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君临战国 > 分节阅读 96

分节阅读 9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室,早就躲得远远,蓄兵备战,还可以躲避一时,而这些无辜的百姓,却如同草芥一般,被敌国将士肆意虐杀,欺压蹂躏。

辰凌看着自己的山河,被铁骑践踏的不成样子,这一刻,他深深地被感染,虽然他来自未来,但他拥有古代人的身体,一直没有很好地投入历史角色,但这时,他浑身战栗,冒起一层鸡皮疙瘩。

责任,没有错,就是责任,身兼复国重任,以前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此时此刻,却深深地投入其中,这些横尸遍野,流离失所的百姓,都是他的子民

“终于回来了”辰凌深深一叹,摇头苦笑:“但愿还不晚”

三人下了马,看到林间官道上不少燕国百姓正南下搬家,三五成群,相隔不远,隐约自然地排成长长的队伍,逃避战乱去了。

淳于臻走过去,拦住一家四口,问向中年男子道:“乡亲们,你们为何都举家搬迁,燕国还没有亡呢”

那名男子大约四十岁年纪,满脸风霜,唉声叹气道:“还没有亡现在燕国王室贵族只顾自己逃命了,太子带兵投靠了东胡,大燕完了,齐国霸占我们的土地和房屋,抢走了所有冬季食粮,再不走,一入冬,都要饿死了。”

“是啊,几位官人,燕国入冬气候最冷,苦寒之地,没有充足的粮食和干柴,饿不死也得冻死。”

“我们也不想走,不走没法子啊”

后面三五成群的人聚拢上来,纷纷苦叹,不少妇人和孩童抹起眼泪,悲声一片。

骁勇善战的荆燕看到这样场景,铁骨铮铮的汉子,也不禁偷偷抹了两下泪珠,山河破碎,故国覆灭,身为有血有肉的大好男儿,流血不流泪,但此刻,如何忍住悲情和愤慨

辰凌一直保持着冷静,眼泪在眼眶内打转好几回,终于忍了回去,他不能哭,他不要像蜀主刘备那样悲悯世人,他要作为强者,迅速从逆境中浴火重生,带领世人走向强大,这才是他最应该做的行为。

“乡亲父老们,都过来一下,我有话要说”辰凌对着附近的百姓喊了几声,顷刻间,路过的百姓和难民都聚拢过来,围成一个人群。

“在下也是燕地国人,春秋三百年,战国一百年,恪守王制,未灭一国者,唯我燕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尽管燕国现在面临着绝境,但我们要相信,天无绝人之路,不久之后,我们燕国的二公子就要回到燕地,率领剩下精兵反抗暴齐,赶走齐军,北拒东胡,让国人都能过上太平的日子。”

“燕国二公子他要回来了”

“二殿下在韩国做人质,早就不知所踪,一直没有消息,难道又被找到了”

许多百姓议论起来,犹如一个爆炸新闻,迅速传开。

辰凌继续道:“没有错,二公子殿下已经赶往燕国东北与王后和大臣们汇合了,过不久,王师将会再次整军,与齐军决战,还会颁布法令,开仓放粮,让乡亲们都能渡过寒冬,明年春季就是大反攻的时候,用不了一年,齐军必退,大家到时候再迁回来不迟,小荆,你把剩余的财物都给乡亲们分了,让他们暂时出关,生存下来,明年都会回来的”

淳于臻和荆燕互望了一眼,都明白了殿下的策略和决心,既然主公有了定计,信心满满,他们也都开始充满期望,慷慨解囊,发放青铜钱币和金块。

这些难民们听到辰凌的话,都吃惊万分,将信将疑,接着接到了实惠,生活能有了保障,至少暂时饿不死了,都感动落泪,感觉此人说话靠谱,于是信了六分,顿时来了精神,不再愁眉黯淡了。

“乡亲们,时候不早了,都快上路吧,等燕国安定之日,大家再迁回来。”辰凌安慰大伙。

“谢谢恩公”难民们深感涕零,谢过了三人,开始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家园。

辰凌望着接踵而过的百姓们,心中沉重,翻身上马,扬鞭催马,迫不及待想回到燕国临时的根据地,接管朝政,整合大军,百废待兴,高声呼道:“君王误传奸佞臣,平民百姓哪得知数十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第0195章 今朝我为君

这已是赶程的第四日,终于来到了燕国东北部,已经出了燕国的边境,本来燕国的版图从南面易水,到东北部的辽东城今辽阳,都城设在蓟城今北京,再往外,则是东胡、高句丽、鲜卑、乌桓的番邦外族。

燕国大乱后,分成了两股势力,一个是太子平与大将市被,与篡主逆臣子之人马厮杀惨败后,引残兵数万逃亡长白山一带,准备自立为王,反攻齐军。

另一股势力就是易王后,带领部分大臣和宫娥禁卫逃亡辽东外,靠近海边的沓氏城今金州,以辰凌根据现代地图,估计这里就是辽宁大连、旅顺一带,濒临渤海,东面与朝鲜接壤了。

然过了山川,隐隐看到远处卷起烟尘,遥望见蔚蓝色的大旗翻卷飞来。

看来沿途的斥候,已经把消息传回王后那里去了,昨日在途中按照暗号的方式,荆燕联系到了分布在沿途的斥候,提前让他们把消息传回,好让王后与大臣们提前知道,燕国公子回来了。

数千骑兵和甲士,清一色蓝色战袍和服饰,奔腾而来,给人一种回归大海的感觉。

其实按照阴阳五行学说,燕国是正宗的王族诸侯,承继火德顺理成章天下没有非议;然燕国久处幽燕六百年,对周室王族不断衰败的历史刻骨铭心,独立之心萌生已久。

燕国公族认为,先祖的火德已经衰败,作为王族旁支后裔的燕国若承继火德,这把火必然熄灭,要兴盛,须反其道而行之,于是推演出“燕临北海,天赋水德”,确定了燕国的水德,燕国之水是烟波浩淼的蓝色大海,于是燕国的旗帜服饰就选定了蓝色。

夕阳西下,漫天尘沙,骏马嘶腾,仰天长鸣,无数的蓝色旌旗迎风招展,磨的铮亮的刀锋枪头,闪着灼灼寒光,映照着将士们兴奋的、充满着期冀的面庞。

辰凌勒着缰绳原地止步,双目圆睁,看着骑兵越来越近,脸色发红,汩汩血气在他浑身上下的血管里流淌着,逐渐的加热。

“终于要见面了”不但是辰凌自己在激动着,身体的血液不受控制地沸腾,因为他的族人在无限靠近,血浓于水,血脉的相吸,是不受他思想控制的。

数千燕国骑士来到了辰凌三人前三十步处,止住了马蹄,后方的甲士紧跟上来,整理阵型,方才还蹄声震天的大地,却仿佛突然静谧了,骏马的嘶鸣,昂扬旗帜飘舞的猎猎风声,在所有将士的耳中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场面极为静谧,落针可闻。

这时从阵型忽然闪出一道缝隙,从中摇晃着驶出两辆轺车,第一辆上面是一个风华妇人,四十左右的年纪,面带轻纱,身穿缎黄宫衫,体态丰腴,气质雍容,外披着大红色斗篷,在秋风中犹如一朵红云飘动。

后面一个轺车上,站着的正是老臣郭隗,燕国名士,威望极高,担负着亚卿,燕国最高的官职,在燕王驾崩之后,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动用他的名望号召力,维护易王后的势力,易王后才得以稳住大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