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宋乞丐王 > 分节阅读 262

分节阅读 26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此论题一出,满场的文武顿时议论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御史大夫郦希亮首先出列,拱手道:“启禀皇上,南唐国主李煜身体不适,对于抗旨一事,依微臣看是情有可原。再者,李煜已派其皇弟齐王李从善及礼部尚书韩熙载带着进贡之物来京赔罪,不如下旨言辞训斥即可。”

闻听此话,韩旭暗自摇了摇头,御史大夫郦希亮是个好人,可惜实在是太老实了点。这点去做御史台的大夫在他看来甚至都有点不合格。

不过,郦希亮这话说出来,低下附议声一片,其中是大多数的都是文官。他们似乎已经习惯南唐的重礼进奉,一道圣旨换来无数的金银,这简直是天底下最划算的事情。

“郦大人,此言不妥。”

此时,武将行列走出一人,朝着赵匡胤恭敬道:“启禀皇上,南唐国主李煜一而再再而三的以身体不适为由推辞进京朝圣,这分明是对我皇上圣威的藐视。”

这声音听着似乎有点熟悉,韩旭扭头一看,心下微动,没想到潘美尽然回京了。山南东道节度使潘美竟然在这个时候回到了京城

只听潘美又道:“不错,南唐国主李煜确实派其重臣为使者前来我朝进贡,听说仅仅是金银绢布就装了整整三艘大船,至于其他的江南茶叶、瓷器、美酒、牛羊更是数不胜数。”

说到这,潘美见有些文武们已经是双眼发亮,喉头耸动连吞口水,不禁声音提高八度,大声道:“可这些重礼和我朝,和皇上的君威相比却是九牛之一毛。再重的进贡也摸去不了李煜一而再再而三的违抗圣旨,抗旨不尊理当论斩。微臣建议,请皇上出兵伐唐,微臣愿为先锋。”

“轰”

潘美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顿时炸开了锅。

文官们一个个立马出言反驳,他们考虑得很多。从大宋立朝以来连番征战,到战争所需的巨大后勤开支,人力物力数不胜数。

户部侍郎记忆力不错,将历次的战争消耗都一一列举出来,对比南唐地广人多,所需的消耗更是个天文数字。

然而,赵匡胤似乎对潘美的说词很是赞赏。虽然他面色平静的看着底下文武们的争论,但却未有一丝阻止的意思。眼中精光闪闪,出卖了其内心真实的想法。

在赵匡胤的默许中,武将们一个个兴奋起来。他们可不比文官,平日里哪有什么升官的机会,即便有也是慢得要死。对他们来说,等三五年升官,不如来一场实实在在的战争。只有战场才是武将们拜相封侯的进阶之途。

郦希亮怒眉须张,气得是浑身发抖,斥道:“潘将军此言大谬,李煜派人进贡,而我朝却以兵戈相对,试问从今往后天下百姓将如何看待我朝如何看待我皇做人当以诚信为本,倘若我朝对南唐如此,那将来的还有谁会给我朝进贡,又有谁不担心我朝的出尔反尔”

这话说得没错,大宋如今可算是大国,若是以如此的手段对方一个进贡的南唐,那周边其他的国家就得仔细考虑大宋朝廷的信用了。

通俗点的说法,那就是“老子认你为天朝上国,给你进贡,给你送礼,你却偏偏还要来攻打我”,这事放在谁的身上都会有担心。

“郦大人,此言大善。”文官士气大甚。

赵匡胤眉头渐渐皱了起来,脸色也变得不好看。

韩旭知道赵匡胤一向以“以德服人”为处事原则。事实上赵匡胤确实也是心胸相当的开阔,对于那些顶撞他的臣子,只要说得对,他还会奖赏有佳。赵匡胤还会常常叹息自己的身边怎么就没有当年大唐魏征那样的铮臣。

郦希亮的这番话说到了赵匡胤的难处,他要统一天下,堂堂正正的统一天下。即便是被他打败的失败者,也要让他们败得心服口服。

正自文官门士气高涨之时,韩旭身后的刘鋹走了出来。

刘鋹的出列,顿时吸引了满场文武的目光,议论之声瞬间停止。所有人都满头雾水的望着这位当年的南汉国君,如今的大宋恩赦侯。这昏君又有什么幺蛾子

刘鋹完全不在意他人的目光,朝着赵匡胤拜道:“皇上,微臣有话要说。”

赵匡胤正自心烦,语带不耐道:“恩赦侯有话但讲无妨。”

“微臣常常深夜咱转反侧,身为我朝恩赦侯,却从未为我朝立任何之功,微臣实在是心有愧疚呐。如今大敌当前,微臣请命,愿率千军万马为我朝开疆拓土。”刘鋹大义凛然的说道。

一个亡国之君说出如此厚脸皮的话,令在场所有人瞠目结舌。

先不说刘鋹昏庸无能,以南汉几十万兵马挡不住潘美十万大军,就是他身为亡国之君的身份,赵匡胤也不会大方到将大宋兵马交给他去指挥啊。万一刘鋹领着数十万大宋兵马造反,赵匡胤哭都没地方哭去。

然而,未带赵匡胤说话,刘鋹嘿嘿一笑道:“当然了,微臣自知才疏学浅,此等军国大事还是交给我朝的常胜将军们去完成。微臣只是想”

赵匡胤被刘鋹一番前言不搭后语的话搞得莫名其妙,训斥道:“恩赦侯,你到底想说什么”

刘鋹吓了一跳,面色一正,连忙说道:“启禀皇上,微臣想说的是,皇上乃真命天子。南唐李煜也好,吴越王钱俶也好,后汉刘继元也罢,将来四方的君主必定全部来朝。如今微臣率先归朝,微臣想请皇上赐棍棒一根,成为各国投降君王的老大,替皇上在京城管理这帮后来的君王。”

话音一落,紫宸殿内鸦雀无声。

所有人忍俊不禁,憋得面红耳赤。

“哈哈哈哈哈。”

数息后,殿内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哄笑,笑声几乎掀破紫宸殿的屋顶。

龙椅上的赵匡胤笑得是前仰后合,一张红脸,笑胀得发紫。

在他的带头下,满朝的文武放声大笑。有人笑得直拍手掌,有人笑得连拍大腿,有人笑得弯腰双手撑膝,靠近柱子的直接笑趴到柱子上。

我勒了个去,这是什么人啊韩旭再也不能保持淡定,坐下的轮椅被压得“咔咔直响”。

不过,正是刘鋹的这番插诨打科,让原本紧张的争论气氛为之一泄,并且无论如何也恢复不到原有的议题上来。

赵匡胤接过常欢递来的手绢,擦了擦眼角笑出来的泪水,手指刘鋹,强忍着笑意道:“呵呵,恩赦侯,朕有个提议,若是你想要棍棒,不如去找平西郡王。”

刘鋹楞道:“为何”

“让你去找你就去找。”赵匡胤没好气道:“退朝。”

第396章常欢的心思

文武百官陆陆续续走出紫宸殿。

对南唐之事,直到早朝结束也没有定论,可所有人心里都清楚,雄才伟略的赵匡胤并未放弃对南唐的心思。天下一统,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一直是后周皇帝柴荣直到大宋皇帝赵匡胤的心愿。

皇帝的宏远就是朝廷努力的方向。一个有力的领导,加上一个高效的朝廷,再经过十多年的奋斗,天下一统之势渐渐明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