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裂明 > 分节阅读 176

分节阅读 17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新兵们忆起自己在镇西军看到的情景,那边的老兵军士们,他们经历了多次剿匪与清兵作战后,人人分赏众多。至少在这个年关内,他们家家户户都可以宽裕地购买肉食年货,给家中老小添置新衣裳,再看看自己家内

往日新兵们在镇西军操练时,听老兵吹嘘多了出战缴获后军中的分赏,他们还没什么概念,眼下他们明白了出外作战对他们意味着什么。而自己只是剿匪的些许赏银就可以改变这个年关。

一时间,不知道有多少新兵们心下暗暗发誓,为了家人的好日子,有机会一定要出战,要缴获,要赏赐。

而在一片欢腾之中,易飞却是皱着眉头,因为他发现卢象升竟然跟这些卖国奸商打起官司了。

不过这也是在情理之中,虽然易飞决定对待八大家是直接出兵斩草除根,但是对于卢象升这种文人出身的人,却是做不来这种离经叛道之事。他更是相信天子圣明,必不会放过这些渣滓

这些通敌奸商,牵涉实在太大,已经不单是宣大之事,所以应该交由朝廷,进行三司会审,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堂官一起录问处理。

还有,因为可能牵涉到一些官将,被抓的人,也应该奏闻请旨,请圣上决意才是。按大明律令,职官有犯,凡京官、及在外五品以上官有犯,皆需奏闻请旨,不许擅问。

六品以下,则听分巡御史,按察司,并分司,取问明白,然后议拟闻奏区处。连各府州县官犯罪,所辖上司都不得擅自勾问,止许开具所犯事由,实封奏闻。

各大家名面上是商贾,何尝没有官爵在身他们背后的势力也是纷纷开始为其辩护,而皇帝的眼线,锦衣卫、厂卫等也是有不少跟这些奸商脱不了干系,更是攻诘卢象升的弹劾不绝。一时间各地公文也是不断送向京师,让这场原本十分明朗的案件却是成为了一场扯皮

文人一般都是坚持礼法不可废,若是让他们与武人一般行事直接,那也不是喜欢绕圈子的酸文人了。

既然卢象升处于漩涡中心,都没采取武力动作,那易飞也是不敢在这个时候冒着天下之大不违单方面行动,因为这意味着与朝廷进行决裂。但是在没有势力丰满之前,易飞还是不愿意与进行进行死磕,而且还是这种让建奴渔翁得利的内耗。

既然这事已经演变成这样了,易飞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再次等待机会。不过,易飞也是心中冷笑,这个时间不会太长,短则二年,长则五年,就算追至天涯海角也必定会将这些全部斩草除根,以儆效尤

第280章动摇

正当卢象升与八大家官司打不的不可开交之时,崇祯十一年三月,宣大二镇的形式一度紧张。

三月初,宣府总兵官杨国柱塘报:“前差出哨把总康有德,于土力掯夹儿地方哨见达贼营火约三十余里长,恐贼进犯。”

数万清兵、蒙古兵聚于宣大塞外两百里,又试图从宣大各地入侵中原。接到警报,兵部与宣大总督卢象升都是严令戒备,闻警当日,卢象升自阳和星夜奔驰至宣府镇城。

依各方形式,卢象升谋算塞外敌军意图,便是令宣大各地兵马齐集宣府镇,然后他们乘虚而入,所以传檄各地兵马勿动,他自己则率督标营至大同右卫,严戒边吏毋轻言出战。

至四月初,卢象升道:“奴骑己懈,可击。”

塞外的清兵哨知宣大兵马离墙六十里而来,准备与清兵及蒙古各部决战,连忙逃遁。此后卢象升驻兵阳和,塞外清兵见卢象升宣大防卫严密,只得无奈放弃。

崇祯十一年五月,卢象升惊闻自己父亲在回宜兴老家路上病故,他悲痛不己,连上十道奏疏,恳请崇祯皇帝准许他回家奔丧,为亡父守孝三年。

卢象升奏疏上后,崇祯皇帝接连拒绝了卢象升的请求,不理言官的反对,将他夺情任事,没有许可他回家奔丧,为亡父守孝三年。

崇祯十一年前后,如卢象升这样的情况崇祯皇帝己经处理多次,杨嗣昌是如此,陈新甲同样如此。非但如此,崇祯皇帝根据杨嗣昌的推荐,还决定调任卢象升为兵部尚书,以原宣府镇巡抚陈新甲接替卢象升的总督职务。

由于陈新甲年初回四川老家奔丧,路远来不及接任总督之位,所以卢象升继续担任着宣大总督之职。不能回家奔丧,卢象升内心非常难过,不过国家多事,他只能强忍心中悲痛继续为国效力,平日麻衣孝服,以为父亲守孝之意。

塞外领军的正是病情渐渐好转的岳托,这次皇太极一次性的派来近二万满清大军,外加蒙古仆从军近二万。也是雄心万丈,想要好好的立一场大功。但是在宣大没占到便宜,老辣的宣大总督卢象升根本就没有给他任何机会,数万大军气势汹汹而来,却是只能偃旗息鼓而去。

既然宣大没有机会,岳托的目光也是投向了河套之地。既然无法在宣大驰骋一番,那先灭了不听话的瀚不离部,重创易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崇祯十一年五月中旬,岳托也是移军至君子津渡口,根本不掩饰自己的举动。就在瀚不离部面前大造舟船,准备渡河征伐。

闻知瀚不离部面临空前的危机,易飞也是不敢大意,瀚不离可是他走向草原的重要棋子,万不容有失

易飞也是紧急叫停再次外出剿匪的各军,更是命令血骑全军出动,紧急增援瀚不离部。而驻扎于镇西卫的青龙营,驻扎于平虏卫的玄武营也是紧急出动。先期一万五千人马立即赶赴连城。

好在一直驻扎于边城的魏志远这大半年来也是没有闲着,边城也是进行过加固和修葺,更是在君子津渡口南岸建立了完善的防御工事。

五月二十日,一万五千人镇西军已经赶赴君子津渡口,与瀚不离部全族骑兵七千人会合。再加上镇守连城的魏志远部一千人,至此联军已经达到了空前的二万三千人,与岳托已经有了一拼之力。

看到明军大举来援,河对岸的满清大军也是开始犹豫起来,各项准备工作都是做的开始慢了起来。明显看的出来,岳托已经对于进入河套有些动摇了。

毕竟此次,皇太极给他的任务不是和明军决战,而是尽可能的多搜集一些粮草,以准备今年再次大举入寇大明所需。

远在辽东的皇太极也是明白人,知道与易飞决战最大的可能是两败俱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