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宋乞丐王 > 分节阅读 78

分节阅读 7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动。

范质望着身边那高大的身影,心中却莫名的一阵慌乱。赵匡胤在禁军,在大周军队中的威望实在是太高了。而起最后一句“大周万岁”,却不是“吾皇万岁”,这到底是他的口误,还是故意为之呢

想到此,范质不由甩了甩头,想抛去脑袋中那骇人的想法。而且此时此刻,大军已经出发,挽回已经来不及了,只能期望自己那一闪而过的念头是个虚妄。

韩旭骑着小黑作为赵匡胤的亲卫,伴其左右,随其一同而行。长长的队伍沿着御街向南,出南门。汇合城外的各地牙军,也就是地方节度使带来的边军后,再转道向北。此时赵匡胤所率领的是中军主力,而慕容延钊昨日已经带着先锋部队出发了。

摸着胸前的护身符,韩旭摇头苦笑。因为这护身符有两个,一个是昨日去陈家茶馆见陈小娘的时候,她送的。听说还是大相国寺的那位胖住持开了光的,他捏着那用黄纸简简单单折成三角形的护身符,看了半天也没看出哪里闪光。

而另一个则是昨日赵芸特意去秦家大院送他的,更奇特的是这竟然是个桃木护身符。用吴师道的话来说,这玩意是用来驱鬼辟邪的,和上战场保平安屁关系都没有。不过,赵芸也不在乎,硬逼着韩旭带上。

韩旭无奈,陈小娘送护身符也就得了,赵芸这大老爷们也送这个,实在是太娘炮了。将军领兵出征,家人必须留在都城,赵芸作为赵匡胤在都城汴梁的唯一亲人,自然不得更随军队出征。

“旭哥儿,今日之事都跟丐帮交代清楚了没有”

一声疑问,将韩旭从回忆中拉回了现实。赵普骑着马赶了过来,问道。

“都说清楚了,估摸着此时汴梁城里已经开始流传了。”韩旭认真的点了点头,将两个护身符塞入领口。

“咦。”赵普仔细打量着韩旭,指着其身上的盔甲,疑惑道:“你这盔甲咋和一般禁军的盔甲差别那么大呢”

两人的谈话,就在赵匡胤身边。原本他也没太在意,脑中一直想着其他之事。此时听赵普这一问,也好奇的转过了头。韩旭身上那副几乎遮住全是的黑色铠甲,显然不是大周的制式装备,就算比起自己身上这幅唐倪甲,从防卫来说,也是只高不低。

韩旭扶了扶头盔,这玩意明显没有御前侍卫的硬璞头带着舒服,而且原本就显大的盔甲,这头盔就是最大之处。随后,用手将胸脯拍得“框框”闷响,得意道:“怎么样不错吧这可是大唐玄甲铁骑的制式装备,年代是久远了点,但绝对结实,而且重量轻得很。”

“哼,徒有其表。”一声冷哼,身后的赵匡胤亲卫都校王彦升,嗤之以鼻。对于韩旭被赵匡胤化为其亲卫,他是一肚子的不爽。亲卫原本是他王彦升的地盘,然而韩旭的出现却又偏偏不归他管,只是挂个名而已。

“唐家配唐刀,有意思。”对于铠甲,赵普了解并不多,只是羡慕韩旭得到了一件古董,当然这老古董能不能用,他也没太大的兴趣知道。

而赵匡胤则不一样了。若有所思的盯着韩旭那身玄甲,作为大周禁军的高级将领,对于兵器铠甲的认识,显然不是赵普这位文人能够相比的。大唐时代,万国来朝,和西域的通商也使得西域的很多东西流传到了大唐。这玄甲也是大唐中期,结合西域商人带来的图样改进的,无论手工还是式样,都比李世民当年的玄甲铁骑变动不少。安史之乱后,大唐玄甲的制作工艺流失,后期制作的玄甲徒有其表,重量更是恐怖无比,需要极高的体力和马力,然而在这轻骑兵越来越流行的时代,玄甲铁骑也渐渐的被淘汰了出去。

但韩旭身上的这幅,显然是大唐明皇时代的玄甲,而那胸前雕刻的金色菊花,说明这幅盔甲的原先主人,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菊花是大唐皇家的配饰,而能有这样配饰的禁卫,不是皇家之人,就是和皇室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于这幅玄甲的来历,赵匡胤一时皱起来眉头。

天空蔚蓝,冬日的暖阳洒在长长的队伍上。队伍的行进速度并不快,甚至可以说是走走停停。依韩旭的估计这一天走下来,也就最多走个四十多里,这速度别说是打仗了,就是押韵粮草的后军,都显得慢。

果不其然,在天色渐晚,夕阳西斜的时候,大军终于到达了他们的第一个歇息处,陈桥驿。

汴梁向北,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开封,陈桥,长垣,澶州,大名,河间至雄州,谓之东路;一条是开封,陈桥,滑州,相州,洛州,深州至雄州,谓之西路,均可到达辽国的南京,也就是幽州。而陈桥则是东西两路的汇合点,北通燕赵的咽喉,攻辽的必经之路。

此时的陈桥驿只是个小镇子,由于先前大周的北伐,在陈桥建立了驿站,才使得这里慢慢的聚集了人气。

大军在陈桥外围安顿,赵匡胤领着数十个禁军将军以及节度使走入了驿站。

没一会,将军们一个个兴奋的从驿站走了出来。

驿站的官员带着士兵打开了仓库,从里面抬出一坛坛好酒,大军的伙夫忙着架锅埋灶。从那些士兵兴奋的脸色来看,今晚是一个不醉无归的好日子。

韩旭拍了拍小黑的屁股,小黑马打了个喷嚏,自动寻早草料而去。若说这小黑,还是真有点灵性的,吃饱了它自然会回到原地。

不远处,赵普笑呵呵的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一位身穿银色铠甲的年轻人。

“韩旭,来来来,跟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宋州归德军都尉,赵大人的亲弟弟赵匡义,赵将军。”赵普笑道:“赵将军领着归德军先一步到达陈桥驿。”

“啥太宗”韩旭立马呆立当场。

“呵呵,什么太中,不中的”赵匡义笑眯眯的上前一步,自来熟般的拍着韩旭的肩膀笑道:“不错,小小年纪,就是御前侍卫了,不错。我可是早闻你大名啊,芸儿给宋州老家的书信,可是每回都提到你。就连我大哥那几岁的孩童,都知道有你怎么个人物了。”

“岂敢,岂敢。”韩旭赶紧拱了拱手,眼前的赵匡义,约莫二十多岁,长的略显消瘦,但红红的脸庞到是和赵匡胤有几分神似。银色的铠甲在他看来,就太骚包了,虽然看上去潇洒不凡,但穿着这身上战场,典型的是告诉别人,弓箭往这招呼,实在是太显眼了。

“什么岂敢我也就比你虚长几岁。晚上我请你喝酒。”赵匡义一把搂过韩旭的肩膀,大笑道:“这就可是我从宋州带过来的,不比那宫中的御酒差,保你没喝过。”

“这大军出征能喝酒”韩旭茫然道。

赵匡义不由莞尔,笑道:“出征是出征,但这里才是陈桥驿,离雄州还早得呢。你没到看些士兵一个个乐呵呵的样子呵呵,再说了,大哥的这些节度使兄弟都是很长时间没见面了,见了面自然要好好叙叙,没酒怎么行安心吧。”

韩旭自然不能再推辞,于是答应了赵匡义的邀请。

赵普带着赵匡义向别处走去,似乎是去认识认识别的禁军将军。远远的,赵匡义回头又向韩旭挥了挥手,乐呵呵的样子倒是很真诚。

赵匡胤豪气大肚,赵匡义和和气气,这两兄弟确实乃人中龙凤。但韩旭不知是错觉还是怎样他总感觉赵匡义那细小的眼睛中,带有一丝阴鹜。这和赵匡胤那坦荡荡的眼神,有着天差之别。

第113章那年的驿站叫陈桥下

韩旭随意而行,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一处光秃秃的小土坡上。从这里往下望去,禁军士兵的小营帐遍野都是,竟然一眼望不到边。三五成群的士兵围坐在营帐前,点火烹煮着一口口行军大锅,锅里自然是发放的大块肉食。

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不自觉间让人,产生种思绪,繁忙中的宁静。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扯着嗓子,恶吼了两句,韩旭揭开腰间的羊皮水壶,扒开塞子,灌了几口冷水,顿时打了个激灵:“爽”

“哟,这位小将军挺有诗意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