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君临战国 > 分节阅读 165

分节阅读 16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全都归服,这就是天子之剑。”

辰凌若有所思,全身升起一股武道意志,对君王剑势有了全新了解,继续追问:“诸侯之剑怎么样”

“诸侯之剑,拿智勇之士做剑尖,拿清廉之士做剑刃,拿贤良之士做剑脊,拿忠诚圣明之士做剑环,拿豪杰之士做剑柄。”

“这种剑,向前直刺也一无阻挡,高高举起也无物在上,按剑向下也所向披靡,挥动起来也旁若无物;对上效法于天而顺应日月星辰,对下取法于地而顺应四时序列,居中则顺和民意而安定四方。这种剑一旦使用,就好像雷霆震撼四境之内,没有不归服而听从国君号令的,这就是诸侯之剑。”

辰凌身躯微动,灵海空明,似乎要抓到某一个灵感,又问道:“百姓之剑又怎么样呢”

庄子说:“百姓之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勇不可挡,相互在人前争斗刺杀,上能斩断脖颈,下能剖裂肝肺,这就是百姓之剑,跟斗鸡没有什么不同,一旦命尽气绝,对于国事就什么用处也没有,匹夫之勇而已”

辰凌听到这些,心神空灵,仿佛剑道之意尽数概括其中,天子之剑、诸侯之剑、黎民百姓之剑,正是代表着三种剑意,大千世界,战国纷争,天下剑客,莫不如此。

只有领悟了这种剑,才能找到真我,道我,自我

辰凌身为诸侯之王,欲做天子,安抚百姓,三种剑意,正是代表三种境界,洗礼着他的心灵,使他渐渐浑身披上一层宝辉,心如菩提,身如琉璃,无垢无净。

渐渐地,辰凌闭上了眼,用心去感受,自己所想、自己所要,吸收天地之气,感受这个时代的气息,剑意在酝酿,身体的灵性在舒展。

庄子注视着辰凌的状态,微微点头,他盘膝而坐,渐渐浮空而起,离地有一丈高,俯视着身前的静坐入定辰凌。

此时的庄周,身如静湖明月照,有一股超尘脱俗的气息漾出,在这一刻他看起来飘逸出尘,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谪仙会随时乘风而去。

庄子口中开始念起了道家经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辰凌似乎进入了一种玄空的状态,聆听道家的古经,老子的道德经,他此刻的内心世界并未如身体那般寂静,大道天音,如渊似海,深奥浩瀚,这道家的字句,每一个字响起,对他而言,都如海崩渊裂,响彻天地间。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辰凌整个人定在那里,道音如钟,悠远而浩大,艰涩难懂,根本不明其义,渐渐地,他感觉,道德经这五千言,字字如珠,惜字如金,每一句都在阐述着一种人生、悟道、升华、望仙的哲理。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黄钟大吕般的天音,一遍又一遍的响起,每一个字落入辰凌的心田,都是先如震动山河般激荡,而后又如海上生明月般寂静,这些古字经文,道家宝典精华,已经清晰刻印在叶凡的心中,但是神音不绝,依然不断在他耳畔回荡。

五千言,颇有大道至简,繁华落尽,平淡归真的古朴感觉。

说来奇怪,这与他自己在后世时候,读起来的道德经文,有一些出入,后世经文,似乎是一篇文章,非贤者能人,根本无法读透,就好比一颗明珠表面裹满了沙子,世人只能看着沙子而望其意,根本无法触摸到里面明珠的精华。

而此时,庄子一字一字读出来,感觉每一字都似乎与天地本源产生共鸣,在刻入脑海心田的时候,似乎也被诸子圣人解释了一通,里面不但有对人生的感悟,对天地规则的陈说,更有对宇宙星图浩瀚循环的至理阐述。

也不知过去了多久,辰凌睁开眼帘,看到庄子手持木枝条,在半空翩翩起舞,演示着一种缥缈如仙的剑法,涤尘、弘大、犀利、超然

“这是什么剑法,仿如剑仙一般难道这是道家的剑术”

当这路剑术施展完,庄子的身影收敛停缓下来,对着他微微一笑,说道:“你都记下了吧星空古路,老朽即将去走,临行之前,授你道义和剑术,包身之用,或许哪一天,你也能走上前人的路追寻而来,老朽还有一个义女,庄若水,日后你若相逢,替老朽照顾一番,我要走了,去找一个伙计同行,儒家的一位大贤,估计也等不及了,该上路了,诸子的道,前人的路,走向星空”

庄子的身影越来越闪烁,最后化成无数粒的淡银星光,蒸腾起来,消失在林树间,原来庄子在他未醒来之前,就已经走了,留下这一幅图像最后传授他一套道家剑术,辰凌站在原地,望着半空虚无的光影,深深一叹,战国诸子圣人,还真有一些离奇之处,诸子的路,难道都走向了未知的空间吗

第0334章 暗触杀机

辰凌知道庄子已经走了,一阵感慨,想不到古之圣人,行为举止,如此不可捉摸,有幸来到历史灿烂的战国时代,见识到真正的诸子圣人,也算是一种荣幸了。

古往今来,著书立说,传教世人,流芳百世者,能有几人

春秋战国,是中华历史一个学术开放的年代,不受拘束,任其著书立说,批判时弊,解放思想,使百姓铮铮铁骨,热血方刚,而不像后世统治者断章取义,推行变样的儒家分支学术,为了统治取利,施行愚民政策,使百姓的思想变得固守死板,书生误国。

抬首间,满天星斗,银河在望,紫薇、北斗、各种星域,充满了神秘,古往今来,人们都在对星空做出探索,但直到两千年后,科学有了发展,也不过窥视到冰山一角。

浩瀚宇宙,究竟有哪些神秘,不得而知,上古神话,中古炼士气,三皇五帝,诸子圣人,都踏上了星空古路,最后消失在天地间,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辰凌不去想这些了,因为与他相差太多,那些事,还不是他目前能涉及的,想也白想,眼下把庄子传授的剑术招数摹刻入脑海,同时那些道家古字经,不断在心中闪烁,使他整个人多了几分出尘的意味。

“虽然还是六阶武者,但是感觉自己比之前要厚实多了,七阶先天境,相信不再是个难题。”

辰凌按原路走了山林,林外两侍卫正焦急等待,见到主子平安出来,这才松了口气。

“主子”荆鹏和叶羽抱拳施礼。

辰凌点头道:“走,回营吧,明天就能到大梁城了。”

军营严密,篝火通明,巡卫循环巡视,岗位五步一哨,边戍军比地方军的确多出很多警惕和实战力,即使回到国内,仍不放松疆场的杀气,这也是精锐之师往往出现在边戍的原因。

辰凌回营后,在主帐内盘膝坐定,把身心状态,投入到那股大道天音中,继续聆听道家五千言,洗礼全身精气神。

到了午夜,军营外不远处,稀疏地有人影晃动,眺望着军营,而且不是一股势力,这些黑影都是单一潜伏着,静静观望着营地动静。

有各国派来的斥候,有各圣地下山的弟子,有一些神秘势力的探子,分不清楚到底都有哪一方人参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