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陌路商途 > 分节阅读 226

分节阅读 22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莫名其妙单独请自己了呢

当然了,这个问题林副行长不可能直接问出来,双方入坐后,周利文拿着早就安排好的菜单给林副行长过目,很是客气地问他这些菜品是否合口味。

“周董亲手安排的当然是好东西,我就不用看啦。”林副行长笑呵呵地摆手道。

“那行,林行长喝点什么茅台还是红酒这里的拉菲不错,要不来一瓶”周利文也不勉强,笑着随手把菜单给了站在一边的侍者。

“周董别老喊我行长什么的,我只不过是个副行长,这种称呼可当不起,还是直接叫我老林吧。”林副行长笑着说了句,接着又道:“白的红的就算了,今天是中餐,我们沪海人其实更习惯喝黄酒,要不我们来瓶黄酒就菜”

“当然可以”周利文笑着点头道:“老林你还真是会养身,喝黄酒的确不错,这样吧,我记得这里有二十年的状元红,我们两个弄一小坛子尝尝”

林副行长笑着点头表示同意,周利文和侍者交代了一句,让对方下去安排。

不一会儿,酒菜就陆续上来了,周利文很是热情地招待着林副行长,两人边吃边聊,但都聊着一些闲事。比如说这酒的味道,年份,还有菜品的食材,用料之类。至于工作上的事一句都没提,仿佛双方很有默契一般。

直到酒喝了一半的时候,林副行长才不经意地问了句周利文目前在国外的生意情况,并且还赞周利文把or公司做的这么大,不愧是商界的奇才。

“运气而已。”周利文笑笑说道:“其实公司做的大了也有大的问题,小公司有小公司的优势,老林你是搞金融的,应该知道这些。”

“这话倒也有道理,大家不好当啊”林副行长点头表示赞同,想了想道:“不过以周董的实力,这公司当然只能越做越大了,再不好当的家也得当啊”

“是啊”周利文同意道,叹了一句:“而且现在我的or正在筹备上市,乱七八糟的事特别的多,让人实在头痛。”

“上市”别看林副行长脸喝得通红,其实他这人喝一口酒就这样子,真正的酒量好着呢。听到上市两个字,林副行长心里顿时一动,难道周利文找自己来吃饭是为了谈上市的事不成可这个念头刚起就被他自己否决了,要知道目前周利文可是拿美国护照的商人,以他的实力和财富上市也不可能找国内上市吧。

“在纽约上市”想到这,林副行长试探地问了一句。

求票求票推荐票月票大家记得支持支持常感谢

第三百五十一章 一声暗叹

周利文微笑着点点头,顺手拿起温着状元红的酒壶给林副行长的杯里添满了酒。

“还是在美国上市好啊”林副行长很羡慕地说道:“别瞧着现在国内股市一副火红的样子,实际上我们这些搞金融的人心里其实都明白,和国外金融市场相比,我们关起门来弄的这一套简直就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把戏。要不是政监会搞出这个政策哪个限制的,一旦正式开放早就给别人给玩死了。别的不说,就说现在上市的这些国内公司吧,哪个不是贪着往股市里捞一把的想法真正为股民利益着想的公司根本就没几家。”

“呵呵,我说老林呀,你这个话可有点过了。”周利文笑着摇头道:“你这是一杆子打翻了一船人呀,照你这么说,我们沪海银行也是上市公司嘛。”

“嘿嘿这倒是这倒是。”林副行长一愣,接着尴尬地笑笑。虽说自己酒没喝多,可这酒喝了毕竟容易说错话,还好是私下聚会,屋里也就他们两个人,如果这话被其他人给听了去,林副行长虽然不怕,但难免会有麻烦,看来有时候发牢骚也得在嘴上把着点门。

眼珠子一转,林副行长连忙又把话给扯了回去,说起了周利文公司在美国上市的事,很是吹捧了周利文几句。

“哪里这么简单,国外规矩多,手续也繁琐,就算上市还得年底呢,美国那边前前后后的工作有着一大堆。再说了,老外也不是傻瓜,邀请你上市并不是没有条件的,就说我这次上市吧,也是付出相当代价的。”周利文看似有些随意的话让林副行长有些奇怪,他忍不住就追问了一句。

接着,周利文轻描淡写把自己和富国银行的换股协议拿出来讲了讲,以证明他所付出的“代价”,谁想到,林副行长一听这事整个人差一点儿就蒙了,脑袋里满是富国银行四个金光大字在来回闪耀。

要是外人,听到富国银行最多也就是好奇,可林副行长可不同,他可是在银行里混了数十年,吃了大半辈子金融饭的。在这个圈子里混的人谁不知道富国银行的大名别瞧目前沪海银行发展的不错,从资产和规模来看在国内商业银行中也算是名列前茅的。但要知道,沪海银行和四大行相比就算不了什么了,打个比方就等于是小孩子和大人之间的差距。可要再论下去,这四大行同富国银行的差距同样如此,所以当听到周利文现在居然拥有富国银行的股份,而且还很可能进入富国银行董事会作为独立董事的时候,林副行长心里的惊讶别提有多少了。

“富国因啊啧啧”林副行长情不自禁地舔了舔有些发于的嘴唇,如果能借着周利文的关系,同世界第一的银行搭上线,对于自己来说是好处多多。商业银行同国有银行不同,和国有银行,尤其是四大行相比,商业银行一没有指定存款,二也没有政策扶持贷款,一切业务和经营,包括发展都得靠自己。

当初,沪海银行之所以能够接受海外的几家金融机构投资,所注重的无非是巨额的投资资金和其一些外资的经营渠道,但和富国银行相比,无论是汇丰或是花旗,都远远不如。在沪海银行内部看来,林副行长作为仅次于苏行长的副手,一向是任劳任怨、忠心耿耿。可林副行长自己很清楚,从沪海银行的建立那天起,他就从来没有放弃过总行长的宝座的向往。但因为种种原因,再加上自身的条件也只能曲居苏行长之下,把这份野心给深深埋在心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