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宋乞丐王 > 分节阅读 72

分节阅读 7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皇帝苦求的身份象征。

“不错,天子剑就是皇位的象征,每逢天下大乱,就会有天子剑问世的消息。“得此剑者,得天下。”赵匡胤拍案而起,道:“当年后汉隐帝欲夺周太祖郭威兵权,太祖疑虑重重,始终下不了反叛的决心。正在此时,太祖却无意间得到此剑,随领兵入朝,逼隐帝退位,建立了大周。而后,天子剑就被供奉在了宝文阁内,知道此事的除了太祖自己,就只有其身边最亲近的五人。柴皇后,太祖女婿张永德,太祖外甥李重进,先皇世忠,以及负责宝文阁守卫的大内总管常欢。”

此言一出,众人均面露奇怪之色,看着赵匡胤和常欢,难道他们两那时候就已经认识了这老常也太有眼光了点吧,太祖时期,赵匡胤可只是禁军中一个小小的伍长啊。

赵匡胤一见众人的脸色,就知道这些家伙的想歪了。于是,挥了挥手,略一平复心中的波澜,面带回忆之色,喃喃道:“当年太祖传位给先皇,恰好我又在高平之战立了点小功劳。于是,先皇命张永德将军和我组件殿前司。平定淮南后,先皇兴奋得带着我入了宝文阁,指着那供奉着的天子剑,信誓旦旦的发誓:“扫平宇内,一通天下,君臣百年。”

说到此,他突然双膝一软,面朝福宁宫,跪了下去,痛哭道:“微臣,愧对先皇啊。”

赵匡胤的情绪失去了控制,想起柴荣当年的提携,两人战场上的指点江山,不由痛哭流涕。

众人手足无措,慌乱间将赵匡胤扶起,好一番安抚后,赵匡胤才停止了抽泣,坐回椅子,呆呆的不知其所想。

“李重进联合了北汉,南唐,再加上他淮南的边军,实力大增。”赵普皱眉道:“而此时,他又费尽心思,偷到了“天子剑”。依我看,他是铁了心的要造反了,等他一回到扬州,估计就是其起兵之时。”

“今夜他刚出汴梁城,不如我们立刻派快马去追,半路截住他,让其回不了扬州。”石守信拍案而起,狠声道。

慕容延钊立刻摇了摇头,否决道:“不妥。既然李重进敢私回都城,入宫偷剑,那他一定做了万准备,我们仓促行事,只会无功而返。况且他是骑马走陆路,还是坐船经汴水,入淮河回扬州,我们亦未得知。”

“若是走水路,这冬日西北风,顺风顺水,一日千里,数十日定然能回到扬州,我们追是追不上的。”常欢补充道。

“那这可如何是好”石守信揉了揉脑袋,郁闷道。

众人将目光再次转到赵匡胤身上,却见其抬头望着屋顶,安坐在椅子上,默不作声。彷佛现在讨论的事,和他完全没有关系一般。

赵普无奈的摇了摇头,苦笑道:“韩旭你有何想法。”

韩旭一怔,抬起头,见赵普此话一出,众人的眼光都投向了自己,并且安坐在椅子上的赵匡胤身子也微微动了动。于是,想了想,说道:“既然已经挡不住李重进造反的脚步,那就没必要在再其身上浪费时间,随他去吧。”

“随他去我们什么都不做就等着他带着南唐,北汉打过来”石守信目瞪口呆的望着韩旭。

韩旭嘿嘿一笑:“是石守信的淮南兵打过来。而不是南唐,北汉打过来。”

“嘶你的意思是”赵普坐直了身体,揣测道。

赵匡胤动了,抬着的头放了下来,转过身,盯着墙上的山河图。

韩旭解释道:“李重进起兵,也就在这个把月之内,挡是挡不住了。既然挡不住,那就削去其两个臂膀。南唐被大周打怕了,国主李景早已不复当年之勇,失去了进取之心,一心想保南唐的半壁江山,所以这事也不难办。再有数日,不就过年了吗,以圣上的名义派人带些礼物去慰问下南唐,南唐隔三差五的送些金银珠宝什么的,咱大周也礼尚往来嘛。一来,让其感怀大周的恩德,二来嘛顺便敲打敲打,依我看,李景十有八九是不会听李从善的。

“至于北汉那边,我想刘思汉早已将消息传了回去,所以和南唐一样,同样派人过去。但是,最另我担心的反而是汴梁城内,所以要尽快解决韩通和刘思汉。”

“不如”石守信点了点头,右手做了一个砍杀的姿势。

“不妥。”赵普立马出口道:“旭哥儿说的没错,南唐那边就按旭哥儿说的办。但北汉没有这可能,大周是推翻了他们才建立起来的,北汉和大周实乃生死之敌,没有谈判的可能性。至于汴梁城内的韩通和刘思汉,现在也不是动手的时候,若现在动手,一是没有借口,李重进的反叛,除了我们几个,皇宫内可没人知道。二是,现在动手,反而会有打草惊蛇的风险。”

对于赵普的话,韩旭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姜还是老的辣,一点没错。

“若是解决了南唐,没有南唐的支援,即使李重进起兵,大周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至于北汉,若是他们来了,最多也只是麻烦点,就凭他北汉刘崇的那点兵力,没有了契丹人的支持,他早就成了大周的一个州了。”慕容延钊附和道。

众人一番讨论,又补充了点细节,最终将目光转向了书桌后的赵匡胤,等待着他的定夺。

赵匡胤背对着众人,呆呆的望着地图。

好一阵沉默后,开口道:“则平你拟个折子,直接让延钊明日递到中书省,亲手交给范大人,以范大人的为人,这事不成问题,但派去南唐的人选,你们再参谋参谋。韩通的事,先放放。北汉那边,延钊你刚从北边回来,用殿前司名义发个公文,请邢州安节度使李继勋,潞州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密切注意北汉的动向,严防其南下。至于韩通和刘思汉,在汴梁城里,他们翻不起大浪。”

慕容延钊点了点头,问道:“以殿前司的名义给边军节度使发公文,是否不太妥当,毕竟他们名义上可并不归殿前司管辖。”

“不错,这倒是我欠考虑了。那就以殿前司的名义向枢密院发公文,请枢密院使魏仁浦,魏大人署名,再以枢密院的名义,发给李继勋和李筠。”赵匡胤说道。

“他魏仁浦会听咱们殿前司的吗”石守信疑惑道。

赵匡胤想起今日在坤宁殿内魏仁浦的为自己开脱,嘴角扯出个弧度,微笑道:“他一定会的。”

“大哥,李重进跑了,那刺客之事如何结尾,毕竟这事现在满城都传开了。”石守信忙问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