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裂明 > 分节阅读 292

分节阅读 29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成什么样子你可是未来大明的亲主,如此儿女状,如何担负的起大明社稷江山”崇祯咬咬牙,狠下心来斥责道。

崇祯一板起脸,一向对于崇祯敬畏有加的朱慈也是不敢再抽泣,止住心中悲伤,沉稳的跪坐于崇祯之旁。

对于这个儿子,崇祯也是期望极高,八岁那年,崇祯便开始选择东宫侍班讲读官。命令当时礼部尚书姜逢元,詹事姚明恭,少詹王铎、屈可伸侍班,礼部侍郎方逢年,谕德项煜,修撰刘理顺,编修吴伟业、杨廷麟、林曾志讲讲读,编修胡守恒、刘正宗,李景廉,以及后来进入内阁的杨士聪等人讲读这些大明最后的名臣们成堆的围着太子朱慈,可见崇祯皇帝对于这个儿子的期望值,完全是豪华阵容来形容的陪读团啊

“为君之道,在于制衡”

崇祯耐心的在旁细心的为

朱慈讲述为君之道,这些都是这十数年来他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不同于朱慈,崇祯皇帝完全可以称的上是盲人骑瞎马,这些经验完全是靠着自己慢慢摸索出来的。但是崇祯明显没有开国之君那般的能耐,深宫长大的他,十数年来也是被朝臣们捉弄的次数多不胜数。走过弯路的崇祯明显不愿意儿子再将自己的覆辙,虽然时间紧迫,但是他依旧十分耐心的为朱慈慢慢讲解。

本来皇帝之道一般都是只讲于继承人一人而已,别说身边的王承恩,就算是朱慈一母同胞的胞弟朱慈炯都是没有可能听到。但是在这个大明已经危在旦夕的时刻,崇祯也是再没这么多的忌讳,虽然这些孩儿尚小,但是崇祯却是抱着他们能听多少是多少的心理,也是将他们一同教诲。毕竟逃亡之路,任何意外都是有可能发生,若是朱慈不幸于道,起码这些儿子们若是哪个幸存下来,也是可以将大明的炬火再次传递下去。

“皇儿,父皇愧对历代先皇,大明更是到了最后关头。但是你们谨记,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到了南京,你们三兄弟当相亲相爱,时刻谨记今日之厄,以中兴大明为念来,带上这个,趁着夜色这就去了吧”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大亮,连续讲了两三个时辰的崇祯也是有些疲累的挥挥手道。

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王承恩却是并不愿意接受沿途护送皇子们的这一线生机,只愿终老伴随于崇祯之旁。对于这个直接将额头叩的一片鲜血淋漓的身边老人,崇祯也是一阵心酸,第一次矮身扶起了王承恩,对于王承恩的心思,他也是有些了解。虽然大半是因为对自己的依赖,也是有一部分是因为听了不该听的东西,所以不愿这般离去。

既然王承恩不愿离去,崇祯也只能另选心腹护送皇子出城。不过此时京城已经在关宁军手中,崇祯也是狠狠心,将之分散送入最后的几位大明忠臣的家中,期待他们能够逃得一劫,然后在江南重振大明。

就在崇祯皇帝谆谆教导三个儿子要时刻以中兴大明为念,更是将皇帝宝玺郑重的交于太子之时,安排心腹太监和心腹侍卫送四位皇子离京之时。远在山西的易飞也是终于下发了出兵的命令,就在新年到来的数日前,镇西军庞大的战争机器也是再一次运转起来,不同的是,这一次动员的力量之大,出动的军队之多,也是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的记录

十二月十九日,以瀚不离

部、土默特部蒙古人为主,喀尔沁蒙古为辅,数万大军早在关宁军攻陷京城的数日前就已经在草原上集结完毕五万蒙古铁骑再加上三千血骑,号称十五万铁骑滚滚如海,从早已经无人看守的大明边墙突入大明境内,直直的向着京畿方向而来

在他们之前半个月,镇西军主力已经开始集结,除了陕西要维持稳定军马没有调动之外,全山西的军马都已经开始不断的集结虽然在新年到来之际动兵,可能在其他军阀处肯定已经军无战心,满腹牢骚了,但是镇西军却是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集结。不但集结速度十分迅速,而且士气高昂无比,原因就是高层已经透露出这次出生的地方是京城而在他们看来,这是镇西军将要一统天下的开始,这些满怀从龙入京官兵们士气想不高昂都不行以八千血骑为先锋,山西总兵秦伟明,先锋军总兵彭易登两部主力共计二万五千余人,再加上运输辎重的近五万民夫,大军浩浩荡荡近十万,号称三十万,分两路自美峪所、紫荆关所涌入京畿。大军所到之处,沿途府县无一抵抗,兵不血刃之下,一南一北两路夹击京城而蒙古联军的速度更快,几乎在镇西军主力刚刚越过山西,数万铁骑已经出现在京城十数里外,几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达京城,将一众抢的正兴奋的关宁军全部堵在北京城内

第473章决战序幕

京城之外,蒙古联军大营。

凛咧的北风呼啸,将一干蒙古军队的旗帜吹的咧咧作响。离城数里之外,这是一片一望无际的蒙古包,自蒙元帝国之后,还从未有过如此众多的蒙古人敢这么大模大样的驻扎在京城之外,手握近十万大军的俺答汗那次也是十分谨慎的离城十数里,根本就不敢如此靠近北京城。

北京城外几乎成了牧马场,无论的战马和蒙古包几乎将整个北京都围的密不透风。可是这次却再也不是蒙古人为主导的围城,在无数的蒙古包中间,有一座规模远小于这些蒙古人的营寨,这里驻扎着三千血骑。在这座营帐之中,蒙古一众汗王也是分列两排,中间高坐的则是镇西军军备部征讨大将军罗立,在他身后则是三千血骑的一众将军。从这种位置排行下来,也是可以看出,这里到底是以谁为主导

数万蒙古铁骑南下,每日所耗更是一个天文数字,虽然沿途勒令各城提供粮草,但是却也是不够他们消耗多少时日。虽然如今并不是蒙古铁骑出征的最好时机,他们最好的出征时间是秋高马肥之时,但是时机紧迫已经来不及让他们再从容等待一年。

好在,关宁军四处掳掠而来的粮草也是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数万大军忽至,一个冲锋就已经将猝不及防的在城外关宁军几乎一网打尽而他们所掳掠而来的如山一般的粮草,也是成了镇西军和蒙古联军的战利品

虽然众多的关宁将将领逃跑工夫极为了得,但也是不得不留下了三分之一。城外这一场痛击,也是一下子将毫无防范的关宁军给打蒙了,其中也包括一想反正的祖大寿

此时的祖大寿也是眼神极为复杂的看着城外耀武扬威的数万蒙古骑兵,这种场面也是极为熟悉,数日前,自己不也是如此的城外的嚣张跋扈吗如今风水轮流传,论到城外的镇西军来一声声的打自己的脸了

看着城头一众同僚那惊恐难当的双眼,祖大寿心中也是禁不住的一片冰冷,满怀兴奋的想来投靠新朝,甚至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起兵攻打京城。虽然大部分原因是迫于粮饷再无指望之下的愤而出击,但是又何尝不是有着向新朝证明自己要与过去一刀两断的决心可惜这一片苦心,都是媚眼抛给了瞎子,镇西军根本就没有打算过收留自己,看这种阵势,更是有着想把关宁铁骑全数歼灭于京城之内的架式

但是他实在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