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贫农大魔师 > 分节阅读 10

分节阅读 1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娘的心中是一片感慨呀这人和人真不能比。

“娘您前半生受苦,后半生就享福吧”姚长海拦着姚奶奶的肩头道,嘴巴那个叫甜儿,“我以后会和幼梅好好孝顺你们的。”

“敢不孝顺我们,小心拿笤帚疙瘩抽你。”姚奶奶一巴掌拍在他的后脑勺上,“行了,赶紧吃饭吧明儿给妮儿办十六天呢得好好准备一下。”

“遵命。”姚长海俏皮地行了个军礼,绝对的标准,他现在可是民兵连长呢

他的枪法可是比平原游击队中的,双枪李向阳还好

可惜战争年代过去了,要是早生个几年,打得鬼子嗷嗷叫。姚长海这些话只敢在脑子里想,可不敢说出来,说出来,他老娘的估计又会上演一出水漫金山。

二哥就是打鬼子牺牲的他可不敢勾起老娘的伤心事,这是老娘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

“夏穗,门口就拜托你了。”姚长海迎头看向从堂屋出来的姚夏穗道。

“知道了,小叔。”姚夏穗笑着应道。

“记得用肥皂搓一把,不然对妮儿的小屁屁不好。”姚长海突然想起来回身道。

“俺晓得。”姚夏穗道,没见过这么宠孩子的。

姚奶奶彻底无语了地看着儿子,真是肥皂这可是许多人都用不上的稀罕物

这时候的衣服由于吃得油少,衣服在溪水边用棒槌敲打、敲打就干净了。哪里用得上肥皂这类精贵东西。

特脏的衣服才用皂荚洗洗。

唉姚奶奶觉得自己叹气的次数越来越多。

姚爷爷盘腿坐在炕上领着家里的男人们吃饭,而大娘摆好碗筷后,就和姚奶奶一起在中堂支着小木桌吃饭。

姚长海豪爽地拿着大葱蘸着豆瓣酱,咬了一口,又咬了一大口玉米饼子,抻着脖子,三两口一个玉米饼子就下了肚,“爹,大哥和你们说个事。”

老实说,他可是馋死,大葱和豆瓣酱了,无奈媳妇儿不喜欢大葱味儿,吃了媳妇儿就不给亲热了,所以趁着她怀孕这段时期,他就可劲儿的吃,吃个过瘾。

媳妇儿可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典型,自个儿吃得大葱,却不喜欢他人的大葱味儿。

姚爷爷手中的筷子一顿,姚长山把手里端着的碗放下,齐齐地看了向他。

“妮儿她娘说,东方红农场年后要招工呢”姚长海也没有卖关子直接又道,“他们招的多是种植和养殖能手。”

姚长海的话音刚落,姚博远和清远的两人的双眸是闪闪发光,跃跃欲试,眼巴巴地看着姚长海。

“看着我干什么想去就去试试呗”姚长海霸气地说道,“咱又不是没有本事,你们也高中毕业了,要能力有能力,要学问有学问的。”

姚博远看着二弟的样子,想了想道,“还是二弟去吧我就不去了。”

“为什么啊多好的机会啊工人耶”姚清远诧异地看着大哥道。

姚博远放下筷子,组织了下语言道,“我是家里的长孙,留在家里”

话虽没有说出来,但在场的人都明白,身为家里的长孙,将来要奉养老人,古人常说:父母在不远游。

“小子瞎想什么”姚长山一巴掌拍在他的脑袋上,“就在咱家门口,能当上工人,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错过。”

这个年代当工人是很荣耀的,多少人巴望着呢

“没关系,这不冲突”姚长山看向姚爷爷征询道,“爹,博远可以去吧”

“当然,去吧”姚爷爷通情达理道。

“看爷爷也同意了。”姚长山突然高声喊道,“娘博远娘”

姚奶奶听见声音,蹬蹬的走了进来,“叫什么正吃着饭呢”

紧随其后的是大娘问道,“爹,有什么事吗”

一看见她们二人进来,姚长山和长海,还有坐在炕上的小子们,纷纷起身下来。

“都坐下吧”姚奶奶挥手道。

大娘则搬了两张小木凳,两人挨着炕坐了下来。

看着姚奶奶坐下,晚辈们才一一坐下。

姚长山才道,“娘,事情是这样的。”他简单的把事情说了一下。

“好事啊祖国有需要,咱一定要上”姚奶奶高兴地说道。

而大娘也是满眼冒红星,显然也是非常乐意的,守家在地还是工人,多好的事。

姚湾村现在不缺吃的,不管什么,都能吃的差不多,反正饿不着,就一样缺钱。

农产品除了交公粮,经济之类的作物或者山货都要卖给供销社,支援国家建设。

可供销社的收购价格低廉,姚家又不愿意到自由市场上买卖,这与社会主义道路背道而驰。

所以非常的缺钱,尤其眼前这俩大小伙子到了娶媳妇儿的年龄,正经花钱的时候。

虽说现在讲究的是简朴,可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之类的基本的生活用品,你的买吧

想想,他们可是五个儿子呢

“瞧瞧还是你奶奶思想觉悟高不愧是妇救会里出来的。”姚长海一记高帽子稳稳地落在她的头上。

姚长山哭笑不得道,“娘,这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呢还不知道人家收不收呢”

“这点放心,俺孙子是最棒的。”姚奶奶可是信心十足道。

“至于博远啊你的孝心俺们知道,去吧家里人多的是,不差你一个。”姚爷爷拍板定案道。

“爹说的对,有我和你爹呢”姚长海揉着他脑袋笑着调侃道,“还轮不到你小子操心呢”

“嗯”姚博远笑着点点头道。

“那我们去吃饭了。”姚奶奶起身道,“对了,吃晚饭,博远和清远去给你三婶挑水。”

“嗯知道了。”姚博远点点头。

这不用奶奶说,三婶那边粗重活基本上都是他们干的,也就这两年,致远渐渐的大了,他们才轻省点儿。

中途被打断的早饭,接着吃,吃完后,姚奶奶指挥着儿媳妇和孙女,还有知道家里要办事,专门回来的帮忙的女儿姚长青,一起开始准备明儿的宴席。

说是宴席其实就是一人一碗大烩菜,配上窝窝头、蒸地瓜,至于酒,是自家酿的柿子酒,因粮食紧缺,少有人酿造、饮用粮食酿造的包谷酒。

即使有国家凭票供应的少量瓶子酒,平民百姓也是望梅止渴,只有少数掌权的人“走后门”,但那也是限量供应,往往是逢年过节才有货。

碗筷是借街坊四邻的,用着藤条编的大簸箩抬来抬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