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越沧海 > 分节阅读 141

分节阅读 14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骑军,试图突围南下求援。但穆令均中计被辽帅杨衮伏兵击杀、昭宁军麾下骑军全军覆没。

四月开始,刘崇与杨衮即完成了对潞州城的彻底围困。如果不是顾忌大军直接南下会被潞州城内守军骚扰粮道的话,刘崇甚至可以直达黄河北岸。

潞州自唐末以来,就是河东军与汴梁军争天下的要害所在,无论是从太原进攻汴京,还是从汴京进攻太原,都是绕不开潞州的。当初唐庄宗李存勖在灭梁之前,河东方面的转折点就是潞州从后梁转投了晋军;后来石敬瑭和李从珂争天下,在潞州也发生了反复争夺。所以,潞州被围,是不得不救的。

潞州被围开始,汴京城里就吵得纷纷攘攘,柴荣一边整顿侍卫军、新编殿前军,提升自己亲自掌握的禁军兵马实力,一边筹备粮秣,准备亲征北汉。

朝中多名后汉时候或者是郭威时代就身居高位的老臣,纷纷劝谏柴荣莫要登基不久就轻离中枢,让李重进或者张永德挂帅北伐、抵挡刘崇即可。可惜这些进谏,全部被柴荣直接拒否了,为首劝谏的老臣,被柴荣明升实降升职为“山陵使”也就是派去给先帝郭威修治陵寝了。历来山陵使这个官职名义上都是非常高大上的,非国器重臣不可担任,但是一旦担任了之后,修完先帝的坟你也就可以退休了。

从道理上来说,这些老成持重之见,实在是金玉良言作为皇帝,刚刚登基几个月,就想着“御驾亲征”,实在不是持重明君所为。柴荣之所以坚持要御驾亲征,不是因为他打仗本事就一定比李重进张永德厉害,而是他出于建立个人政治威望的目的不得不如此而已。也许柴荣亲征的情况下,要比李重进带兵多死那么一两万人才能获取同样的胜利,但是有时候为了中央朝廷、为了皇帝的威望,多死一两万人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不过,让历史之神意外的是:到了这一刻,原本应该已经刻印完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全稿、从此自觉生无所恋,准备做做一生之中唯一一次诤臣、谏臣的冯道,却没有按照历史的轨迹,对柴荣说出“太宗自是太宗、陛下自是陛下”那句千古名言。

被柴荣惩处、送去当山陵使的人里面,没有冯道。冯道似乎觉得他虽然已经活了七十三岁、和孔圣人的寿数齐平了,但是依然生有可恋,貌似不准备为国为民做最后一把直臣,然后轰轰烈烈死去。做了一辈子缩头乌龟不倒翁的冯道,仍然在那里淡泊谦冲地做着他的不倒翁。究竟是什么,让已经无欲则刚的冯道找到了多活几年的兴趣,就无人可知了。

就在柴荣出兵亲征之前三天,一支吴越国向后周进贡的贡使团队到达了汴京,带来了吴越国给新皇登基的贺仪,以及一些海外奇珍。汴京城内诸多文臣,也都收到了吴越人的冰炭孝敬,不在话下。

冯道身为百官之首,自然拿到的是一份非常独到的礼物。而且是由吴越国正使、通儒院学士林克己亲自登门赠送的。吴越人久闻冯老相爷不好酒色财气,自然不敢拿阿堵物来丢人。林克己带来的,不过是几大口书箱而已。而冯道也好像早就知道会收到什么礼物一样,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展开细看,居然也不和林克己虚与委蛇地客套。

“真是旷世奇书啊仓颉造字之功,不过如此;蔡侯造纸之功,尚不及之。至于老夫刻印五经、九经的区区微末之功,与彭城郡王此番盛举相比,实在是腐草荧光、与皓月争辉了。”

第197章冯道献书

汴京皇宫,紫宸殿。或许,这是柴荣率军亲征刘崇、解围潞州之前最后一次大朝会了。按照五代时候定例,若是没有特别紧急的大事,大朝会是五日一朝的。而不出意外的话,两天之后,就是柴荣大军开拔之时了。

阻挡柴荣亲征的几个老不死,都已经被搬去给郭威修陵寝了。而且让柴荣颇为觉得气顺的,就是十二朝元老冯道冯老相爷在自己登基的几个月来,一直无比恭顺。不过这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这老货不是出了名的顺溜么,自己想要御驾亲征而已,他犯不着触怒逆鳞。

除了朝臣意见都被统一了之外,今天还有一桩临时的意外之喜需要柴荣去处理前天晚上城门快关的时候,吴越国来的使团从黄河转汴河入京。昨日礼部的官吏们好生接待安顿了一番,约明今日大朝会觐见天子。

如今已经是显德元年五月了,按说距离柴荣登基已经有四个多月的反应时间,藩属之国如今才来朝贡贺喜新皇登基着实有些晚了。不过吴越因为与后周之间隔着敌国南唐,自后梁开始就不得不浮海而来,再从山东登陆后沿着黄河西进。所费时日本就比其他诸国要慢一些,因此消息往来路途损耗,五个月也说得过去。

而今年这一次的贡使,听说全程都是走海路而来的,没有在山东半岛南部的登莱登陆,而是直接绕过了整个山东半岛、从渤海入黄河河口的。虽然这几年来吴越一方的航海实力已经经历了一个爆发式的发展,可作为旱鸭子的后周,并不能够充分理解这种改变,他们也丝毫没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觉悟。

对于万邦来朝这种盛事,柴荣一直是本着实用主义的态度看待的,那些西北番邦蛮夷穷的要死,有时候也会靠着朝贡来骗吃骗喝一些,比如定难军节度使啦、甘州回鹘啦之类的割据政权,往往就是这么干的。

当然了,柴荣也知道吴越入贡,历来贡礼的轻重都是诸国之冠,和那些骗吃骗喝的杀才不能比。当初后汉年间,马楚尚在,都不能和吴越君主的豪奢大方相比。何况如今马楚已经变成了武平军节度使,其他小弟就更没得比了。如果吴越这次可以再进贡20万贯两钱财的话,相信大军征伐刘崇的后勤保障也会更加得力。

想到得意之处,平天冠后面,柴荣那张线条果敢、眉眼峻拔的面庞不禁露出一点笑容。只是笑容被十二道珠旒挡住了,远远侍立在下面的朝臣哪怕有一双鹰眼,也是难测天威的。

数道响鞭过后,殿前侍立的宦官高唱了上朝的宣号,百官齐齐礼拜、扬尘舞蹈;乌压压地一片行礼之状。

“诸位爱卿,今日可有大事要奏朕即日将北上潞州,亲征刘崇。不在朝中之时,民政财税悉数由冯相、范相处断。侍卫司留守京师军马,由张永德统辖。”

等柴荣说完,下面暂且息声了数秒,随后分掌礼部的范质出班奏道:“陛下,吴越国贡使林克己前日入京,约明今日觐见,请陛下玉准。”

这些,本就是安排好的戏码,柴荣自然不会惊讶,准了范质所奏之后,不多时,早已在殿外恭候的吴越国使林克己便碎步趋入正殿。行礼完毕后,掏出一张长长的礼单,照本宣科地念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