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君临战国 > 分节阅读 270

分节阅读 27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面面相觑,想不到被委以重任,接下如此大的任务。

辰凌继续道:“以前斥候队,由景砚负责管理,不足百人,精力有限,而这次重建斥候营,却要扩充认输,至少是一个千人队,由巢盖任校尉,暂时负责这支队伍,十人为一火,设一火长,十火为一纵队,设百夫长,百夫长上设千夫长、校尉,杨瑞、侯伯暂时任千夫长,斥候营,执行最尖锐的刺探敌情任务,因此人手全部从魏卒和亲兵中挑选,装备、伙食、马匹都要最精锐,每人两匹马,执行刺探任务时候,来回轮骑。”

三人恭敬地听着,用心记着,他们知道,主帅既然如此器重斥候营,必然全力打造,等于实权,独立编制。

辰凌从手上拿起三张纸,上面写满了斥候队的任务和条例,职责、分工、执行任务时候需要记载的东西。

“拿取,全部默记背下,然后在营内挑选精锐武卒和亲兵,按照这些条规来约束每一位斥候,大军入卫境后,开始执行任务。”

“遵命”三人领命,恭敬退出,从今日开始,魏军的斥候营就重新建立了。

按照魏军编制,五人为伍,设伍长一名;二伍为什,设什长一名;五什为属,设属长一名;百人为一闾,设闾长百夫长;十闾为千人队,设千夫长一人,那都是徒步甲士的划分法。

而斥候队,比较特殊,每一次执行任务,以火为单位,火就是指篝火,小锅生火做饭,十人的饭量,一个小营帐,也正好住下十人,吃住一起,便于各种行动,于是成为斥候营最底层的编制。

而这次斥候营的建立,任务范围明显扩大,不像之间只负责前面探路,观望敌情,辰凌打算要做的更细致,采用隋唐时期,斥候的作用,不但负责外围巡营,方圆百里内的安全区识别,还要除掉方圆百里内,其它诸侯国的斥候,深入敌占区,刺探敌方行军、粮草、认输、营帐部署,九死一生。

这样一来,有来刺探己方敌情的斥候,都能被除掉,知己知彼,如果有通敌的人,也会被瞬间察觉,把斥候的作用发挥到细微之处。

巢盖、杨瑞、侯伯出去后,立即默背这些条款,彻底记住后,用火烧掉了信纸,以免泄露军机。

同时开始招手建立斥候营,到武卒中,拿出帅令,挑选精锐武卒,又去武器库、辎重营,领取最好的武器、装甲、战马、伙食,有酒有肉,因为身为斥候,一旦跨入敌人的战略区,极有可能被发现,从而被歼灭,需要最精锐的武卒,身怀绝技,各种保障都达到最佳。

辰凌手中虽然掌握了锦衫卫、潜龙秘谍,这两大组织都不能曝光,都是他的秘密情报网,不属于魏国军方,很多时候,不方便用于行军作战,而且那两个组织,只效命于他,不归属魏国。

有了斥候营,以后刺探敌情,就遮盖了他两大潜在的特工队伍。

另外,他也是在试验,如果方法可行,那么燕军日后就要全军都设有斥候营,属于常规军中一个分队,负责全方位的侦察工作。

十日后,左路军、中路军已经与卫军开战数日了,辰凌直到时机到了,不能再耽搁了,否则士气不稳,迟则生变,立即下令,大军拔营,开赴卫境。

由于卫国早已做好了死守准备,故此边境线上的守军,已经撤回到要塞关口,以扇堤关的山险,阻挡辰凌大军的前行。

这是第一战,卫军龟缩不出,铁了心要以雄关天险,阻挡大魏军的进路。

阴谋诡计此刻派不上用场,奇兵底牌也不能第一次就亮出了,故而,除了正面一战,别无它法,也正好让新军见见血,磨练一番意志和心性,以免后面见血发怵,胆颤当了逃兵。

十万大军兵临关外,辰凌坐镇中军,各路将军列好阵势,夏世雄率领先锋军已经在阵列最前排布阵,冲车、爬梯、箭塔、投石车就绪,旌旗飘舞,兵甲如林,战意沸腾。

雄关在前,阻挡着大军的进路,三万的卫卒甲士驻守,在雄关城楼上,望着下方密密麻麻的魏军精甲,都脸如灰土,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退却,否则卫国大好河山,就要被魏军践踏在铁骑之下,国破家亡。

卫军主帅,是镇守边关的大将军卫福通,也是一员资深望重的老将,身披厚重的铠甲,凝神望着下方如海一般的红袍魏军,如火焰般沸腾,似乎汇成一片火海。

“将士们,身后就是我们的家园,那里有我们的妻儿老小,我们的乐土,魏国凶残,违背天意,要杀伐我姬卫诸侯,实乃侵略之举,要亡我家国,你们能答应吗”老将军阵前动员着将士,鼓舞士气,发动誓死守关的决心。

“不能”

卫福通老泪横秋,满脸风霜,却坚毅刚断道:“好,关在人在,关亡人亡,誓死守城,绝不投降”

“誓死守城,绝不投降”卫卒一片高涨。

就在这时,辰凌发出了进攻的命令,传令官飞奔各阵,手挥令旗,高声喝道:“大帅令,进攻扇堤关”

第0549章 大军压境

扇堤关外,正是扇形向外的开阔口,两侧是山崖,雄关依靠山险,连接了两侧的山体,横陈筑建,依山傍势,气势雄浑,易守难攻,又无法包围,只能正面进攻。

这一关是南面入卫境的第一关,方圆百里,两侧都是连绵的山丘、陵地,无法度过大军,唯有这一关路,扼守了入卫的平坦大途。

而且这次是灭卫战,必须要一步步推移过去,消灭卫军之力,使得卫地军亡,百姓不敢起兵闹事,双方军人的立场,都是不死不休。

雄关外,寒光闪闪的枪戈,在东方晨光照耀下,闪烁着诡异的清冷光辉。

骏马的嘶鸣,昂扬旗帜飘舞的猎猎风声,在所有将士的耳中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军阵死一般的静谧,连根钢针落地的声音,却都知道,这是大战前的寂静,等待军令传出。

搭箭上弦、剑拔弩张,蓄意待势地等待攻城一刻的到来。

在先锋阵前中央,几位先锋军将军策骑并立,期待、冷酷不同的感觉涌上心头。

就在这时,传令官手挥令旗,飞奔各阵列中,喊着大帅令,迅速传开。

先锋大将夏世雄,听得令后,神色肃穆,大手一挥,刚劲有力,吼了一声:“击鼓”

“咚咚咚”

数十面牛皮打鼓敲动起来,声威震天,如闷雷一般,炸响天穹。

随即号角吹动,长长低沉的声音,像是沉睡的莽荒古兽苏醒过来,发出低沉的怒吼,让人涌起血性。

“弩箭手”

哗啦

五千弩弓手瞬间撑开了脚弩,这种弩射出超出了铁胎硬弓,通常大魏武卒,身穿三层甲,士卒手执一支长戈、身上背着五十支长箭与一张十二石的铁胎硬弓、同时携带三天军粮,总重约五十余斤,连续急行军一百里还能立即投入激战的士兵,才可以成为精锐武卒,并享受优厚待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