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陌路商途 > 分节阅读 294

分节阅读 29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玩笑道。

“布朗先生,你的恭唯同样也不是美国人的习惯,不过我能够理解,因为我们现在处在中国。”周利文俏皮地冲他眨眨眼,布朗顿时哈哈大笑。

“是的是的,也许我在中国呆的时间有些长了,思维有点。”布朗用一根手指指指脑袋:“就和中国人的一句成语,入乡随俗。”

“非常贴切,恭喜你布朗,你已经是个完全的中国通了。”周利文乐呵呵地吹捧了他一句,布朗顿时显得很是高兴,当然这高兴是真是假就天晓得了。

“看来,我们有着许多的共同语言,所以我想我们也许在一些合作中也能取得良好的关系,raven你觉得呢”

“戏肉来了”周利文心中暗道,拿着调羹在咖啡杯中缓缓搅拌着,嘴角挂着一丝笑意道:“看来你今天是早就做好准备的,直接说吧,你或者说你们高盛打算找我合作什么”

“中国政府的债券业务,怎么样有兴趣么”布朗有些出乎意料地抛出一句话来,笑眯眯地问道。

“中国政府的债券业务你指的是国库券”周利文一愣,当即奇怪道:“我记得国库券是央行发售的吧而且在中国国内的销售已经由央行交给了几大行销售,而且还直接加入了证券业务范围。至于国际上的销售这是央行和财政部、外交部的事。你们高盛作为一家投行怎么掺合起这个来了”

“不不不,我说的不是国库券。”布朗连连摇头道:“国家债券当然是掌握在中央手里,包括我们美国的国债也是由专门机构发售,虽然从商业运行角度来看不像中国这么死板,但基本的模式是一样的。就如同富国银行每年也会承担一部分美元债券的发售一样,我们高盛也有部分的这种业务。但我今天要说的在债券虽然不是国库券,但有一些类似,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其实不是一种公开债券,而是地方政府的借债。”

“地方债”周利文瞬间就听明白了,原来布朗所指的是地方债,这个名词周利文当然知道,可根据他所知,地方债的发现应该是2011年前后,而现在离2011年还有着好几年呢,难道历史发生了改变,现在地方债就提前出现了或者说周利文由于前世的信息局限并不清楚地方债的缘由,这种债券其实早在中央批准之前就已经开始发售了

这两个可能似乎都有,不过周利文还是倾向于后者。随着中国的税务改革,国税地税分家后,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从来没有减少过,在这种情况下,以中国地方政府的官员性格而言,瞒着上面悄悄以地方债的方式搞钱,这是非常可能的事。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也许2011年前后国家对于默许地方债的正式文件也是因为已经生米煮成熟饭,迫于地方压力所作出的无奈之举。

“地方债”布朗一愣,紧接着就点点头:“这个名字非常贴切,我不得不说中国人的词语组合比英文更加灵活,简单的三个字就非常形容出这种债券的性质。”

“这些关于哲学和语言学的问题我觉得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布朗先生,我想问一个问题。你们已经和地方政府着手一起发行地方债了”

“正在筹备之中,不过地方政府的问题已经不大了,现在重要的只是把产品推向市场和发售。”布朗稍稍迟疑,最终还是实话实说,毕竟他要和周利文合作有些话必须说清楚,周利文不是傻瓜,他是背后有富国系和自己拥有三家银行的富豪,有些事骗他是骗不了的,与其以后被周利文查出来双方闹翻脸,还不如现在就把话说清楚。

周利文微微点头,看来自己的猜测没错,地方债早就国家批准之前地方政府就开始私下搞了,也许这个东西背后还有高盛的推手,如果高盛不是教唆者也至少是一个地方债的催化剂,要不然高盛方面怎么会这么重视这个项目

周利文对华尔街还是有些了解的,华尔街的金融人士们是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一帮家伙,或许说他们是一帮有着犯罪天赋的,穿着西装文质彬彬的骗子兼强盗,用能骗死人的各种花招在全世界掠取财富。而地方债的发现,就是他们在中国找到的一个机会,利用地方政府缺乏资金的心态,再加上各种巧妙的资本运作,从而获得财富。

后世,地方债已经成了中国最大的一个难题,根据2014年8月份左右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地方债高达21万亿人民币,按照当时的美元汇率计算,足足有3。4万亿美元,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数字。

要知道,2013年全年的财政收入才仅仅13万亿不到点,可地方债的数额已经超过了财政收入的61。而且根据一些消息显示,这些统计数据还不包括各地区隐瞒隐报的部分,如果再加上这部分的数字,其金额简直吓死人。

这么的数额的地方债,高盛在其中如果只赚取几个百分点的利益也是非常可观的了,正是因为这样,高盛才会把地方债作为重要资本运作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周利文听到地方债这三字,第一反应是不想碰这东西,这玩意说白了是根本无法解决问题的,仅仅靠资本运作来完成,最终就如同崩盘的股票一样崩溃。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周利文已经猜出了布朗为什么和他提地方债的目的,和高盛方面要如何同自己合作的想法。

“从金融角度来看,这的确是一个好项目。”周利文不否认高盛的策划和布局高明,可同时又故意疑惑道:“不过我很奇怪,以高盛的实力完全能够独自运作,为什么还要找我呢”

“呵呵。”布朗很是轻松地笑了笑,摆出一副很诚恳的样子:“你说的没错,以高盛实力完全可以独自运作,但是你也知道,越是大的金融项目按照华尔街的惯例是很少由一家公司独自进行的,必要的风险风担是高盛一直以来所遵守的准则。而且以你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的优势,作为合作方的一员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我有些受宠若惊啊。”周利文笑着摇摇头:“可是你也知道,我的主业并不在这方面。所以我想高盛的这次运作我就不参加了,另外我建议你们可以和中国的几大国家银行进行合作,他们在中国国内的债券发放有着很大优势。当然,如果你能把这些债券推销到国际上那么更好了,至于富国那边我可以想办法替你们牵线搭桥,你看怎么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