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娱乐初唐 > 分节阅读 110

分节阅读 11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宣传后就得到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只要投钱获得一些股份就好,然后南方报每个月会公布南洋公司的赢利情况。然后就是南方粮食的持续跌价也动摇了他们那棵摇晃的心,在这种利诱下加上那两人的隐性威逼,南方大多数地主和世家纷纷变卖田地留下小部分投入了经济和工业上去了。

而现在在遥远的大唐京城长安内的朝廷的朝会上现在却吵的纷纷扬扬的,这种场面已经延续好久了,原因是因为那份来自南方的招供启示。总的来说弱势的一方是支持李好这么干的人,这些人大多受过李好的思想的熏陶或者本身就是李好弟子的。但是朝廷上的几位重臣一直没吭声,李二也没作出决定。所以他们也只有继续吵下去。

那份启示刚开始登报的时候这些人也只是冷眼看笑话,该奴役的照样奴役,该剥削的照样剥削。把李好和李恪两人当小丑一样,甚至那些人给李二打小报告的时候也只是说这个逾制,说李恪乱搞,应该把吴王叫回来狠狠教训一顿,没有说到这个东西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是那奏章到了李二那里泡也没冒一个就沉了。

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过了几天后那些百姓知道这个情况后,纷纷扬扬的大迁徙开始了,虽然这个时候人民的乡土观念很强。但是架不住那边可以有田有房还能让小孩免费上学啊,这个才是重点。不要怀疑这时代的百姓对于自己的小孩能上学的偏执情感也不要怀疑这个时候的学子对于学习的热情。如果家里有条件的话谁不想自家的孩子能读书可这是唐朝不是所有人都能有书读的,古代还有孟母三迁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现在只要自己搬去南方自己不仅有房有田小孩还能读书这傻子都愿意去啊。

所以过了几天各个城市都开始了大规模的迁移运动,等那些冷眼看笑话的人开始感觉不对时已经走了不少人了,那些原本对自己的人很好的地主什么的还好点,走的人不多,那些刻薄的人家里基本全走光了。这时他们开始慌张了,但是已经来不及了,虽然所以各种刁难措施纷纷出台,但是那些刁民在各地道教还有李好物业分店的人的指点下,有理有节的开始了自己的各种讨还手段了。大唐的废奴法律早就颁布了,长工短工什么的知道自己当初签文的时候的条件纷纷找人借钱或者向招工点借钱纷纷填补自己的损失后头也不回的就走了。让那些世家地主想要抵赖都来不及,而且官府对这些事情竟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这下他们开始惊慌了。然后找到各自在朝廷的代言人向李二去控诉这个问题,一定要把李好和李恪两人给干下去,这两人在绝人根基啊,完全引起了众怒。

所以这朝廷上面就开始了嘴战,你来我往,引经论据的,这种情景持续了快半个月了,不过眼下应该就是结束的时候了,因为南方的战报过来了,就两个字“大捷”,然后就是缴获多少多少。因为要讨论战事,所以那趟嘴仗是时候要结束了,先出声的是魏征,他的观点是赞同,理由很简单。根据新制定的新闻管理法这启示不算违法,而且招工这事你情我愿也不违制更不存在欺民。然后就是老房同志上台附议,然后说了一句如果那些世家不是对百姓太苛刻了人家怎么会背井离乡这与皇上的亲民政策严重不符,朝廷应该去查下这些世家什么的。接下来的几人都发表了意见,大都是赞同的,反对的不多,这些人的分量那是以一敌十的。他们大部分同意,那就基本上等于朝廷定板了,而且李二出声后也是支持这事,只要不违背大唐法规,不欺骗百姓这种做法就是合理被允许的。

这下那些原本还理直气壮的群臣们都哑了火,他们也明白朝廷重臣和李二应该早就通过气默允了,要不然那些官府也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现在与其在这里瞎争辩还不如琢磨下该怎么挽回自己的损失吧,要不人都走光了难道还要自己家人去干那些农活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二章 崖山

李好估计自己都没预料到他的那份招工启示有那么大的威力,硬生生的把他之前一直想推动的废奴政策和善待百姓的措施全部给扭转了。现在北方的世家地主什么的一边狠狠的咒骂着李好,一边还得装个笑脸推行各种优厚的条件来留住那些还没走的人,要不然真没人做事了,但是令李二哭笑不得是政府新一轮的人口统计北方竟然没有少人还多出了不少,可见那些世家做的有多过分,这也让李二觉得自己现在政权稳定了,是时候向那些世家举起屠刀了。

南方的李好此刻正从广州出发乘船去海南岛,这艘船也是一艘宝船,算是李恪的专船吧,只不过这家伙从来就没有坐过。这次李好去海南就沾了这船的光了,李恪居然也跟了过来,面对李好对自己的嘲笑李恪很果断的用李好的话反驳了李好:“真男人敢于面对任何困难的,何况这小小的晕船呢。”实际上他就是想跟着李好去海南看看,那里他一直没有去过,听李好把那边说的天花乱坠的。相比李恪的晕船,跟着李好身边的四个宫女和聂小倩可比他好多了,人家上了船只是稍稍有点不适应而已,都没晕船。

他们的航程很慢,基本是贴着海岸走的,一路走走停停的,不时看看这里的风景不时跑那个小岛上看看,完全没有赶路的急迫。船到了崖山的时候李好叫停了,然后众人一起站在船头看风景。李恪在里面睡觉,他刚才从窗子看了一眼。这个地方没什么好看的。还不如多躺会呢。其他的人也不明白李好为什么会叫在这个地方暂停。这个崖山也没什么特别好看的风景啊。

崖门因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延伸入海,就像一半开掩的门,故名崖门。李好叫停下来看是因为他前世没来过这里,但是现在来了就要好好的看一眼了。这里在后世曾有一段时间上面可是刻着一排“宋张弘范灭宋于此”的,只是现在没有而已。

此地在李好所处的时代的历史上曾发生过一场着名的海战,崖山海战。这是宋朝末年宋朝与蒙古的一次战役。这场战争直接关系到南宋流亡朝廷的兴亡,最终宋军全军失败告终。此次战役标志着宋朝的灭亡。也是华夏第一次完全沦为少数民族统治,汉文化至此遭到游牧民族的严重破坏,对华夏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恶劣的影响。

南宋的灭亡是华夏的历史发生的重大的转折,不仅仅是汉族政权的彻底灭亡,更标志着在南宋时期得到长足发展的工商业、高科技、农业、科举与世族相结合的官僚制度、开始受限的皇权、先进的政治制度等等都中断了,文明相对落后的蒙古人统治的元朝开始实行封闭、保守、轻工商业和更加集权的制度,并正式以程朱理学为科举的主要内容和政府的官方思想,虽然百年后汉人复国成功,但继起的明王朝还是受到蛮族很大影响。大开历史倒车,无视生命价值。抑制商业贸易。汉人在遭遇北方骑马民族的重创后,开始变得保守,其统治阶级相比较宋朝统治者而言也更残暴,此后的数百年,面对外侮,大多数的汉人精神麻木苟且。 明太祖朱元璋继承和加强了元朝的各种制度,而禁锢的文化思想、落后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在同为异民族统治的清朝达到了最高峰,直到李好穿越后那种统治阶级只会压迫国内百姓,欺骗和榨干国内百姓口袋里的每一分钱的思想以及对外屈膝恭卑的思想都一直存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