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贫农大魔师 > 分节阅读 190

分节阅读 19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淑英起身进了厨房,拿着圆形柳条编的小巧笸箩筐,舀了满满一筐,“快吃吧吃完了姥姥再给你们拿。”

“姥姥,我可不可以”姚文远眼神偷偷瞄这刘淑英。吞吞吐吐道。

“去吧装到兜里和小朋友分享。”刘淑英一看他们的样子就知道,于是挥手道。

“谢谢姥姥。”抓上一把瓜子揣在兜里。就跑了。

原本还热闹的院子,一下子安静了许多。

刘淑英和刘姥爷边嗑瓜子边询问姚夏穗去村里小学当老师的情况。

孩子们调皮捣蛋很正常。不过都是同村的,知根知底,都很尊敬这个年轻漂亮的小老师。

刘淑英把锅里的南瓜子都分了一份,姚长海回来后,姚家人每家都有,还忘不了小牧,不过借住在小牧家的病号,可不能嗑南瓜子。

钟小猫走的时候,不但带走一些南瓜秧回去喂猪,还带走了一些南瓜子,回到养猪场,分给了岑老他们,至于最终到了谁嘴里就不管他的事了。

姚文远分享下来的结果就是村里的孩子们都吵着要吃南瓜子,不过很可惜,除了留种的,南瓜瓤带子都喂鸡了。

不过只能吃这一次,想吃就得明年喽

当大豆茎叶开始变黄、苗秆和豆荚已干,并呈黑褐色时便可收获。一般最好在早晨有露水时收割,割倒后要轻放,尽量避免籽粒散失。割倒的大豆应及时运回脱粒,去杂晒干后入仓贮藏。

打麦场上不停歇,大豆、绿豆,往往把带豆荚的豆秆摊晒在晒场上。当豆荚被晒燥,发出“啪啪”的爆裂声,脚踏上豆秆,豆荚会“啪啪”地爆响,豆子自动从豆荚中蹦跳出来,这时就可以收拢豆秆一堆堆地敲打,然后去除豆秆、豆荚壳和杂碎,剩下的就是颗粒饱满的豆子了。

余下的豆杆要么沤肥,要么燃料,总之不能浪费了。

s:感谢埗垢埕埘书友投的粉红票

感谢nozai书友投的评价票

、第266章 卤水点豆腐

刘淑英下乡支农的后果就是姚家人齐齐有了口福,以往两个月才轮到一次,解馋。现在秋收只要有新的农作物下来,她就能变着花样做出好吃的。

原来在他们眼里平平无奇的农作物,经刘淑英巧手烹调后,居然幻化出这么好吃的事物。

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做了这么多年的饭,才知道饭可以这样做。

拿到新分下来的黄豆,刘淑英憋了一年了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偷偷换上空间产出的大豆,昨儿晚上就泡上了。

青石磨盘不用借,家家都有只不过有大小之分,昨儿晚上钟小猫已经用井水里里外外,将磨盘上面残留的面粉清洗干净,直接用就行了。

天不亮刘淑英就起来了,看见姚长海也跟着起来,便道,“你起来干啥,再去睡会儿。”

“妈,不早了,我们也该起了。”连幼梅打着哈气出了房门。

“姥姥,我们来了。”门外传来孩子们的声音。

“博远、致远你们咋都来了。”刘淑英掀开竹帘就看见姚家孩子是有一个算一个,都到齐了。

“姥姥不是要磨豆子,做好吃的,所以我们都来了。”姚致远笑道。

“我们来的不晚吧”姚博远卷了下袖子道,“有什么要做的您吩咐。”

孩子们可以说激动的一晚上都没怎么睡,听到这么的动静,麻溜的就起身了。

“姥姥,我要吃豆腐脑。”妮儿揉着眼睛趿拉这草鞋就出了房间,睡意朦胧地叫道。

“看来,我来的刚刚好。”钟小猫卸下身上扛着的柴火,周身的寒气。也抵不过这脸上散发暖意的笑容。

“小猫也来了。”刘淑英看着他们彻底无语了。

可真是早啊

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六七。”横批:“南北”。正是这个时期的写照。

这是一副“歇后对”。像歇后语那样,话到口边留三分。字面上不明说,而是言外寓意,弦外有音,别具一番趣味。

上联只写“二三四五”,单缺“一”;下联“六七”,偏缺“十”。“一”谐音为“衣”,“十”谐音为“食”,上下联的意思是“缺衣少食”。横批便是“没有东西”,连起来就是:缺衣少食,没有东西。短短一副10个字的对联,把这一时期贫苦处境写得惟妙惟肖。

所以对吃的执着,是吃饱了饭的人们无法理解的。就如这碗里添的比洗的都干净,何来剩饭一说。

“等我洗漱一下,看看豆子情况,咱就开始磨豆子。”刘淑英接着又道,“你们不用挑水,喂鸡啊”

“水昨儿晚上就挑好了。”姚致远先说道。

“鸡。我们昨儿逮了不少的蚂蚱和蟋蟀。”姚墨远笑道,“今儿早上就是不喂都行。”

得都干在前面了,刘淑英就不说啥了。蹲在水井边,用松脂与白茯苓粉末调匀后做的牙膏刷牙。

没法子拿脚踹的肥皂型牙膏也没了,刘姥爷只好自己制作牙膏了,制作好的白茯苓牙膏,就差发泡剂了。

固齿消炎还杀菌,纯天然的很好用的,姚家人无论大小,都用。

孩子们过年的时候吃过供销社卖的豆腐,豆腐也是限量供应。每人每月4小块,大约有2斤重。还要一、两毛钱一斤,也属于奢侈品了。还是不能随便吃的奢侈品。

妮儿到现在还没有吃过豆腐,一斤玉米面才一毛钱,豆腐是菜,不是粮食,对于还吃不饱的人们来说,宁可去买玉米面。

所以听说刘淑英自己磨豆子,做豆腐孩子们都稀罕的不得了。

这推磨就不用刘淑英亲自动手了,有姚致远他们五个大力士在,即磨了豆子,又锻炼了身体。

他们可不会傻傻的使用蛮力,而是心中默念功法,这样做一举二得,推磨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活计,而是人人争相要干的。

豆子磨出来的豆浆又反复磨了三遍,这样做出来的无论是豆浆、豆腐脑或者豆腐会更加的细腻,要想东西好吃,功夫得下到了。

孩子们推磨期间,刘淑英去制作了吃豆腐脑所用的酱汁。

待刘淑英一声可以,姚致远他们才住手。然后用尖底木桶提到厨房,将磨好的豆浆煮上。

浓郁的香味直蹿入鼻翼,“好香啊现在可以吃了吗”姚振远眨黑葡萄似的眼睛,亟不可待的问道。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好吃的在后面呢”连幼梅捏捏姚振远娇俏的鼻尖道。

豆浆煮完后又过滤了一遍,只见刘淑英把一小勺卤水,点入豆浆中,奇迹发生了,豆浆慢慢凝成了块状,形成了豆腐脑。

“姥姥,这是不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啊”姚文远眼巴巴地看着豆腐脑说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