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宋乞丐王 > 分节阅读 154

分节阅读 15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万铁骑,就是十万铁骑,都是倾覆之水。”

李处耘这话说得有点恨,大大的扇了赵匡胤一巴掌。

果然,赵匡胤黑脸蒙上一层阴霾,指着李处耘,怒气冲冲的吼道:“好,你说朕的十万铁骑都拿不下一个小小的江南之地,那你倒是说道朕要带多少大宋将士十五万二十万”

赵匡胤显然是被李处耘给气坏了,一向善于控制情绪的他,竟然到了张口欲骂的地步。

然而,不得不说此时大宋将领的豪气。只见李处耘毫不退缩,拱手道:“皇上,这不是兵多兵少的问题,而是南唐气数未尽,根本就未到亡国之时。南唐朝廷争而不乱,斗而不杀,一旦外部倾入,他们将会抱团一直对外。先不说这些,就是我大军如何渡江,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南唐的水军现在可不是我大宋水军能比的。别忘了在江州鄱阳湖,还有着他们二十万的水军,从江州到扬州一路顺风顺水,三日之内必定到达金陵,截断我军退路。”

石守信接道:“寿州之战,大周禁军围困一年有余,方才破城。金陵的城池高大稳固,远非寿州可比,欲破金陵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两位大宋强将,你一言我一语,说得赵匡胤一愣一愣的,面色由红转紫,由紫变黑,最后慢慢的又恢复了那张红堂大脸。

好一阵沉默后,赵匡胤突然哈哈大笑,朝着李处耘和石守信赞道:“是啊,两位将军果然不亏是我大宋的立柱,说得有道理,朕倒是心急了,这一段时日的胜利,连朕都有些飘飘然。朕在这里,先向两位赔不是了。”说着,就朝石守信和李处耘拱手赔不是。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赵匡胤只是大声的训斥了几句,如此光明正大的承认错误,赔不是,那是石守信和李处耘能承担的。两人连道不敢。

赵匡胤满意的点了点头,扭头再次望向对岸,长叹道:“南唐天时地利人和,大江天险如何过之”

赵匡胤这话,虽说是在发问,但更多的实在喃喃自语。

石守信和李处耘刚刚还在你一句,我一句的分析利弊。此刻,面对难倒万千豪杰的大江,一时倒也想不出什么办法。

“不如架浮桥。”韩旭嘿嘿笑道。别的不说,大宋攻南唐这破天荒的架浮桥战术,他可是记忆尤心。因为从古自今,由北攻南,唯有大宋这一朝是用的浮桥办法,想不记住都不行。

此言一出,顿时将众人震得目瞪口呆。赵芸更是满脸的不可置信,看着韩旭像看个白痴。

不过,随即赵匡胤,石守信,李处耘三人对视一眼,一会点头一会摇头,陷入了沉思之中。

说实话,架设浮桥在现在看来有点不可思议,可仔细想想又非并无可能。选在江面狭窄之地,若无大风大浪,架设起来兴许困难重重,而最后却很有可能成功。

短暂的沉思之后,李处耘最先开口问道:“不知韩大人选在何地架设何时架设架设之中,南唐必定发现,他们的水军战力强悍,巨大的楼船一个冲锋,就能将浮桥冲垮。”

李处耘的问题,也正是赵匡胤和石守信的问题,三人均不约而同的向韩旭看来。

可韩旭只知道架设浮桥,那里知道如何架设,选在何地。只能苦笑着连连摇头。

果不其然,三人同时低叹,似乎很是遗憾。

不一会,赵匡胤打破了沉默,开口道:“不管怎么说,欲要渡江,必先强水军。周世宗时就开始建战船,练水军,但这远远不够,朕即刻下旨,命工部拿出办法,十年之内必须给朕造出足够的战船,比南唐水军还要强大的战船。”

赵匡胤并没有气馁,南唐水军的强大,反而激起了其好胜心。

正当几人赞叹赵匡胤的雄才大略之时,赵匡胤又开口了。

只见赵匡胤看着韩旭好一阵,说道:“韩旭听旨。”

呃,韩旭连忙下跪。

“即日起,削去枢密院副使之职”

“父皇”

赵芸大骇,连忙出口

而当事人韩大官人和石守信,李处耘三人只是微微一愣,并未出声,他们不明白赵匡胤的意思,但似乎赵匡胤话还没说完呢。

赵匡胤伸手阻止赵芸说下去,呵呵笑道:“即日起,削去枢密院副使之职,仍为御前侍卫统领,领淮南节度使之职。”

“啊”

这回可不是仅仅只有赵芸了,就连石守信,李处耘和韩旭都震得叫出了声。枢密院是什么地方,说好听点那是大宋的最高兵部参谋省,天下兵马都归枢密院负责。说不好听点,那就是一处养老院,地位高是高,可没有实权。兵马事实上直接向皇帝负责,枢密院最多也就是个后勤总部,就算这样还得看皇帝高不高兴让你当这个后勤总管,一旦发生战争,这个后勤总管基本又被宰相所取代。

枢密院的发达,那是在大宋以文抑武之后,全国的兵马才被枢密院里的文官所管辖。而现在的节度使可不同了,依旧还是唐代末年的风格,个个有着实权,说白了那就是一个土皇帝啊。

第227章走马上任,淮南节度使下

淮南节度使,如此重要的一方诸侯职位,竟然砸到了韩旭的头上。

大宋节度使无不是授予禁军高级将领,如石守信以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身份领归德节度使,慕容延钊以殿前都点检身份领昭仕军节度使。放眼整个天下,也只有韩旭这小小御前侍卫统领遥领淮南节度使。更何况韩旭年仅十八就位列一方节度,更是前无古人,估计也不会后有来者了。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无论是石守信,还是李处耘,均被震得呆若木鸡,下巴掉了一地。唯有赵芸这位大宋公主,小拳头捏的紧紧地,就差兴奋的跳起来。似乎韩旭就算升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也不为过似的。

韩旭心里早已是翻江倒海,他不明白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会有这样的决定若是别人升官发财早就跪地谢恩了,此刻他反而冷静下来,拱手道:“微臣多谢皇上恩典,但微臣位卑言微,惶恐之极。无论是军事还是民生,微臣说是一窍不通也不为过。恭请皇上收回成命”

说罢,跪地不起。

赵匡胤伸手扶起韩旭,满意的点了点头。当日攻下扬州城,众位文武大臣各有封赏,甚至就连远在京城的赵普,范质等人都有赏赐,而唯独没有韩旭的份。若说功劳,此次扬州之战韩旭就是第一功,不仅亲犯险境足足拖延了李重进大半年的时间,避免了朝廷两线作战;同时在大军难以攻克扬州之时,又是韩旭从城内打开了城门,造成淮扬军的崩溃,让赵匡胤一到扬州即破城池成为现实,大大涨了赵匡胤的脸面和皇威。

事实上在任命淮南节度使之时,赵匡胤寻思了良久,禁军中人寻了个遍,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当韩旭的身影跳入他的脑海之时,就连他自己都被他的想法给吓了一跳。这些日子,他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对韩旭的封赏也一直拖着,直到刚刚仰望南唐江山之后,这才下定了决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