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裂明 > 分节阅读 237

分节阅读 23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对于刚刚新得的地盘,易飞也是毫不手软的立即推行士绅一体纳粮,以及十抽一的商锐在镇西军悍然出动大军,对八大家几乎屠戮一空后,高高举起的屠刀上血迹还未干涸之时,这些地方的士绅以及商人都是难得的保持了沉默,对于易飞的政策没有一个人敢于站出来公然反对。习惯了大明对他们的纵容之后,在遇到一个凶横霸道的镇西军,他们对于易飞的霸道也是极为不适应。

自镇西军占据这些城池之后,当地士绅也是出现一些迁涉的浪潮,但是大部分也是并不愿迁涉,毕竟中国人的传统,一向就是故土难离。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镇西军战力强悍,足以保障一方平安,而在这乱世之中,安全的重要性也是超越一切,交纳数量并不多的赋税,能够换来安全,也是居有十分的吸引力。

在官军根本无法与之较量的情况下,大同镇也是没有任何人敢于与风头正劲的镇西军拧着干,不但是非常的配合,而且也是十分的顺从。尤其是在清理了地方官员的情况下,由于众多的镇西卫的小吏出任地方官吏,也是让其他人失去了保护伞,失去了保护伞之后,这些地方势力更加的没了斗争的可能。

而镇西军伤残人员出任地方保甲之后,也是彻底让皇权贯穿于乡镇之内,地方士绅最后的权利也是被无情的剥夺。地方百姓在失去了士绅的号召力之后,也是更加不可能会出现骚乱的可能。

大规模的兴修水利,打制灌井的行为也是大大的抵消了百姓的抵制心理,而一年之内免税,第二年半税,也是彻底打消了百姓的出现骚乱的可能性。

对于百姓而言,谁坐龙椅都没有什么差别,只要能够活下去,他们不会对任何政权进行反抗。而镇西军这种优惠的政策也是彻底赢得了民心,尽管只有不到一个月,民心已经完全向背,对于大明忠诚的已经基本不可见了。

除了士绅还怀念大明的宽待,普通百姓根本不当大明是一回事。毕竟大明带给他们的只有无穷无尽的赋税,还有无边的混乱和兵灾,而镇西军接受这些百姓之后,也是再也没有了乱兵的肆虐。

而镇西军大规模出去剿匪的行动也是让百姓们欢欣鼓舞,这年头,百姓的日子也极为的艰难。除了建奴隔段时间便来肆虐之外,官兵败退之后也是带来更加巨大的灾难,而时不时下山抢劫的贼匪也是让百姓无法安心的耕种,可以说,百姓们连最基本的活下去的希望也是没有。

而镇西军尽管接受这些地盘没有一个月,但是境内的匪患也是基本上为之一清,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再也没有了其他的官军祸害。所谓匪过如梳,兵过如剃,这并不是开玩笑,官军对于地方的祸害甚至更超于匪患与建奴的入寇。

而镇西军一旦接手之后,也是再无官军骚扰和欺压百姓之事,而大批的灌井的打制也是让百姓们看到了来年收获的希望。最为重要的是,没了苛捐杂税的压迫,而且第一年的粮食也是全归自己所有,日子也是开始出现转好的迹象,也是让百姓们对于镇西军的拥护也是上了一个台阶。

可以说,无论是百姓还是士绅,的因素也是再也没有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均而患不安,能够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对于百姓的吸引力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这一点,无论士绅还是百姓,都是通用的。

对于目前的状态,虽然士绅们心中十分不满,毕竟大明一向优待于他们。但是对于这种情况,他们在心中不满的同时,却是再也没有了反抗的可能。若是在平时,他们还可以鼓动起百姓进行反抗,但是如今百姓已经不再支持于他们,原本在地方呼风唤雨的士绅们也是完全失去了他们往日的荣光。

各项工作进行顺利的同时,让易飞心中烦燥的事情也是出现,分散于各地的暗影也是传回了诸多不好的信息。太原事件也是极大的刺激了大明的士绅们,而山西全部推行士绅一体纳粮也是完全引爆了大明境内所有士子的反抗。

毕竟大明优待士绅已经数百年了,受到优待,而且可以肆无忌惮的公然吞噬大明的元气,不但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共识。这种家族利益高于国家利益的行径,虽然让人嗟叹,但是却是大明的现状。

如今出现镇西军这般的压制士子,也是引起了众多即得利益者,也就是士子的不满,地不会南北,理不会对错,全大明几乎一致的对山西镇笔墨口诛,许多激进人士,更是纷纷建议朝廷立即镇压离经叛道的山西镇,恢复大明往日的秩序。

但是这些激进者,却是丝毫不愿为大明出任何一份心力,明知大明如今举步为艰,却是丝毫不愿拨出一毛。只是叫的凶,出钱出粮支持大明征讨山西镇的却是一个也无在他们看来,大明就应该优待他们,更不应该对于他们,让他们出钱出力,这是朝廷的责任,与他们根本无关。

铺天盖地的舆论并没有影响到山西镇,自给自足的山西镇也是可以无视于天下的鼎沸,天下汹汹也是无法改变山西如今的状态。无论是天下敌视也好,天下共赞也好,根本就无法改变山西的行政制度。

吸取了大明太过于优待士人的教训,易飞也是对士绅产生了巨大的反感。这些士绅身为大明柱石一类的人物,却是丝毫不为大明所着想,坐看全心全意为他们着想的大明走向毁灭,换了一个蛮横的大清,让是让他们为之付出了巨大的教训。

而易飞也是完全对大明末年的士绅和商人极为鄙夷,这些软骨头根本就成不了事。面对大明却是如此的跋扈,面对更加跋扈的满清,他们却一个个乖的如同龟孙子一般,说到底也是犯贱

不过舆论的趋势,也是让易飞产生了一个念头,发行报纸以控制舆论方向

第382章人臣极致

“易飞,某与你势不两立”郧阳茫茫山区之中,王朴也是咬牙切齿的大骂道。

由于唐水之战,王朴第一个率军突围,这种突围即可以说是突围,也可以说是先行逃跑。可惜的是,王朴这个经常犯错误的家伙也是成了这次大战的替罪羊。毕竟在崇祯四年中原剿匪之时,包换当时还在京营的王朴在内的数路明军已经团团围住流寇,但是王朴这时却是刚刚从事军旅,竟然被流寇摆了一道。

流寇先是派人带来大批金银表示要投降,而且投降的人就是王朴。对于王朴来说,能够一人接受如此众多的流寇请降,那绝对是光辉无比,美的冒泡之事。但是等到了约定时间,流寇确实来了,但却不是来投降的。而王朴满心想的都是如何迎降,根本就没做好迎战准备,于是乎,流寇几乎是一冲而过,从而突出了包围圈。

这一次王朴闯下的祸也是不小,幸亏他有一个有能力的老子,而且当时还是在京城身居高位。一番艰难而且代价巨大的政治妥协之后,他老子也是黯然还乡,而他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