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17(2 / 2)
郭拙诚又问道:“姓安的人呢”
孙兴国回答道:“刑侦人员正在给他做笔录。”
郭拙诚看着远处掩映在果林里的一栋房子,说道:“我们走走看,电源已经切断了吧。”
孙兴国嗯了一声,就在这里带路。
走上桥头,空气中不断弥漫着血腥味、鞭炮的硝烟味,还有一种难闻的气味。从倾斜的棺材里洒落出不少石灰。在桥下的水草上,还凌乱地丢着三根金属导线,一根搭耸在桥面的栏杆上,两根扔在水里。
水面上有两条半尺长的鱼仰躺着,雪白的肚子朝天,静静地躺在岸边的草丛里。
郭拙诚顺着导线朝果园里走,看到三根导线都是从一栋砖瓦房里伸出来的。他回头看了一眼桥头,又看了看砖瓦房,问道:“子弹是从这里发射的”
孙兴国说道:“是的。我们在这房子里发现了枪支、弹壳,还有射击孔以及子弹发射时灼烧的痕迹,这里肯定是第一现场。两者之间相距约八十四米。”
郭拙诚眉毛扬了一下,问道:“八十四米,六枪五中,这精确度可与优秀士兵的枪法相提并论了。找到怀疑对象了吗”
孙兴国回答道:“就是果园的承包人,这个人姓马,叫马小敏,曾经当过三年兵,刚才我们从当地武装部查到了他的档案,曾获得过全团射击亚军。目前我们正在追查他的下落,等落实了其他事实后就发通缉令。”
砖瓦房是新修的房子,用来给果园的工人休息、吃饭并临时堆放农具、水果的。房间有三个,最东面的一间堆满了农具,墙壁上安装了一个闸刀开关,外面的电源线在这里进行分配,有这栋房子的照明用电,也有连向水塘的水泵用电。那三根电死人的导线就是从这里引出去的,只不过电闸闸刀开关被公安人员拉下。
就在配电板左边的墙壁上,被人撬下了两块砖头,露出了一个矩形孔,离地大约一米五高。一支56式步枪被透明塑料袋装着,放在墙根下。几枚弹壳也胡乱地分布在地面上,但已经被公安人员做了标记,用石灰画了几个小圆圈。
看到郭拙诚和孙兴国进来,几个正在侦察的公安人员连忙立正,向郭拙诚和孙兴国敬礼。郭拙诚微笑着说道:“辛苦你们了,你们继续忙你们的,我只是看看。”
感谢stevenke、漠孤烟、y228的打赏,感谢zhangei45、春风玉露一相逢、aoao2005、bunkercha、fengdengi、982230、我为峰狂、八喜不吃鱼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未完待续。。
第1273章 现场勘查
说着,郭拙诚看了孙兴国一眼,孙兴国点了点头。
郭拙诚小心地走到那个方孔处,弯下一点腰,透过方孔和外面的树林,郭拙诚看到了远处的桥、马路,还看到了桥上的棺材
郭拙诚看了又看,本想问一下马小敏的名字,但话到嘴边却换成了一句别人听来却有点莫名其妙的话:“马小敏,怎么是一个女人的名字,如果从里面向外射击的话,似乎不需要什么枪法。”
孙兴国一愣,但随即反应过来,说道:“是啊,出殡的时候人多,过桥的时候更是人挤人,子弹根本无需精确地瞄准,只要朝那个方向射击就行。”
近百米的距离,六枪五中,如果是在战场,那只有神枪手才能做到,听起来很让人吃惊。可是,在这种环境下射击的话,却根本不需要太准确的枪法,子弹只要朝人群中射击,十有能射中其中的倒霉者。
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心里素质好,要心狠手毒,开枪的时候决心很大,内心坚定,否则的话开枪的时候不是身体颤抖子弹乱飞就是打中了一枪、二枪,看到了鲜血飞溅就会吓得扔下枪支跑掉。
平时说狠话是一回事,但真正开枪杀人又是一回事。
郭拙诚虽然当过特种兵教官,对枪械很了解,但他还是没有自信到带领公安人员去破案的地步,也没有在这里装逼,指导警察如何进行分析。
他而是看了一会就出来了,一边对孙兴国说道:“我也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我的意见未必对,你们还是按照你们的分析来。,这里的情况我了解了。你们也有一个宽松的破案环境,我相信小问题你们都能克服,我希望你们珍惜这个没有民间压力的有利条件,尽快把案子给破了。”
一般案子死亡了多人的话,死者和伤者家属都会给公安人员增加很大的压力,又是哭又是闹的,还有抬着尸体逼迫政府赔钱的,对公安机关造成很大的压力,很多时候还被有心人利用。大大干扰了侦破工作的顺利进行。
现在这个案子因为特殊性,死伤了十几个人,压力反而很小。只有来自上面限期破案的压力,不过,这个压力因为琼海岛的特殊。粤东省公安厅也不会过于给这个即将升格为同样是省公安厅的单位过分的要求,也许还会网开一面。
孙兴国点了点头,想说请他吃饭,但郭拙诚似乎知道他要说什么话,说道:“吃饭的事情你们自己解决,我到车上吃饼干就成。”
告别了孙兴国,郭拙诚回到车上。在车里吃了卞凉从附近买来的饼干,喝了一点自带的凉水,然后在卞凉的带领下与当地基层干部见面。在这些干部的劝说下,很多群众已经离开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