说什么君上不如先帝的话来”

“妙啊”赵何拍手大笑,事实上,他也有这样的想法,只是还没考虑这么远,这时经过郑安平的点拨,一下子豁然开朗,心中那些宏图伟业,远大抱负,瞬间被点燃起来。

“不错,先帝能做到的,寡人也能做到,而且会做的更好赵国兵多将广,地形多险地,易守难攻,民风彪悍,早就有了问鼎中原,称霸诸侯的实力,奈何赵主父英年早逝,这个重任,自然落到寡人的肩上”

赵何冠冕堂皇地说了一番场面话,给自己壮了声威,继续问道:“郑卿家认为,当前赵国,该如何继续实施霸业呢”

言下之意,就是询问郑安平,下一步该如何做,要出兵讨伐哪个诸侯国。

郑安平早就得到燕国的指示,要把矛头指向韩国,通过韩国,引发秦赵的冲突,最后两国大战,否则让赵国攻打秦国,估计全朝上下都不会同意这样愚蠢的做法,赵国不怕秦国,但也没有必要找最强一个诸侯去硬拼,那不是犯傻吗

同理,秦国也不会主动进攻赵国,任何游说之客,纵横大家,要把秦赵说服相互攻打,几乎不可能做到,需要一个导火索,而澹台清儿却一语道破玄机,点中了夹在赵秦之间的韩国。

郑安平条理清晰地说道:“启奏君上,臣观战国山河图,觉得赵国目前要振声威,当向诸侯开战,继续开疆拓土,可是西面秦国强横,地形易守难攻;北面燕国远离中土,大部分处在塞外苦寒之地,远不如中原富裕,东面齐国已灭,被四国瓜分,暂时不宜扩张,正南面邻国有魏,但是魏国武卒也不是轻易击败的,而且魏军比咱们赵军,也只是若了半筹而已,两军交锋,损伤严重;而楚国,更是鞭长莫及,难以够到

“所以当前五个诸侯,只有韩国,与赵国只隔着一条黄河而已,西南比邻,如果能渡过孟津渡口,大军就能杀入韩境,以韩国的二十多万总兵力,地形狭小,根本抵抗不了多久,吞并韩国,可堵住函谷关,剪除来自西部秦国的威胁,向东可虎视中原,对魏楚构成威胁,乃是赵国日后吞并六国的一个跳板”

赵何闻言神色大喜,觉得他分析的大有道理,不光是他,连赵成、高信、李兑、肥义、楼缓等人,都认为郑安平说的没错,剩下五国诸侯,唯有韩国与赵同宗同源,比邻靠近,而且最容易攻破

第0904章 赵军伐韩

赵何下定决心,要做出一番大功业出来,让国人闭嘴流言蜚语,真正地认识到他的大气魄,大才能,因此,攻打韩国这项决策,几乎稍一议论,就敲定下来。

次日早朝,赵何宣布赵国将来大动作,让丞相、九卿、国尉府都随时做好备战准备,赵国不日就要讨伐韩国。

由于朝廷七成的官员,现在都是赵何、肥义、李兑提拔上来的亲信,剩下三成也都被压制,时刻被关注动向,稍有反对,就被打入乱党一方,进行清洗,所以这三成官员,也不敢多说话。

伐韩国策,就这样定了下来。

朝会后,赵何又召集重臣们过来商谈出兵的事宜,派谁挂帅合适等。

赵成自告奋勇道:“君上,这次伐韩,臣愿意带兵前去”

诸侯韩国实力较弱,这次讨伐韩国,自然会马到功成,因此算是一次立功机会,赵成当然不想放过。

赵何点头道:“甚好,赵成将军要带多少人马”

“韩国有劲旅二十万,不过这是他们的总兵力,一时无法全部抽调,臣只要先带十万甲士渡河,攻入韩境即可,等到韩国全民皆战,进行顽固抵抗时候,再由后方增兵十万,击溃韩军,也就不在话下了。”

“好,寡人就拨给你十万甲士,外加两万骑兵,同时另调集十万大军在黄河北岸,太行山下的边戍扎营,随时准备援助你的后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