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裂明 > 分节阅读 259

分节阅读 25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但是还未等这些猖獗的镇西军骑兵发出欢呼,那无穷无尽,势如怒潮汹涌的满清大军也是出现在他们的视线之中。望着那前后左右都是根本就望不到边沿的满清大军,这些原本还气势汹汹、士气如虹的镇西军骑兵,顿时从一头威严的雄狮,变成一头掉了毛的土狗,夹着尾巴便远远的消失在满清大军的视线之中。

对于这些些微逃脱的镇西军骑兵,皇太极根本丝毫都不在意。只是将那原本担任先锋,侥幸未死的甲喇额真,连同逃回来的三百余骑兵全部赛入麻袋,当着全军的面,直接让战马踏成肉泥,以儆效尤。大军只是稍稍停顿了一下,便即再次向前,但是这一次清军上下,那骄横的气息少了许多,多了一些持重。

皇太极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全军压向宁武,这些骑兵跑了就跑了。只要宁武有险,还怕这些漏网之鱼不前来救驾,若是他们不来,那就更加的好。与其穷追不舍,不如坐等其上门来送死如今所做的,只是不断的向前,再向前而已,一定要抢在山西各地镇西军云集于宁武之前,大军团团包围宁武城。

到时视情况,或猛攻,或围点打援,主动皆在我手,不怕镇西军不一泼泼的来送死。若是在城下以众凌寡,彻底击灭镇西军主力,那当然是最好的事情。就算是镇西军不来相救,那灭了城中的易飞也是一件美事。失去了易飞的镇西军,只不过是一群散沙罢了,大清无论是拉拢还是各个击破,都是可以十分的从容。而宁武城,就算易飞得到了情况,再拼命的如今大军,以如今的山西,他还能拉来多少兵撑死他也不过拉来万余大军罢了,以十数万大军猛攻一座只有万余的城池,皇太极实在想不出来,易飞还能有什么逆天之举,可以逃过此劫盘算再三,皇太极也是觉得没有任何的不妥,只要顺利进军至宁武,这天下就已经底定了大半了

第419章兵临城下

随着不断的斥候前来相报,易飞对于清军的进军速度和位置变化也是完全掌握在手。这次清军如此势大的突袭,也是必然觉得山西镇如今已经兵力紧缺,战力降到最低。对于清军的这种认识,易飞也是丝毫不屑于顾。

毕竟清军根本不懂得,或者说根本不敢采用自己的这种练兵模式。如今的镇西军论起正规军,却是人数已经下降到了最低点。但是各城的守卫力量并没有减少多少,相反,经过动员之后,各城的防御能力甚至已经超过以往。毕竟一般正规军驻扎一城,最多也是千把人左右。而镇西军内的民兵数量却是皇太极所预想不到的,虽然各城的官兵已经被抽调一空,但是无数的民兵在组织起来之后,防御力比之官兵驻扎之时只高不低。

而且象是卫城这种中型城池,城内居民数超过数万人,那其中的民兵数量就不会低于五千虽然这些人野战能力不能与一千正规军相比,但是论起守城来,这些人足以抵的上两千人而各城也是有着众多的伤残军人,这些人也许上阵杀敌是不可能了,但是经验丰富的他们若是充当基层指挥官,则是可以将这些民兵的战力成倍提升

面对着清军这一波几乎可以称的上举国而战的情况,易飞也是不敢大意,实行的坚壁清野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所有层次低于卫城的城池都是尽数放弃,所有人力、物资全部集中于数个大城之中,更是实行战时配给制。所有人都是按照人头来领取每日所必须的最低生活保障,在这个危及存亡之时,一切都得为战争让路。

腾出手来的镇西军正规军也是尽数被集中于镇城之中,如今的山西,就属宁武城的军队人数最多。步军人数超过两万,骑兵更是超过一万五千人这股力量虽然不足以击败建奴,但是自保却是毫无问题。而易飞的策略也是很简单,以自己为目标吸引清军视线,各地固守看似被动防守,但是却是以守代攻,依靠强有力的防守来消耗清军的士气和数量,真正的杀手锏却是依旧停留在外的近八千血骑

其中五千在陕西的血骑早就在建奴入寇土默特之前便已开始撤军了,如今大概已经到达平虏卫了,再汇合平虏卫之中的二千余血骑。这七千血骑老兵若是活跃在建奴背后,那建奴的粮草辎重绝对是不用再说了。而要对付这七千余血骑,建奴至少也得出去数万大军才能确保无失,但是数万清军想在镇西军熟悉的地盘之上与七千余血骑打追逐战,那显然是自己找虐。而瀚不离部的万余骑兵也是在缓缓向河套退却。

这一战,易飞并不打算消耗蒙古人。但是也不打算完全让蒙古人在旁边看着,瀚不离部虽然回到河套,那也是有着让其有时间与退却至河套的土默特人磨合,虽然土默特人如今已经没落,但是半年经营之下,也是恢复了近五千的骑兵,若是清军败退,那这近二万的蒙古骑兵必然会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恶梦

而宁武城外驻扎的一万五千血骑,可以说只是个幌子,这些全部都是由新兵蛋子组成的骑兵,根本就没有崇祯十一年给建奴留下深刻印象的血骑老兵一半的战力。但是用来摆摆样子,却是再好不过,尤其是骑墙阵一出,更是让人根本认不出这根本不是当年京畿的无敌雄狮。

而易飞的守城,也是根本与明军不一样,易飞从来不会将所有人马全部收缩入城。这种完全被动挨打的作法,根本就不可能在镇西军身上出现。就算是最艰难的时刻,易飞也是从来没有将骑兵放入城中。骑兵的作用在于野战,而不是龟缩城中。宁远之战时,八万关宁铁骑猬集于城下的风范,每次读史都是让易飞倍感惊奇。这样的骑兵,在易飞看来,比之步兵都甚为不如。

宁武城并不是大城,东西宽不过十数里,南北稍长些,也不过二十余里。看起来不小了,但是换成后世的单位,也不过是一座六千米一万余米的小镇罢了。一万守军入内,就可以做到一米一人了,再加上近万的民兵,合共四万余的大军根本就容纳不下。

于是,正规军二万余人也是大半扎营于城外,只留下三千上下的预备队,准备随时在城池危急之时投入战斗。虽然易飞觉得不太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作战必留预备队的作风,也是深深的烙印在骨子里,完全是下意识的行为。

二万余正规军,再加上五千已经训练成的血骑在城外扎下一个巨大的营寨,与城池互为犄角,既可牵制清军的军力,也可以起到震慑作用,迫使清军不敢全力攻城,必须留下足够多的人马照应这些大军。

而以镇西军步军的强悍战力,又可随时出击,让清军无法放开手脚大举进击,更是可以在攻城战最危急之时,快速突入战场,拦截和突袭攻城的清军也正因为骑兵需要发挥这样的作用,更是不可能在城外挖掘壕沟,以便用骑兵可以随时出击。

镇西军的主场优势,也是可以让另外的一万镇西军血骑可以不断的实行战场迂回,集中全力打击清军的辎重队,以及一些人数不多的清军。可以说,若是清军人数在万人上下,这一万血骑绝对能够给清军一个深刻的教训,并且可以在实战中快速的锻炼军队。

“这一战若胜,辽东的问题也许就可以完全解决了”易飞并不害怕失败,就算在此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