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权柄大明 > 分节阅读 850

分节阅读 85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朱棣下了决心,身边的人,顿时将目光望了过去。

“棣儿,这件事事关重大,我们一旦发动,就再无退路,我们以大都一地之兵,对抗整个大明朝的兵马,胜算有多少”蓝玉寒问道。

“师娘,如果我们再坐着旁观,那么,朱标坐皇位的时间,就会更长。”朱棣说道:“等到百姓们都知道了,接受了朱标当皇帝的事实,到时候,我们再起兵,那就没有任何理由了。而且,我们也不一定是面对全大明朝的兵马,除了徐将军带回去的人马之外,各地的兵马,都在观望之中,而各地的官员,也都在观望之中。”

朱棣分析得很有道理,现在,朱标当皇帝,还不长,更重要的是,他的这个皇帝,还没有得到全天下的认同,除了百姓,各地的驻军,各地的官员,还在观望之中。

只要自己亮出旗号来,那各地就不会积极地表态,支持朱标了,至少,大都周围的路府,肯定是支持自己的,而其他的地方的兵马,只会坐观,所以,自己需要对付的,依旧是应天的兵马而已。

要是时间拖得久了,朱标将全国都控制在了自己的手里,到时候,就麻烦了。

“不过,我们现在,已经缺乏一个理由。”常聚在一旁说道:“我们要发兵,打什么旗号朱标害了皇上和皇子们吗虽然我们知道,事实就是如此,但是,我们缺乏一个足够的证据。”

虽然这件事,是绝对错不了的,应天发生的事情,都是朱标的阴谋。但是,将这阴谋揭露出来,在场的人,都没有把握,他们没有证据,如何让全天下的百姓们信服没有信服力,他们打的这场仗,就不是正义的了。

毕竟,和以前打鞑子不同,那会得到所有汉人的拥护,而现在,是要打内战。

朱棣眉头皱了皱,常聚说的话,的确是个事实,他们现在缺乏的,就是那块遮羞布。

怎么办没有理由,那就找个理由没有证据,那就自己造证据朱棣在这方面,从来都不会被牵绊住的,当初整倒朱标,用的就是这手段。

正在想着,就听到一名护卫进来说道:“报告,应天府有个官员来投奔我们,已经到了宫门之外。”

应天府有人来投奔了这还真是雪中送炭啊朱棣不由得问道:“是谁”

“他说自己是曾经的锦衣卫都指挥使,叫杨宪。”

果然是杨宪这厮终于到了朱棣不由得心中一喜:“快叫他进来。”

杨宪是锦衣卫的都指挥使,是父皇身边最得信任的人之一,他能够来投奔自己,绝对是因为应天发生的这次事变,看来,自己需要的最后的那个理由,终于有出处了。

蓝玉寒也是心中一喜,应天送来的情报上,提到过杨宪从应天城内逃了出来,现在,杨宪到了己方这里,算是一个投诚的重量级人物了。

很快,外面就进来一个人。

单看模样,长长的胡子,脸上满是皱纹,就仿佛像个乡下的老头子一样,后背似乎还有点驼,只是走路,还是那么有力。

杨宪走了进来,看到众人看他,不由得心中暗叫惭愧,在来的路上,为了防止被发现,他是易容前来的。锦衣卫,自从承担了查案的任务之后,这种手段,都用得多了。

现在也无法将脸上的东西洗下,杨宪只能这般地邋遢,他看到了满屋子的人,其中,那个坐着的年轻人,正在当中。

看到那个人,杨宪顿时心中一动,两腿就跪了下来:“燕王殿下,能够见到您,都是皇上在天之灵的保佑,请您救救应天,救救大明吧”

第1167章 讨逆檄文

杨宪说得声情并茂,眼泪俱下,似乎整个大明朝,都在水深火热之中。

杨宪这番做作,朱棣也不能没有表示,于是,朱棣快速地从自己的椅子上起来,将杨宪扶了起来:“杨大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杨宪一哭,脸上的化装就都湿了,弄得脸上一道一道的。

“燕王殿下,那天,皇后出殡,皇子们和皇上都到了,而朱标,也派人去见皇上,请求参与这次葬礼,皇上心软,就答应了。结果,结果,谁能想到,朱标却包藏祸心,他在皇后的尸体上下毒,结果,皇上,皇子等人,都中毒身亡了”杨宪说道。

如何下毒,杨宪也是猜出来的,锦衣卫经常处理案件,对于这种事,也算是很熟悉了,现在已经推断出了大概。

“啪”朱棣将手拍在桌子上,脸上满是怒气:“大胆朱标,一个被废的太子,居然敢做出这种事来天理难容”

“是啊,燕王殿下,现在,也只有您,能够匡扶我大明朝的江山社稷了,无耻的朱标,害了皇上和皇子,自立为了皇帝,那些百官们,慑于他的淫威,不得不顺从了他。如果您不再去讨逆,那就让朱标得逞了。”杨宪三言两语,将事情说得清清楚楚,情况之紧迫,也反应了出来:“为了不让消息泄露,朱标封锁了整个应天城,只准进,不准出,没有人知道应天的真相,老臣冒死从应天出来,就是想要把那里发生的事情,告诉燕王殿下,免得燕王殿下中了朱标的奸计。”

杨宪这般说着,再次跪了下来:“老臣代表应天的官员,代表全大明朝的百姓,请燕王殿下,立刻起兵,拨乱返正”

朱棣心中大喜,这杨宪,正是送来了自己最需要的东西。

“杨大人,既然如此,那本王就立刻出兵,只是,还需要你写一篇讨逆檄文,向全天下揭露朱标的阴谋”朱棣说道。

“老臣在所不辞。”杨宪说道。

当下,摊开纸张,杨宪就在宣纸上,写下了讨逆檄文。

至正十六年,天降大灾,国乱岁凶,接踵而起。皇后殡天,举国悲痛,就在此时,巨变横生。

昔年朱标,阴险狡诈,被贬为民,突然作乱,谋害先皇与众皇子,自称皇帝。吾以天朝大老苍生,何奈标贼横行,国将不国,罪恶深重,天地不容,人神共愤天下之人,皆可食其肉,寝其皮。今恨天意不绝吾朝,有燕王殿下高举大旗,为先皇报仇。吾奉嗣宗之旨,兴笔讨贼,上报天恩,下抚黎庶

朱标之贼,早已被废,竖子而已,安敢在万民之前,妄称天子耶匹夫竖子,不识忠孝节悌,不记礼义廉耻,实乃祸国殃民之贼人神共愤。

是用传檄远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