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越沧海 > 分节阅读 125

分节阅读 12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人命名的名字自然还不存在,此地在古籍中直接被称作小琉球。甚至于连琉球古国都还没有建立起来历史上小琉球地区出现有文字记载的国家,也就是尚氏琉球国,也都是南宋时候的事情了,如今距离小琉球地区开化建国,还有200年的时间呢。

根据钱惟昱的估计,如今那里应该只有部落形态的土著人而已,当地土人也没有自己的文字,说话口音应该是介于汉语和日语的发音之间的。吴越海军要想征服那里,阻力也是比较小的。

在钱惟昱的记忆中,冲绳群岛地区历史上最著名的特产之一,就是海量的白砂糖。琉球群岛的气温、降水、海拔、水土,都是非常适合大规模种植甘蔗的。整个群岛面积虽然只有4000多平方公里,但是其中可以开辟为甘蔗地的丘陵台地足足有两成之多,全部开出来,远期估计可以种上100万亩的甘蔗。

按照甘蔗这种作物的亩产量,一般在琉球这种气候最为得宜的地区,以如今这个时代的农业技术,每亩密植产出3000根甘蔗也是毫无压力的。如果按照两年一收的糖用蔗计算,去叶去皮后可以用于榨糖汁的净肉可达每根四斤。一亩地就可以产出12000斤甘蔗肉、榨3000斤糖浆;最后再经过浓缩、熬炼、脱色、结晶后得到800斤霜糖。

因为甘蔗是两年收获一次的,所以平摊到每一年上,一亩甘蔗地最终可以产糖400斤、合3石左右。百万亩甘蔗地,就是300多万石的霜糖按照如今中原各国那四千多万的总人口,哪怕再加上诸如辽国、日本和其他周边贸易国家,整个东亚文明地区,也不过七八千万。那就相当于无论贫富良贱,每人每年都可以分摊到五六斤的霜糖了。这个用量,可以和如今各国的食盐用量基本相当,到时候霜糖也会从如今的奢侈品,在十年之内渐渐变成日常贸易物资和生活必需品。

同时,以这个时代的航海水平和海船运能,琉球群岛距离中土的距离要比耽罗岛还远那么三五百里,是台湾与福建距离的四倍、和日本九州与中国大陆的距离基本相当。如果生产别的粗重什物诸如粮食之类的话,那么海运成本肯定会达到台湾稻米的四倍;而如果产出的是霜糖这种经过二次加工的高价产物、12000斤甘蔗肉才出800斤糖,九成多的渣滓都可以直接作为肥料丢在琉球群岛,占用的海船运能就要少得多了。初步估算之下,每年只要拨出百余艘两千料的大海船专跑这条航线,就能满足其运力需求了。

当然,这一切的认知,也仅限于钱惟昱的印象,并不能算完全准确,实际操作中也需要大量航海者的修正。因为这番印象的来源,主要是来自于钱惟昱上辈子痴迷玩过的一款日本“暗荣”公司出品的航海游戏大航海时代4而已。

七月份起的时候开始,当日本那边银山的事务初步有了眉目,钱惟昱就派人给身在肥前的蒋正明送了信,让他亲自带二十艘五千料的大福船、并且由陈诲从飞鱼都派一个指挥使的海船水师战兵,从肥前沿着九州西海岸南下,从鹿儿岛往南搜索小琉球诸岛。

这支船队载着大量的基本垦荒工具、物资,以及五百户肥前国的日本移民一起南下,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把冲绳岛、奄美大岛、宫古岛、石垣岛等四大岛都找到了,并且在岛上留下一个都头和一营守兵、百户日本移民,并且留足了足够一千人吃三年的口粮和垦荒工具这一切的事情,随着去年钱惟昱让他们在石见山和生野山筑町修港的时候,都已经熟练得门清了,蒋家人和钱氏商会的诸多管事帮办也积攒了好几年如何快速建立殖民定居点的经验,自然不会出错。

九月的时候,从日本回到苏州的船队就给钱惟昱带来了蒋正明的汇报,说是在小琉球主要四岛上都已经建立起了第一个殖民点、以及镇町、码头,还收编了一小部分当地的土著野人、剿抚并用稳住了一些部落。如果人手足够的话,建设半年之后就可以实现各种粮秣物资的自给自足、并且烧荒屯垦出可以耕种的田地来,明年开春就可以尝试种甘蔗、后年深秋就能割茬收获了。

不过,在好消息的同时,蒋正明也给钱惟昱带来了一个诉苦的问题:如今日本那边,山阴四国和诸多日本海岛屿的矿业发展迅猛,基础设施和屯垦配套各项事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猛增。而山阴地方原本在这个时代就是日本还非常贫穷落后的地方,人烟稀薄,钱惟昱虽然挂着“西国探题”的名头,但是蒋正明也不能靠着这个名头去山阳地方和北九州掳掠人口,因此人力资源缺口非常之大。

当然,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一点导致这个情形恶化的问题点在于:钱惟昱出于私心或者说民族主义的考虑,对于小琉球地区的开发,并不打算大量使用日本人。因为这个年代的小琉球还是一张白纸,什么文明都没有建成,若是将来由纯种的汉人取代这里的原住民,也有利于统治的向心力。否则如果只图一时之快,将来万一日本掌握不好、尾大不掉的话,把小琉球白送给了日本民族的钱惟昱,岂不成了民族罪人了么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钱惟昱让蒋正明筹措办法大规模开发小琉球,又不让日本人成为小琉球的主体民族,那么剩下的办法就唯有吸引汉人流民去小琉球定居了但是当初蒋正明他堂兄、小茹的父亲蒋衮最初开发大琉球、也就是台湾的时候,都花了三四年时间才把大琉球开发到了有两万汉人民户的程度。

要是靠政策和土地压力的自然吸引的话,去比大琉球距离大陆更远三四倍航程、气候也更不类中土的小琉球,相信没个七八年是休想具备规模的。七八年时间,对于急于夯实国力的钱惟昱来说,实在是太久了,他定然是等不得了。

如何吸引大批量安土重迁的汉人,肯改变观念远涉重洋移居海外虽然只是距离大陆区区一千五百里的“海外”成了一个摆在钱惟昱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他还没法请教其他想法老成、只会普通民政事务的文官,毕竟儒士的学术也都没教过“如何教化民众去殖民”的学问,他唯一可以讨论商量的对手,也就只有蒋洁茹和周娥皇二女了。可惜始终不得其法。

就在这个时间点,有两个消息几乎是同时传到了苏州、送到了沧浪园内钱惟昱的手中。

第一个消息是,他王叔钱弘俶召他去杭州,与其他宗室镇帅一起商讨是否要直击金陵、取南唐心腹。除了他之外,钱弘亿、钱弘俨、钱仁俊等伯叔也都会出席。

第二个消息,则是淮南方面吴越军潜伏的细作传回来的。说是近日以来,李重进和柴荣对淮南的攻略手段似乎又有了变化。因为南唐军神刘仁瞻的坚挺表现,柴荣决定使用更为雷霆血腥的手段,对寿州背后的楚州、泰州、扬州等地发动迂回猛攻。

同时为了保障后路不再被骚扰,柴荣命令州郡对于这些地区淮南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白甲军”采取杀鸡儆猴的囚笼扫荡凡是发现有“白甲军”盘踞的所在,便屠尽或迁徙一县人口,以根绝“白甲军”的生存土壤,那手段颇似千年之后日本人扫荡占领区的游击队一般,不计后果务求以最快速度彻底震慑民间抵抗。

柴荣原本也是以心怀天下、体恤百姓的贤王形象示人的。这番残暴的所为,在当时无论是南唐还是后周国内,都有大部分文武臣僚甚为不解。但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钱惟昱,在一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却什么都明白了因为别人不知道历史的发展,当今后周皇帝郭威又封锁了自己病情,所以他们才看不明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