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万仙主宰 > 分节阅读 20

分节阅读 2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想到这昭华的脾气,聂秋也不由的想起比斗乡试当日,自己在擂台上面对昭华胸部的那肆无忌惮的动作,却也忍不住的感觉到了小腹一阵暖流。

“看半天了,好看不”

就在这时候,突然闭着眼睛躺在自己床上的昭华突然张嘴说话,吓得聂秋顿时汗如雨下。

这女人,居然没睡着

第二十六章 朔州四公子

昭华突然一句话,吓的聂秋一个解释。大唐民风开放,比起大陆之上的其他国家,诸如民治仍然较为闭塞的南楚,圣人之地的东齐等国家,女子仍然奉三从四德,男尊女卑。

但是盛世长安所在的大唐却并非如此,因为地处中原,接壤阴山北荒,西连西域番邦诸国。大唐开明盛世,民风也自然开放,并没有什么男尊女卑的教条。

自然而然,女孩子有了更多的自由。

否则昭华这般,开朗率真,又有些叛逆的姑娘,若出生在南楚或者南楚,怕是早被乡里的长者,族中叔父什么的带去浸了猪笼淹死了。

“你没睡着”聂秋看着睁开了眼睛的昭华,吓了一跳。

“没有。”昭华摇了摇头,站起身来。晚上喝的酒却也是醒了些,自己跑到窗前倒了水,喝了一口。

“你怎么没睡”昭华看着聂秋,睡眼稀松的麽样,加上俊俏白净的脸蛋,有着男儿的英气,却也透着一股子女子的温婉,月光洒在脸上,别样的好看。

“睡不着,就出去练了会功。”聂秋插科打诨的试图把这问题掩盖过去。

“昭华,你家府上可有些什么珍稀药材吗”

坐在一起,聂秋突然把话题扯开,一本正经的问起了昭华。

“怎么你要买药”昭华从小出生在药王庄,耳濡目染的熏陶出来了一种药商的性格,见聂秋的神情认真,想起来晚上的时候,聂秋听到药王庄的时候,神情便若有所思的认真麽样,昭华也就好奇的问了起来。

“是的,我的确继续进手一批药材。”

“说说看,说不定凭咱俩的关系,我能帮你从我家里那些老家伙的手里,争取一些便宜呢。”昭华坐在床边,朝着聂秋靠拢了过来,十足像是一个奸商的样子。

“我要的药材都很珍稀,有些药并非是北郡的产物,需要一些时间。当然,价钱不是问题。”聂秋说道。

“说说看,都是些什么药能把我吓到”昭华撇了撇嘴,他本就是药王庄生人,却是不知道,朔州城南来北往诸多药材商人,随便拿些药材放她面前,闭着眼昭华都能把他们全部认出来,并叫出名字。

聂秋思索了片刻,却也将自己所需的药材清单列举了。将这些药材单子交给昭华,这红衣小妮子看过之后,却也有些不满的对聂秋说道:“好你个聂秋,你说想从我家买些药材来,本小姐还想着能帮你省些钱,你却拿这些药材来诓骗拿我当乐子,欺我药王庄里家底薄是不是”

“昭华你这话说的,我怎么就诓你了”聂秋一脸无辜的看着昭华。

“你自己看,这药材单子上面写的一清二楚,雪莲,冬虫,四品人参,雪蛮牛髓血,这些东西你你分明是拿我开涮,寻常人家能用得上这些药材”

聂秋愣了一下,眨了眨眼睛,道:“我没有诓你,我真的需要这些药材。”

昭华摆了摆手,道:“聂秋你就是在骗我,如果按照你这单子上面写的找药,单单是冬虫和雪蛮牛髓血这两味北郡能够找得到的药材,少说也都是上百的银钱那雪莲和四品人参更是动辄便是过万金银的奢侈消耗之物,你哪来那么多钱你说,你不是诓我还是什么”

昭华越说越气,大小姐的脾气和那男孩子一般直爽的脾气起来,却也是看着聂秋撅着小嘴,隐隐的愠怒道。

“大小姐,我骗你是有钱花你们药王庄若是没有那就算了。”聂秋说着,便把这药方子收起来。

看着聂秋这般认真的样子,昭华突然心里一愣:“你不会是真的打算要这些药材吧你哪来的那么多钱”

聂秋摆了摆手道:“这你不用多问,你就说有没有吧。”

“有倒是有,只不过我做不了主,得让我们家庄上的那些叔父决断,毕竟这不是一笔小数目。”昭华的话虽然这么说,可是这小妮子看着聂秋,眼里满是不相信和怀疑。

的确,都是十六七岁的年纪,都还是进入书院的学子修士,怎么的就能随随便便拿出来几百甚至几千两的真金白银来买这些珍稀的药材

昭华拿不准主意,看着聂秋,突然觉得眼前这个小子眉宇间散发着一股难以言喻,成竹在胸的感觉。昭华从小在药王庄上耳濡目染,南来北往的参客,猎户,商旅,数不胜数。

而眼前的聂秋,虽然只有十六七岁,可是说话的样子却像是一个六十七岁的老人一般,目光闪烁,胸有成竹,仿佛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拿过聂秋的药方,昭华忐忑不安的睡去了。一夜无话,第二日一大早,聂秋便早早的起床,将学舍内打扫了一下,然后烧水。庞凤雏是每天中午才起床,没有吃早餐的习惯。

聂秋只得自己一个人前往饭堂,要了一份白米粥,一份咸菜,一个烧饼。菜色倒是简单清素,但这朔州书院饭堂的厨子的手艺,却是一绝,聂秋将那咸菜烧饼扫荡干净,将一大碗白米粥吸溜进了肚子之后。

吃干净了饭食,聂秋一个人便进了书院的经阁,抱了一大堆厚重的炼药书籍狂啃。像是一个几万年没有吃过饭的饿死鬼一般,一头扎进了书海当中。

朔州书院的经阁号称藏书过万,聂秋坐在经阁二楼阁楼的小窗前。窗外已是早春,枝桠绽开稚嫩的绿芽,整个经阁安静的落针可闻,七八个书院的学子分布在经阁的每个角落。

站在经阁二楼的窗前,聂秋看着周围的一切,没来由地想到,一月之前自己还是那个躲在雪地里,半夜闯入乱坟岗扒垃圾,寻找药师残方的背尸人。

而如今自己却也可以正大光明的走进朔州书院的二层楼,和其他的士子修士一样,翻阅着每一本书。

“这本白叶集几百年前的老古董了,现在都没人看这种书了。”

聂秋抱了七八本书籍放到窗前,屁股还没坐稳,身后却突然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

聂秋回头张望,不远处有一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年轻士子,正拿着一本气诀十六章,一脸友善的微笑看着聂秋。身边围着几个人,其中有坐在书案之前奋笔疾书的士子,有拿着一本诗经摇头晃脑,低声咏诵诗集的士子,当然也有拿着一本不知名的功法,仔细研究招式成痴的士子。

“真是无巧不成书,昨儿个我们师兄弟几人还在打赌,说今年的解元郎会在入院第几日之后上这书院的经阁。聂公子果然没有辱了咱朔州寒门士子的风骨,这才来书院第二日,便已经一头扎进书海里面了。”

聂秋愣了一下,看着眼前那人,却并不认得对方。

那人二十岁左右的年纪,手中一把白纸折扇,头顶青色纶巾,一身书院的长袍。只是腰间佩戴上的篆书天字擦拭的格外明亮。他周围还有几个书院里的男士子,一个个气度不凡,身材更是高大挺拔,站在那里俨然一副文质彬彬,气质卓然的感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