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裂明 > 分节阅读 282

分节阅读 28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而且这些钱还是花在了正处,比起活民百万,些许钱财算的了什么至少在信奉阳明心学的沈昱看来,这就是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而易飞对于知识的尊重,也就是教化方面的决心,也是让沈昱赞叹不已。

文人好名,沈昱也不例外。能够亲手经办众多的学堂,必然会让自己之名跟随这些学堂流传后世,也是让沈昱最为的兴奋。若是在大明别处,沈昱估计也是只能想想,毕竟没有一个帝王能够容忍有人控制这么多的学堂,毕竟这些学堂培养出来的学生出来就是为吏为官,无论什么帝王都不会容忍一个人的门生故吏如此众多但是在镇西军治下,却是根本没有这个问题,镇西军培养的学生都是以培养实际能力为主,不再是传统的四书五经、八股文之类的教材。虽然对于这种不侍奉夫子微言晓义的作法不认同,甚至有些抵制心理,但是信奉阳明心学只注重知行合一的沈昱,却也是挑不出来这种教育方法的不对之处,因此也并不是太过于反对。“不过,眼下让百姓先吃饱穿暖才是正事。圣人不也说了,仓禀足,知廉仪。最迟今年下半年,老夫便可开始大办官学了,如今倒不用过急。”各项事情进展顺利之下,沈昱也是心情大好的遥想着。

第457章路在何方

现如今建奴不再是一家独大,镇西军强势击败满清举国大军,虽然伤亡也是巨大,但是却是直接济身为各路窃明者中的龙头老大。建奴退回辽东,仍然不敢停留,防线一收再收,三个月不到,就已经放弃广宁、辽东走廊,退守盘山、营口,盖州一线。

由于防线收缩,兵力扼守要冲。缺乏攻城手段的蒙古人也是屡攻不下,受挫严重。崇祯十四年二月,收获巨大的蒙古人并不甘于撤退,在地头蛇喀尔沁蒙古人的带领下,蒙古大军绕过坚固的盘山防线,从辽河河套绕路直逼辽阳虽然蒙古人攻城手段贫瘠无比,但是十数万大军进逼已经空虚的辽阳,还是让满清举国上下大震。

盘山防线也是立即宣告破产,各路军马围绕着辽阳与蒙古骑兵展开了生死决战。但是辽阳震动之下,满清的国势更加的危急,而原本就是墙头草的汉八旗军马,此时也是大批大批的反正,甘愿充作进攻满清的主力。在这些攻城经历丰富的汉八旗的带领下,蒙古军队也是直接横扫整个辽阳,将辽东腹地搅的不成样子。

三月初,喘过一口气的满清集结全部主力与蒙古人会战于辽阳城下。已经处于死地的满清大军也是爆发出了他们极限的战力,数万人马压着十数万蒙古联军打,但是已经认清了满清虚弱的蒙古联军也是丝毫不退,虽然伤亡惨重,但是依旧与满清死磕于辽阳城下。

这场大战耗时极久,最终受损严重的蒙古人也是不得不撤退。但是作为胜利者,满清却也是没了追击的力气,这一战,阵斩蒙古人近万,杀伤蒙古更是多达数万,但是胜利者却也是没有享受到丝毫的胜利喜悦。

满清集结起来的数万人马也是有着万余的伤亡,可以说胜利者几乎被这种胜利给灭了族虽然暂时迫退了蒙古人,但是满清却也是再也无力的守卫如此众多的土地,四月初,满清经过简单的重整,再一次大踏步后退至盛京。

而盛京中的皇家贵胄,也是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全部撤退至赫图阿拉,至此,从一代强盗大享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再到多尔衮,父子兄弟数十年的征战所得,几乎全部化为泡影,满清完全是脱了毛的凤凰不如鸡,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从大汉朝廷坠落到南明永历朝廷的地步,能够控制在手的也只有建州老窝这一块地方。

整个辽东几乎是直接拱手相让,将之贡献了出来。但是地盘小也有地盘小的好处,兵力更加的集中,人手更加的充足。建奴在建州各个方面上都是保持着进攻的势头,将一波波想来捡便宜的蒙古全部击溃。

此时的蒙古联军早已经不是当初誓师入辽东的模样了,当时建奴虽然遭受重创,但是依旧还是有着强大的战力。而且更有镇西军在中间居中调停,这些蒙古人想不团结以对建奴都不行,但是如今辽东几乎全成了他们的跑马场,单单是辽东被建奴放弃的土地和城池中的财富就已经让他们目不暇接了,根本不可能再有欲望去啃已经退进深山老林中的建奴。

而年初镇西军的离去,也让这些蒙古人失去了压制。辽阳之战还好,面对数万集结而来的建奴,蒙古人若是不团结就是死路一条但是辽阳之战后,被痛揍一顿的蒙古人之所以还敢远远的窥视,那是因为他们已经彻底的摸清了建奴的底细。

虽然会战之时,排在最前的建奴战力十分强大,他们都是百战余生的战士。他们人数虽然不到二万,但是战力却是可是做到稳稳的压制住蒙古人,而后面的壮丁只需要摇旗呐喊,在后面捡便宜就可。

可以说这些人给蒙古人的伤亡最大,头一波交锋,喀尔沁蒙古就是立即吃了一个大亏,若不是己方人数众多,快速的支援而来,恐怕喀尔沁蒙古直接来个全军覆没都有可能。虽然质量比不上建奴,但是蒙古人却是占据了人数的绝对优势,虽然单兵战力不如建奴,但了不是说建奴真的能够以一抵十就算是站着不动让他们杀,估计也会杀的手酸脚软。因此,在一开始的巨大的伤亡过后,蒙古人的伤亡也是开始减少。

一直这么熬着,尽管保持着五比十,甚至十比一的交换率,蒙古人依旧挺到了最后。若非最后关头,数千正白旗的建奴突然从侧面爆发出来,估计满清就不是迫退蒙古人,而是当场被蒙古人斩尽杀绝了。

虽然伤亡惨重,但是已经几乎将建奴中能战之辈给耗尽,也是让蒙古人稳稳的占据上风,而且这种上风还在不断的扩大之中。无数的看到满清的末日将至的汉八旗也是每日都有叛变着,清军虽然通过大战训练出一批精兵,但是面对着四面着火的大局,他们也是根本就无力逆天。

顺治的便宜摄政皇叔多尔衮也是一个狠角色,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硬是选择集中兵力,不再试图歼灭蒙古人。多尔衮清楚的明白,面对着已经撕破脸的蒙古人,满清失去了战无不胜的光环之外,对付这些白眼狼,满清的选择并不多,甚至说只有一个。那就是将之全部歼灭于辽东,这才能让蒙古人重新认识到满清的力量,转而彻底臣服于满清。

这个目标,对于人生就是打仗的多尔衮来说,真的下定决心的话,还是有着六成的把握。但是拼着满清最后的元气歼灭这些蒙古人以后又能如何坐看易飞慢慢恢复元气,然后从容而来,将已经人丁几乎灭绝的满清彻底亡国灭族而退守建州,也是将这个乱摊子完全扔了出去,毕竟无论是谁得到,哪怕是被胆小而且贪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