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裂明 > 分节阅读 169

分节阅读 16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丰年每亩地也最多一石粮,而灾年就更不用说了,种下的东西能够收回来就已经不错了。而每年的赋税也是年重一年,粮食生产别说满足一家老小的口粮,全部作为赋税上交都还差的远,这也是造就了众多的军户大批逃亡。

不过,有胆量外出逃荒的虽多,但是不愿外逃的却是更多。正是因为如此,在粮食无法满足的情况下,许多人也是深入各个大山、山谷之中,形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人数不等的杆子群。

而以如今明军卫所军的战力来说,他们能够明白击鼓则进,闻金则退就已经相当了不超了。指望他们入山剿匪,那也是开玩笑的事,他们不被匪剿了就已经不错了。

易飞去年十一月份名义上接掌振武卫之后,也是狠狠的打击了一大批杆子。迫使他们要么下山再次当良民,要么就是潜向大山更深处。而易飞也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更不愿花费巨大的代价去彻底剿灭这些杆子。

而是将他们尽可能的赶向更深处之后,便只是派少量部队封锁各个出山路口,堵着他们不放他们出来祸害军户们就停止了军事行动。

后来,杆子们发现镇西军大队人马已经离去,也是曾经试图重新出山,但是最大的一伙杆子足有二百余人在三番五次的大败于一小队三十人的镇西军面前之后。他们也是完全的停止了这种自杀性行为,老实的呆在山中。

“军门,这是去年剿匪时留下的痕迹。当时,镇西军一排铳弹就打的黑老西数百人马完全溃散。卑职此时想来,还是觉得不敢相信。当初,雁门关游击孔将军带着数百战兵清剿黑老西可也是铩羽而归”一路上,杨意如也是充当向导,不断的向着易飞介绍着风景典故,此时见到了镇西军留下的痕迹,顿时刻意恭维。

“雁门关还有多远,今日本帅也想登上关城看一看”对于杨意如的恭维,易飞选择性的无视了,但是对于大名鼎鼎的雁门关,易飞却是来了兴趣。

“回军门,距此已经很近了。过了这座太和岭,再行个十里就到了。”杨意如到底是在这里活了大半辈子,对于这里也是相当的熟悉。

易飞一行人到达雁门关之时,也是只见到数百无精打采的战兵,他们是驻防游击孔亦宇的麾下,与此时的大明军队一般,老弱居多,一看就知道这些人根本打不了什么仗。

但是雁门之险也是让易飞为之咋舌,常听说一线天之说,在这里却是真实的见到了。路宽不过三四骑并行,两侧皆是陡峭的山壁,一行人穿梭其中,也是让人感觉似乎两壁的山壁都要倒下来一般。

而雁门关就是位于两山尽头处,蘶峨而又饱经时间侵蚀的城关有一种苍茫的气息。那两侧处处箭孔、刀剑斧痕也是如此的清晰,似乎在述说着那一战战惨烈的战事。

关墙虽然数度修葺,但是那上面的点点暗红还是隐约可见,自汉人居于这块地方起,这个关口就是少不了鲜血的浇灌,一代代英烈们也是在这里殊死的抵挡着外族的南下,保卫着这片祖辈生活着的地方。

雁门关易守难攻,易飞登上关墙,心中突然有种感觉,据此地,但有数百精兵,敌纵有数万也不可过。

此地正面之路只能数骑并行,人数再多也是展不开,只需要数百得力之士,粮草物资充足,就可却数万雄师

出了雁门关便是进入了大同镇的豁地,地形也是豁然开朗。令易飞有些惊讶的是,大同镇此时也是有着无数的百姓正在耕种,说是百姓,其实是军户,不过百多年没摸过刀兵的军户,与百姓也是没什么分别。

卢督师果然是有能力、有魄力之人,大同镇在他的整治之下,也开始焕发出新的光彩。只看无数在田间地头忙碌的人群,就知道今年的收成一定是很可观。

历史上卢象升督宣大,屯田百数十万亩,昱年得粮二十余石,当非虚言。卢象升有才干,有魄力,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可谓当时翘楚之一,若是崇祯能够放手让他经营数年宣大,估计大明的结局也许会并不一样。

可惜了大明众多的能臣良将,往往都是不得善终。武将率军奋战之辈在明末也是比比皆是,能够领军打仗的文臣也是不在少数。可惜各种原因之下,这些人的奋战都是没有结果,赔上了性命,换来的却不一定是清名。

而左良玉、贺人龙之辈则是更多,只关心于保住自己的兵马,遇敌则噪,遇强则哗变而逃。无论是左良玉,还是贺人龙,哗变累死友军、害死督师都不是一次两次了。更别说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关宁军了,这帮孙子根本就是一群祸害。

当初崇祯根本就是自己为给自己添堵,这才轻信袁崇焕那一套狗屁的辽土养辽人,辽人守辽土的策略。结果耗尽大明十三省的物力却是建立起一帮军阀,还是一群养不熟的白眼狼,不仅成功拖垮了大明,而且还成为了灭明急先锋

“嘿哟嘿,挖大井呐”

不知不觉间,易飞也是深入田间地头,一阵口号声也是让易飞的心神扯了回来。放眼一看,许多人也是好奇的看着自己,估计也是在猜想这是哪里来的官兵。

但是易飞却没有在他们眼中看出对官兵的畏惧,可见卢象升在宣大等地治军也是十分的严格。一般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出现百姓见了官兵还不跑的情况,毕竟这个时代的兵比匪还要可怕,所过之地更是寸草不生。

仔细一看,易飞也是有些好笑的看着这些挖井的军户们。这种打井方法很是熟悉,而且费用十分低廉,看来卢象升肯定是派人到过自己治下了解过,将这种方法取了去。

开垦出来的田地若是没有灌井提供水,那种下的东西也不一定能够收的回来。而这些不知卢象升用什么方法给他们分得田地的军户也是干劲十足,所有人都是明白在这种大旱气候下灌井的重要性。

一路前行,易飞都有种恍悟,自己不是在大同镇,而是在自己治下。

“出来的太久了,我们回去”

易飞舒了口气,调转马头,吩咐杨意如多多支持幕府的工作,更是一语双关的说道,过段日子会有一支镇西军坐镇振武,以卫卫所安全。

杨意如唯唯诺诺的应了,对于驻军之事,他也是再次给自己敲响了警钟。易飞虽然说的客气,但是内中的意味也是让他不寒而栗,这支镇西军也可以为他护卫,也可以随时拿下了他,相信他自己麾下那一两百人的家丁队根本就不是对手。

等到沿路返回代县,天色已经大黑,易飞等在代县城也是休息了一晚。第二日一早,还未等易飞起身,郑科也是飞马遣人来报,张俊卿、魏志远二人来报,抓到了一条大鱼

第269章安东屯卫

“末将张俊卿、魏志远谨上:此次出兵河套,风餐露宿,困苦良多。赖大人指挥得力,士卒用命,大破东奴北虏于连城之下。此战共计阵斩千余,俘获二千余。经查,得岳托次子罗洛宏、四子巴思哈正于军中历练,阵斩巴思哈,生擒罗洛宏今已命人往送岢岚城。镇西军威武”

“命人截住护送队,就地斩首便是。另外张、魏二人此次劳苦功高,赏银两百两,良田百亩命魏志远率千骑驻于连城,监视东奴动静,相机战退。张俊卿率大军返回”

轻轻放下捷报,易飞却是没有欢喜之色,捉到一个罗洛宏根本无甚价值,甚至在历史上的这人也无什么名声。而且这人还是一个麻烦,要挟不到岳托,送入内地更是没啥意思。

不过,虽然是捷报,却是无法公开的。易飞也是苦笑一下,反正自己也不打算在大明更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