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越沧海 > 分节阅读 131

分节阅读 13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王一句话都不让他开口、就先传位定下君臣之分的情形下发生的。淮南的战事进展不顺,让他在归途中一度想好了无数种对答的措辞,虽然其中没有揽功推过的没担当言语,但是毕竟是精心准备的,没曾想现在一句都没用上。

“你现在就是天子了别的一会儿再说”郭威突然变得声色俱厉,浑不似久病将死之人,也许这就是久居上位留下的余威吧。柴荣身子一抖,站定在那里受了李重进和张永德的大礼。见君臣之分已经定下了,郭威这才好像松了一口气,颓然地让近侍给三人各自赐座,只不过柴荣是坐在自己榻前,而另外二将则是坐在榻的对面。

“重进,朕如今还活在这世上的亲人之中,论血缘数你最亲,论年岁数你最长但是朕今日的决断,相信你也是真心心悦诚服,不曾会生出怨尤吧。”

“陛下放心,末将定然追随晋王哦不,是追随当今圣上扫平南朝。末将若有异心,今日又岂会捐弃大军,只身回到汴京。”

郭威愣了一愣神,自古君臣相疑,多多少少是要相互之间虚与委蛇一番的,对于忠心的试探,从来都没有直来直去的言语。但是李重进如今却如同丝毫不顾忌这千古的潜规则,淡然把其中最真切的道理揭破了他李重进是东南行营招讨使,他的嫡系兵马都在徐州,他知道郭威会传位给柴荣,如果他有异心,就不会跟着柴荣回汴京。

“好,好好,痛快不愧是我郭威的外甥,哈哈哈,当浮一大白荣儿,你也听到了,日后,不可猜忌你表哥。你今后正位为君,必然不能再每战亲临、无役不予。若是不信赖朝中统兵大将,连用人不疑的气度都没有的话,又如何完成一统天下的千古伟业”

“儿臣儿臣明白父皇的苦心,儿臣指天发誓,此生定当与表哥君臣相得,绝不相疑,若违此誓,有如此剑”

柴荣说着,目光一扫看见腰间宝剑,当下也不顾忌讳,顺势就抽了出来。此前把佩剑解了放在宫门口的张永德见此一幕本能地眼皮一跳,不过还没等张永德动作,柴荣已经把宝剑狠狠斫在花岗石的地面上。随后“铿嚓”一响,剑刃便断为了两截。

“好,永德,今日之事,你便是见证,从今以后,勿负朕望”

“儿臣末将谨遵圣谕”

解决了主臣之分后,郭威拉着柴荣,又细细叮嘱了几句:“如今,虽然我朝四方抵定,对于南朝也是有胜无败。但是,朕也知道这其中多凭借了朕的历年积威。天下之至强,不是百战百胜,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纵使做不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也要让天下强敌畏惧你的实力,不敢轻动否则以天下之纷乱,若是列国皆以你为敌,大周又能撑住多久

朕死之后,吾儿定当谨守地方,稳固权位,北汉刘崇畏惧朕的积威,在朕生前只敢缩在太原,但是如果听闻朕的死讯,必然轻视于你。吾儿在挫败刘崇、使之不敢正视中原之前,万万不可南下啊”

“孩儿明白那便只有乘胜求和,与南唐议和了”

“这有何不可你还年轻,等得起,纵然五年之后再灭南唐,甚至十年之后,难道等不起么身逢乱世,最忌讳的便是好大喜功,不修内政、不固威望便穷兵黩武。五代纷乱至今,哪朝哪代的君主强横之时不是雄极天下,而今安在哉”

这句话如同惊雷霹雳,让柴荣呆呆地呆滞了半晌:是啊,根基不固,只知强兵拓地,无非是把五代变成六代罢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几乎一瞬间,柴荣就觉得自己成熟了一个档次,从此以后,他不能再和一个统帅一样思考了,他需要真正进入一个帝皇的角色。

“孩儿明白父皇的苦心了,孩儿定然父皇父皇”

原来,御榻上的郭威,竟然已经溘然长逝了

第183章升堂拜母

郭威驾崩的消息,很快就震动了整个中原。

最兴奋的,自然是和后周有灭国世仇的北汉刘崇了三年多前,不就是郭威夺了他后汉朝的天下、杀了他儿子刘赟么他刘崇以后汉正统自居,结果被打到仅剩河东节度使一镇之地,只有依托辽国才能勉强维持。如今,他一生的宿敌郭威死了,新爬上来的是三十多岁的晚辈柴荣。刘崇倚老卖老之下,自我感觉一下子非常良好,几乎是立刻就要谋划出兵南下、联合契丹恢复大汉江山。

在南面,南唐皇帝李璟本来已经忧患成疾,听说郭威死了之后,一下子手脚也不冷了,自己也能下地散步了,好像整个人都年轻了十岁一样。忙不迭地命令重臣孙晟去北朝商量议和的事情。

柴荣为了尽快从淮南抽出兵马,倒也不为己甚,当下两国便草草达成了协议:自寿州以西,凡是已经被周军占领的州城,全部划入后周版图;南唐一方不仅要把境内零散兵马撤走,也要负责遣送民间抵抗力量“白甲军”。而寿州以东的土地,因为原本周军就没有找到足够坚固的楔入点;此前在那一带作战的周军,无非是以一群四处剽掠因粮于敌的流寇形态出现的,所以放弃那些领土、归还南唐也是应该的了。

议和成功的消息传到金陵、传到杭州,众人好歹都是心中落下了一块石头,觉得总算可以有几年太平日子了吴越国这一年来与南唐虽然交兵激烈,攻战频繁,但是毕竟吴越不是正规建号称帝的皇朝,吴越人出兵打的是“大周天下兵马元帅”旗号、名义上是奉了大周皇帝的号令来讨伐南唐的。如今后周和南唐议和了,吴越和南唐也该自然进入议和状态了吧

当然了,理论归理论,大义名分归大义名分。实际操作上,双方的外交人员还是要扯皮一顿的。

钱惟昱的地盘,虽然与南唐接壤最密切;但是两国外交上的事情,他依然是不能插手去越俎代庖的,那只能由他王叔派通儒院的那帮学士去和南唐的礼部扯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