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越沧海 > 分节阅读 121

分节阅读 12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珊瑚礁盐场,自从钱惟昱在南唐做完三年人质回到吴越的时候起,就已经开出了足足六百多顷、其中蒋衮转送给他钱惟昱私人的,便有一百顷,当时平湖盐场的产出便已经可以实现对吴越国内民用盐的饱和供应、而且令吴越百姓的生活负担略有降低。

如今又有快两年的时间了,利滚利地筹资扩建之下,只怕已经超过千顷,也就是十多万亩,多出来的那些产量,就可以供北朝或者南唐至少五六十万户、三四百万人口的食用盐所需。那些热带干燥海域的晒盐效率何止北方泥滩盐场的十几倍,人工劳力的使用强度方面也更是简省。

既然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两方面都完爆了国内的盐场,而且平湖雪盐的质量也更胜,所以如今吴越盐业对北朝和南唐的经济侵略已经比较明显了。食盐的生产本就是官营,效率低下,但是在接受行政性的转产指令时却响应很快。南唐和后周发现直接从吴越海商那里购买低成本的雪盐,然后直接加重税后高价卖给百姓,远比自己生产都多赚一些。

既然如此,南唐和后周的盐场自然是在这两年内逐步萎缩纷纷停产了。截止如今,钱惟昱估计后周和南唐的食盐生产起码萎缩了四分之一的规模。而周娥皇提起的,便是这桩公案。

“小弟也不是瞒着师姐,只是素知师姐生性淡雅清净,不敢拿这些俗事和师姐相谈罢了。既然师姐有兴趣,小弟也不妨直说,这霜糖的法子,小弟如今还真是不打算一下子便增产营生。此前的平湖雪盐虽是我吴越自产。但是进货的商人,都是从平湖海商那里拿货,以为此物乃是东海琉球国所产,如此一来,北地商人便不会变着法儿去仿制

自古以来,我华夏商贾便有一个共性,若是知道某样赚钱的事物儿是汉人同行所造,那便是千难万难也要偷师学来,但是若是告诉他们是方外蛮夷之地的特产,他们便会视作畏途,以为定然是水土不同以至种类不同,不去动仿造的心思。平湖盐用了此法得以瞒天过海,如今的霜糖自然也当如此。”

周娥皇听了钱惟昱的话语,也是默然苦笑,她虽然从小不必治营生,但是对于国朝商贾的山寨特性还是略有了解的。钱惟昱见她没什么异议,便继续往下说道:

“若是小弟从各处民间大肆收购竹蔗、抑或是成品的红糖,随后大量加工霜糖发卖的话,数月之间还能瞒住。若是日久,定然有同行商贾从我吴越官营的制糖监司大批买入红糖、卖出霜糖的行迹中,分析出这霜糖乃是红糖所制。如此一来,他们定然要绞尽脑汁去思索红糖脱色之法。

无论是那黄泥水、草木灰浆,抑或竹炭研磨入水脱色,都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法子,唯一所缺的便是一个思路。师弟不想启发那些人,因此为今之计,要想大肆发卖霜糖,必须先经营一块官府独营、气候合适的领地、大量广种竹蔗,自产自销,从种蔗、榨汁、熬糖、脱色各个步骤都由官营掌控,方才可以实现保密。并且未来还能把这种霜糖说成是海外异种糖料作物的特产,让汉人少起觊觎之心。”

钱惟昱说完,看了一眼周娥皇,似乎想看一下她对这个答案是否满意。周娥皇轻轻拊掌赞许,随后狡黠一笑,说道:

“师弟所言,老成持重,实在是与师弟的年岁不符啊。不过呢,却还是漏说了一条好处如今姐姐身在苏州的事情还是对外说不得的,但是若是风头过去之后,师弟你麾下攻入信州的大军,从龙虎山张真人那里掳了姐姐来,又见姐姐病体未愈,师姐弟之情深重,便命人远赴海外,寻这霜糖之法,给世上肺经虚弱的女子治病之用。

如此一来,天下人非但不会认为师弟是善于经营之人,反而会以为师弟是为了女子不惜代价的痴情种。若是一个男人以词赋文章闻于天下、又以耽于温柔之乡举世知名,那无论是你的王叔,还是北朝那位陛下,定然都不会觉得你是有雄心壮志之人了。”

第169章障眼法

钱惟昱在那场茶会上听了周娥皇的狡黠反诘之时,究竟有几分心中所想被看穿的窘态,外人便不得而知了。不过,从事后的结果来看,钱惟昱的霜糖销售计划,显然是做出了调整,若说不是因为周娥皇的劝说,那也找不到别的原因了。

五月底的时候,一条消息渐渐在江浙大地上传开:听说吴越军攻下信州之后,彭城郡王麾下的镇海新军都指挥使林仁肇在带兵肃剿逃入龙虎山的南唐残军时,南唐军有数名将领逃入张天师的正一观内避难,结果林仁肇这个煞星却是半点崇道之心也无,居然带兵冲入张秉一张真人的观宇,把一群人都搜了出来

搜索唐军逃亡的残兵败将时,林仁肇在张秉一那里“顺便”得到了一个意外地收获他抓到了南唐已经致仕的太傅周宗家的两名女眷。据说是因为肺疾和先天不足之疾被周太傅送来张天师处修行治病的。结果来了还不到两三个月,便被如狼似虎的吴越军抓住了

“凶残”的林仁肇知道周宗和他自己的顶头上司、吴越镇海军留后、彭城郡王钱惟昱有师生名分。周娥皇、周嘉敏也算是钱惟昱的师姐、师妹,于是就把被俘虏的周氏姐妹礼送回了苏州,交给钱惟昱处置。

于是,虽然和真相实情打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差,但是好歹是把周氏姐妹如今的身份、处境洗白了,从此以后,她们也就可以正常在苏州露面。至于周宗那边,少不得入宫找李璟哭诉告罪一番,说是他为了给女儿治病,听说张天师处有疗养先天不足之症的秘法修持之术,这才把家眷送去。不想越贼攻城略地,信州原本深处大唐腹地,竟也在数月之间落入越贼手中,兵荒马乱之间,自己又已年迈,音讯相隔之下无力救助家眷,这才酿成惨祸。

周宗是当初拥立李璟他老爹李昪的劝进功臣、官拜太傅,又快七十岁的年纪了。这等惨事发生,李璟也只有好言劝慰周宗都来不及,又怎会去疑心他是因为见了大唐被吴越、后周、武平军三面夹攻、大厦将倾而故意转移了家眷

何况周宗自己一直是稳居金陵、要做大唐忠臣的,就算金陵城破,他也会为国死节。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有人疑心他叛国呢退一万步,此事就算真被揭穿了,也不过是一个老父不忍自己的女儿和自己一并遭难,想要为后人留个退路而已。

周宗那边的信任危机好歹是摆平了,周娥皇的身份也被洗白了。随后数日,却是又有几幢新奇的罕物,在苏州、无锡等处流传开来了。而它们最初的源头,不过是一些高档的药行和食料铺子罢了。

叶小天是苏州城内最有名的医馆和药局“回春堂”的伙计班头。连伙计都需要有班头,实在是因为这家药局的规模比较大,光是坐馆的郎中便有十几个,后堂还有几十张床位的病院。

普通的伙计可能不知道,这回春堂还是有官府的背景的,但是叶小天却知道。昨夜,一个蒋家商会的帮办来到堂子里,交给了掌柜的两个绸布袋子,里面满满的都是药材。随后掌柜地便把他叫去交代了一番,介绍了这两味新药,命他这几日把这新药的势头造出去。

“掌柜的,快来看看,我内人这是肺经虚火的宿疾又犯了。可有郎中帮着瞧瞧,原先的药都吃遍了,补虚补先天的人参养荣丸都吃过了,还是不见好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