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贫农大魔师 > 分节阅读 213

分节阅读 21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就交给你们了。”

“放心吧大队长,希望您明儿给我们带来好消息。”姚长海说道。

当小队长把这个消息带给社员们,整个姚湾村都沸腾了,都在翘首期盼着大队长早点儿回来。

等啊等在傍晚十分,这脖子都抻长了,终于看到大路上出现的黑点,这不管认清没认清,年轻力壮的就冲了上去。

还真是大队长,七嘴八舌的问道,“大队长,怎么样,成了吗,咱们能买拖拉机吗”

姚满耕看着全村的男女老幼都来了,这好像也走不动了,干脆就在路边的大石头上,扶着他家狗剩的肩膀,直接朝社员们喊道,“社员同志们,咱们大队的要买拖拉机上级领导非常的支持。”

“哗”在夕阳的余晖中,每个人的脸上都涂满了金色幸福的笑容。

姚满耕接着道,“不过现在得赶紧打申请报告,大家伙儿是不是,让让路。”

此话一出众人笑呵呵地让开了堵着的进村的路。

接下来的时间里姚满耕写好了申请报告递了上去,妮儿本以为且得等呢政府的办事能力可是啧啧嘴巴。

没想到还挺快的,刘姥爷倒出了真谛,朝里有人好办事

虽然这申请报告批下来了,可要提货,那可有的等了。现如今这运输水平,可不值得期待,不过总算有个盼头不是吗

忙忙碌碌的就到了腊月,从猪圈里腊月里快过年了,家家都要进行一次彻底的卫生大扫除,畜禽攒的粪、厕所的粪,土炕、锅灶的草木灰,扫房扫来的煤尘,统统都当土肥送到地里,盼望来年庄稼有个好收成。

进入腊月后,姚湾村每个人都喜气洋洋的,为啥呀看着来村里勘察地形,线准备哪里走,就说明,晚上的光明离大家不远了。

至于刨坑栽电线杆子这事,心急的社员们自动的在人家画好的圈圈内,甩开膀子,刨好了坑,看着一根根电线杆子竖立起来,就等着架线了。

、第298章 坏事接踵而来

进入腊月后,姚湾村每个人的脸上都喜气洋洋的,盼着电灯早一天点上,这早一天过年,就是革命化的春节也愿意,起码在吃的上亏待。

姚湾村抽调了一小队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为架线接电的人员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其他社员继续奋战在田间地头,兴修水利,好在一场不期而遇的大雪,让庄稼人喘了口气。不过依旧闲不下来,这不天刚刚放晴,姚长海带队,带着社员们抬着猪,去了公社收购站交官猪了。

“爷爷,爹咋还没回来。”妮儿坐在炕上抓着姚爷爷的胳膊问道。

“想爹了”姚爷爷笑着问小孙女道。

“想”妮儿重重的点头道。

姚长山挑开帘子走了进来道,“爹,姥爷,我回来了。”一欠身坐到了炕沿上。

“大伯。”妮儿看向他叫道。

姚长山脱了鞋盘膝坐在炕上道,“乖”他显然刚才在帘子外听见了他们的说话声,“你爹去公社收购站交官猪了,这都一天,以往这时候也该回来了。”

“也许路不好走吧雪天路滑。”刘姥爷说道。

“爹,不会又被收购站那帮子牲口刁难了吧”姚长山想起几次交官猪的经历,那个叫惨至今还愤愤不平。

“这是咋了,不是交了猪,过了称,收了钱,不就结了,这有啥好刁难的。”刘姥爷不明白了,虽然他是兽医,不过还真没见过交官猪的情形。

猪肉都是在淑英在食品门市部买的,菜是在蔬菜门市部买的,他老人家还真没有去买过。

“姥爷,您是不知道。”姚长山打开话匣子就刹不住车道。“往年我们为卖一头猪,都是几个人把猪抬上十几里路赶到公社收购站,这百十来斤的大肥猪。真把人能累死。那些猪一路上又是嚎、又是颠、又拉撒,到了站上如果赊秤。又得把人难个半死。”

“赊秤”妮儿插嘴好奇地问道。

“就是不够斤数这活猪一般都是趴着吃奶,站着拉屎尿尿。这运输的时候,把猪四肢捆起来抬着走。看起来躺着比站着舒服,实际上一路上猪拉不出来尿不出来,其实更难受。这样运输,再杀出来的猪肉不赊秤即出肉率高的意思。能多卖上几斤肉。”刘姥爷解释了一下,“庄户人家的小聪明,人家收购站上的人也不傻。”

听到这儿妮儿明白这是明晃晃的注水。有些业户就给要宰杀的牲畜灌盐水,或者吃加了盐的饲料,这样牲畜就会饮用大量的水,一般情况下可以增重34斤。

这算起来还算厚道的,不厚道的见得实在太多了,简直是丧良心、缺德。

“呵呵姥爷还真说对了。我们傻乎乎的排着队从日照三竿直到太阳西斜,那些收购员这才叼着烟卷从食堂吃饭出来。一个个走到猪跟前,伸出油腻腻的食指扑哧一下,就能十分准确地戳到猪屁眼里接着,夹着拇指在猪尾巴上边那块肉厚的地方再使劲捏上大半天膘情。可是。不等他们把手指取出来,猪立即就会弓起腰努一阵子,不拉屎也哗哗地憋出一泡尿水就别提憋了一天的猪了。那是屎尿齐出。”

“呕”妮儿难受地干呕,摆手道,“大伯”

“小孩儿的胃浅,博远他爹,不准说这个了,说这些恶心人的东西干啥”姚爷爷瞪了姚长山一眼道。

“好不说,不说。”姚长山摆手道,“被收购员这么一折腾,猪的肚子一下子就空了。就喊我们把猪抬去过磅,如果少一斤分量。你就是把好话说尽,求爷爷告奶奶的。就是给他们跪下,也不成。那也得拉回去再喂十几天。毛重不够九十斤以上,人家一概不收。这是国家制定的生猪收购标准。”

“这个放心,我粗略看着今年咱们村养的官猪,都够,各家的孩子们为了养猪没少打猪草,下工夫。”刘姥爷笑道。

“嗯都是好孩子。”姚爷爷欣慰道。

“以前家里穷,养的官猪不合格,人家让把猪在抬回来的时候,真是想揍收购站的人一顿的心都有。送官猪的时候,这猪吃过饱食,又被追撵捆绑了一天,验不上再折回来,放开后都不会站了,还咋个让它去长膘没办法,要卖钱就得喂,越喂人心越寒。一斤毛猪二等价是四毛三,黑市的一斤包谷粒多少钱几斤包谷能长一斤肉说到底,要不是家里那些洗锅水倒了太可惜,一头猪还能奖三斤平价肉票、一丈多布票的话,谁养这些八戒,它爷爷的真是吃饱了撑得”

“噗嗤”姚长山的话逗的妮儿笑了起来。

不在农村不知道,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

“现在想来,那些收购员个个都该戳几刀子。可没了他们,这些猪咋办哩虽说公社收购站那些收猪员把人能刁难死,可社员家户私养的猪最后大多都能上了任务,换成一疙瘩钱打点家用。”姚长山大人有大量地笑道,“人家也是照章办事。”

“猪回来了。”妮儿耳朵微微一动道。

“这猪不可能回来,要回来也是你爹回来了。”姚长山趴在窗户上朝外看道,“爹,小幺没回来。”

“蹬蹬”姚振远跑了进了院子,边跑边喊道,“爷爷,爹,猪都回来了,猪都回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