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越沧海 > 分节阅读 66

分节阅读 6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主动愿意去种占城稻作为夏粮的纳税物。

总的来说,这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温和改革,既让农民得到了好处,而总的来说因为占城稻的普及,国家的总粮食产量又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推广占城稻、减调两税、查补军中空额、增拨训练用军粮。四月份很快就过去了,钱惟昱来苏州的这三个月任期内,也算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了。三把火烧过,终于可以忙一些别的事情。

自从月初的时候,林仁肇建议钱惟昱先别忙着大量购买战马扩建骑兵、而是先经营寻找一块适合养马的马场、同时注重南方非草原地区牧马饲料问题的解决办法之后,钱惟昱就开始上心起来了。

相比于其他繁冗的庶务,其实对于这件事情来说,钱惟昱还要多一些心得,毕竟一千年的地理知识和农牧业基本常识是他相比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很有优势的地方。在准备干这件事的时候,钱惟昱就吩咐蒋洁茹和蒋氏商会的海客们征集一下见闻意见,看看有没有办法从大食人那里引入一些中原没有的马料,或者附近有没有什么海外蛮荒的地皮可以占据了用来养马。

如今,经过个把月的寻访,蒋氏商会巨大的能量终于显现出来了,蒋洁茹从老爹蒋衮那里,给钱惟昱带来了一些有用的消息。

“殿下,要说东海之上适合牧马的场所,根据奴家家中船队的经历,耽罗岛便是不二之选只是耽罗岛不是蛮荒之地,如今已是高丽国国土,如果强自要在彼处牧马,只怕会引起两国交兵。

牧马的草料作物方面,如今从大食人那里寻访,也才得知大食人养马也没什么独到的作物,水草丰沛之处,无非是直接散养;草原面积不足、水源足够之处则由牧民自行种植苜蓿养育。”

钱惟昱听了蒋洁茹的解说之后,也没过一过脑子,直接就用几乎蹦起来的语气反问道:“什么如今中土已经有苜蓿这种饲料了么哦不,孤是说,孤看古籍山海经,得知极西海外之国是有这种东西的,只是没想到这东西如今已经传到中原了。”

一说出“如今中土已经有苜蓿”这几个字之后,钱惟昱就知道要遭这明显是穿越客的口气啊。

果不其然,侧坐在钱惟昱对面的蒋洁茹闻言略略有些错愕:“殿下您为什么要加上如今这个时代这个词难道,苜蓿该是几百年后才来到中土的不成早在两汉时候,汉武帝得汗血宝马之时,就已经从西域得到了苜蓿养马了想不到殿下如此见识超卓之人,却也是丈八灯台灯下黑了么,异国他乡事物尽皆知晓,却不知老祖宗自古就有的东西”

蒋洁茹一边说着,似有好不容易逮住了钱惟昱吃瘪的机会,略略取笑了一下蒋洁茹在家时,一贯以聪敏自负。但是自从老爹蒋衮把她送给钱惟昱身边打理钱惟昱的私人生意之后,却总觉得小王爷全知全能,任她聪敏灵透,也难有讨到巧去、碾压钱惟昱智商的机会。所以此时此刻,完全是一种聪明伶俐的女子不经意地显摆姿态。

但是话刚出口,蒋洁茹又想起对方毕竟是小王爷,自己这般恃宠而骄是否有些放肆了。当下便咽住不说,用团扇遮面掩饰娇羞。略略心神一转,就想起从旁掩饰:

“不过,殿下说得也不算全差,家父虽然知道苜蓿是古已有之的,但是既然小王爷命人探访,又怎敢不尽心竭力,以图有一二可取之处家父找了除了亚伯拉罕伍丁先生以外好几家来泉州港贸易的大食商人,花费了数百两银子招待宴请、开出赏格,这些大食商人才透露出了一些有用的东西。

说是在大食国以西北的塞尔柱突厥人土地上,还有一种比如今我关中之地广种的黄苜蓿更优良的紫苜蓿。听说那种苜蓿产量比如今关中种植的苜蓿更高,而且用来喂养马匹时,即使不加豆料蛋清,长膘长气力的效果都和吃黄苜蓿拌豆粕得马匹一样好,如果再加入豆粕,则可以把大食宝马养的和本国土生土长的一样好。”

这么一说,钱惟昱心中就明了了,他心说怪不得呢,后世他也知道国内的苜蓿有大量是土耳其和东南欧黑海地区引种过来的品种。如果中国本就生产苜蓿,干嘛还要引种呢原来是国产虽然有,但是质量不如土耳其一带的苜蓿好。

“既然如此,那些大食商人可曾说了如何才能运来苜蓿种子令尊有和他们协商么”

“那些大食商人能有什么不卖的无非是要我们用比龙脑香料还贵三倍的价钱收购,他们才肯从大食国运来。另外那几家大食商人还要求家父扩大给他们的丝绸贸易供应量。并且签订五年一期、长期不许涨价的丝绸贸易议价契约。另外,即使这些条件家父答应了他们,那些人也说海途万里,往返不易,至少也要两年后才能交付我们第一批紫苜蓿种子。”

钱惟昱一听良种苜蓿起码要两年才能弄到,一时之间也有些一腔热情无处发泄的郁闷,略微了解了一些其他情况,只好把话题转到了耽罗岛上:

“孤听闻说那耽罗岛上原本是有耽罗国的,被高丽吞并应该也时日不久吧二十年前新罗国尚在的时候,这耽罗又是如何从属呢”

第89章东海方略

按蒋洁茹如今的年纪,新罗国灭亡的时候,距离她出生还有好几年呢,按理说古代女子肯定不会学习外国番邦的历史,所以钱惟昱这个问题本该是问道于盲的。

不过,谁让蒋衮和他叔叔蒋承勋当年被武肃王钱鏐多次派为出使日本、新罗的使节呢

那蒋衮本人,就曾经是新罗国灭亡之前、吴越王派去为新罗、高丽调停的仲裁使节。只不过后来高丽走的是对北朝契丹称臣的外交路线、中原又正好赶上契丹人的儿皇帝石敬瑭给契丹人当带路党、灭了后唐末帝李从珂。所以南朝对高丽的牵制彻底失效、新罗就此被高丽彻底灭亡。

可以说,蒋家人曾经作为吴越王的使者,是那段历史的直接参与人,蒋衮这些年来自然也少不了对女儿讲授自己早年的“功业”,所以蒋洁茹可算是对这段历史了熟于胸了。当下,见钱惟昱问起前因后果,蒋洁茹也不藏掖,款款述说起这段往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