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宋乞丐王 > 分节阅读 51

分节阅读 5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帮赶出汴梁城。站在青帮背后的韩通,终于出手了。

既然如此,那找李从善倒是找错人了。

想到此,韩旭担心外面的吴师道镇不住场面,对着李从善抱拳道:“今日之事,韩某代表丐帮对王爷表示歉意,我们这就告辞。”

说罢,看了眼秦雨山,秦雨山同样点了点头。于是,几人立马向外行去。

“王爷,这就完了外面的那些乞丐怎么办”钟谟疑惑道。

李从善一言不发。望着韩旭几人的背影,面露担忧之色,大周犹如一座压在南唐头顶的大山,时时让他喘不过气来。就连这些乞丐,一个个都是如此的血性汉子,南唐真的能顶住吗想到此,他的内心变得茫然起来。

“韩旭,你真相信那李从善的话”赵芸跟在一边开口问道。

韩旭停下脚步,见秦雨山似乎也是面带疑惑。于是,解释道:“这李从善年少,而有城府,常居高位,不怒自威。对于他们来说,这事其实根本没必要向我们解释,扔给大周禁军去管就是了。而他并没有这么做,其一是不想得罪大周的任何人,包括我们,因为他们并不了解我们。对于任何未知的事情,他倒是很小心谨慎。其二,他和我一样,不像是说假话的人。”

“哼,和你一样他比你诚实多了,哪有你那样满肚子怀水。而且也比你俊,我看你是妒忌,自感忏愧,想着赶紧离开吧”看到韩旭那自鸣得意的表情,赵芸立刻反驳道,对于猜中韩旭的心思,她倒是很是得意。

“呵呵。”韩旭不加理会,抬腿就走。

嗯这是承认了赵芸一拳犹如一拳打在棉花上,顿感无力。

秦雨山对于韩旭的话,颇为赞同。南唐的人来大周自然处处小心谨慎,按理来说,确实不会主动惹事,即使碰上了,也会尽量化解。

但这样的话,就不能从他们那边想办法去救尉迟雄了。丐帮将直接面对,大周侍卫司的禁军,以及他们的头子,韩通韩副都指挥使。

四方馆的大门,再次打开,韩旭几人从里面走了出来。而外面的人群全都对着几人行注目礼,一脸期盼的样子,似乎都在等待韩旭他们的结果。

“怎么样”吴师道赶紧冲了上来问道,但见几人的脸色,心下顿时凉了半截。

韩旭摊开双手,苦涩的摇了摇头,小声道:“这事和李从善的关系不大,全是韩通所为。”

一听此话,吴师道顿时明白了过来。可是,这该如何是好转头看向一边的赵芸,就连赵芸的爹爹赵匡胤似乎都拿韩通没办法,那自己这帮乞丐兄弟,还能怎样

韩旭抬头望天,天色大晴。而人情世故,官官相护,这世道向来如此,真的能拨开云雾,见到晴天吗韩通是禁军的将军,为官几十年,在朝廷上定然是势力通天。而他们唯一的依靠是赵匡胤,但赵匡胤似乎也拿他没办法看样子,只有赌一次了。

想到此,他咬牙道:“登闻鼓。”

第74章登闻鼓上

紫宸殿。

今日的朝会,群臣济济一堂,左右文武各自分列。正上方坐着位七八岁的孩童,身穿明黄龙袍,头带金丝翼善冠,正是大周恭帝柴宗训。此时,这位年少的帝王端坐龙椅,对于下面文武百官的争吵,毫不在意,若是细看,定然会发觉这位年少帝王的眼睛是半眯着的。

原本以为会像往常一样,安安稳稳的坐上一两个时辰,等下面一帮老家伙啰啰嗦嗦完,他就可以回后宫掉王八去了。却没想,刚要宣布退朝,右手边站在第一位的红脸将军,拿出张白纸告示,状告起侍卫司亲军韩通。这一来,底下顿时乱成了一片,年轻的小皇帝只能打着哈欠,半闭上了眼睛。

“赵大人,你为何非要反对将那些乞丐赶出汴梁”一位满脸络腮胡子的中年大汉,对拿着告示的赵匡胤怒目而视。环顾大殿之内,另他最不服气的正是眼前的这位赵大人。他二十岁从军,身经百战,拥护周太祖郭威称帝,功升保义军节度使,而那时的赵匡胤只不过是个禁军小官。

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周世宗柴荣继位,更加信任的是那些常年在其身边的年轻将领,这其中最著名的当然就是赵匡胤。虽然,世宗对他这位老臣也是尊敬,不时加官进爵,但早已远远比不上那赵匡胤的升迁速度。数年时光,如今两人已经算是平起平坐了。而更另他恼火的是,原本侍卫亲军乃大周第一强军,强压殿前司一头,但世宗却派赵匡胤整顿禁军,选全国精壮入殿前司,不仅如此,还将侍卫司高手抽调一空。到目前为止,殿前司已成为大周第一,而侍卫亲军只能排老二了。

世宗驾崩,韩通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不时找机会在这年弱的小皇帝面前表现,以期望能成为这位小皇帝的亲信。出将入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乃他毕生追求的目标。

“不知韩大人,能否提点在下一二”赵匡胤面色不变,脚步微动,转身面对满朝文武,缓缓道道:“赵某书读得不多。但自古以来,有哪朝哪代做过如此荒唐之事告汴梁乞丐书将乞丐都逐出汴梁城,你让天下百姓如何看待我皇”

此话一出,底下的文武百官顿时议论纷纷。大周自周世宗柴荣以来,对外四处武力征服,扬国威于世;对内,大行仁政,百姓安居乐业;对那些流民,乞丐,也一直奉行开荒拓地,附送农具的安顿之策,只不过先皇刚刚过世没多久,朝廷一直忙于其后世,以及新皇的登基大典,对于其他之事倒是一时荒废了下来。

不过,这赶乞丐出城,倒确实是前所未有之事。

韩通见百官对于此事,似乎都心有惴惴,不由暗骂,一群老夫子,整日仁义挂在嘴边。然而赵匡胤的“亘古未有之事”,却又戳中了其要害。脸色不由黑,高声斥问道。“吾皇登基不久,年关将至,四方使者将来朝贺,而这些乞丐竟然光天化日之下,对南唐使者动手。你让天下如何看待我大周,大周的威严,吾皇的威严何在”

帝王的威严赵匡胤不经意抬头看了眼皇位上那高高在上的七岁孩童,眼中精光一闪而逝。

开口道:“得明心者,得天下,这话诸位同僚想必心里都清楚。大周的威严非欺压百姓,亦非让他们有话无处说,让天下百姓害怕。而是对天下百姓的“仁”。民心所向,才是大周的无上威严。”

事实上,赵匡胤并不想和韩通为敌,韩通虽是侍卫司的副都指挥使,但侍卫司的那位都指挥使却远在扬州,所以韩通实际上控制着汴梁的半数禁军。但韩通却毫不领情,几次三番将赵匡胤的示好抛之脑后。赵匡胤其实再能忍,也受不了韩通的无动于衷,甚至指桑骂槐。而且,丐帮的这件事,他也不得不出面。

韩通将尉迟雄的举动,拉高到了皇帝的尊严,国家的面子问题。而赵匡胤拿大周对平明百姓的仁政,以及自古的为政之德来对抗。

一时之间两方各有支持,争执不下。

“嗯范爱卿,此事依您之见该如何是好”这声音不大,且柔柔弱弱,但此话一出,朝堂内顿时鸦雀无声。

声音从小皇帝的背后的那一张帘子中传出,说话之人正是垂帘听政的大周符太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