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娱乐初唐 > 分节阅读 107

分节阅读 10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陵。西北跨华容、石首、安乡,西连武陵今常德、龙阳、沅江,南带益阳而寰湘阴,凡四府一州九邑,横亘百里,日月皆出没其中”。这是洞庭湖的全盛时期。

但是在这个时候和之前已经开始频繁出现灾害了,尤其是老张采取“舍南救北”的方针后长江泛滥的频率越来越高。李好不想评论老张有多好多厉害什么的,就这一点李好就觉得老张这人被人五马分尸埋入厕所都不够。“舍南救北”的方针居然只是为了保及他家乡的安全和一个死人的坟墓,这个方针不仅坑了当时南方的百姓而且还坑了后世无数南方的百姓啊,你说他这人该多遭人恨同样修水利,人家李冰同志修了一个都江堰,也不存在牺牲谁和谁的,反而惠泽后世无数代,让千万百姓心中感恩不尽。

从明朝之后再加上后世的那个脑残的与天斗方针,洞庭湖进入了全面的大开发时期,围湖造田,到处又堵又填的,九口十三穴到最后只剩三个,八百里洞庭湖剩下那么一点面积了,排名也由原来的第一大淡水湖降到了第三,洞庭湖的大洪水灾害也从几十年一次变成五年一次的频率然后再提升到一年一次,每年损失财物无数。总的来说洞庭湖的灾害固然有自然因素在其中,但是人为造成的因素更大,原来的九穴十三口就是完全的人为干掉的,所以说那个与天斗极度脑残就是因为这个道理了,你斗嬴了一地却毁了全盘斗嬴了一时却毁了后代无数辈,归根到底还是个惨败。

李好自从到南方来后,洞庭湖就是他的心病,他必须在自己有能力改变的情况下拯救这个楚文化的兴起之摇篮了。所以在杭州那边的事情安顿好后就迫不及待的赶往洞庭湖看看,这里越早治理越好。李恪也一直陪着李好,至于李好身边的几个女人原本是要安排在岳阳楼那边等他们的,可是几个女人不肯,硬是要陪着李好风里来雨里去到处跑来跑去的了解洞庭湖周围的地势和环境的,以及荆江的水利环境。

这样大概忙碌了两个月后加上李恪发动周围官方和百姓的力量一起,李好终于把洞庭湖周围的环境了解了个大概,他随行的马车上也多了厚厚几摞洞庭湖水利环境的资料。整个洞庭湖的形势还是一片大好,周围也没太多的开发,毕竟现在整个南方人烟都不多。那个九口十三穴也保存的很好,功能也很稳定,洞庭湖的进出水还是很好的。

李好根据自己的考察结果,然后花点时间就洞庭湖的水利情况做了一个大沙盘,这个工程就不是他一个人能搞定的了。之前的西湖那是因为那边有现成的水利工程可以参考,但是洞庭湖和黄河这边都没有,李好穿越前黄河已经干枯了,洞庭湖却在年年发着大洪水,所以这个需要召集全国的水利大家和墨家过来一起研究研究了。这个工程是必须要惠泽千秋后世的,不是牺牲那里成就那里,也不是什么与天斗的,所以整个工程肯定很大,而且耗时耗物都会十分巨大。李好也没准备一人搞定,而是聚集大家用这个沙盘先制定一个合理的方案出来,然后到时等南方真正的兴盛起来,那么治理洞庭湖的工程就可以开启了,现在应该是在这里先把经济开发区搞起来再说,这里也算是一个物流集散地了,通往西南有他的优势。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五章 一文震天下

把洞庭湖考察完后李好一行在君山呆了几天查看了李好在君山的茶场和庄园什么的,品尝一番洞庭湖边的各种特产野味然后直接就去了隔湖相望的岳阳楼,比较凑巧的是岳阳楼刚刚被当地的官员重新修葺好,正好适合他们去上面赏下风景。岳阳楼所处的位置极好,它屹立于岳阳古城之上,背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遥对君山岛,北依长江,南通湘江,登楼远眺,一碧无垠,白帆点点,云影波光,气象万千。

新修好的岳阳楼的建筑很有特色。主楼三层,楼高十五米,以四根楠木大柱承负全楼重量,再用十二根圆木柱子支撑二楼,外以十耳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彼此牵制,相互咬合,稳如磐石。其建筑的另一特色,是楼顶的形状酷似一顶将军头盔,既雄伟又不同于一般。 岳阳楼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宋着名文学家范仲淹写了一篇不朽的散文岳阳楼记。据说当时巴陵郡守滕子京也是很有才学的人,在楼落之时,凭栏远眺,不禁诗兴大发,写了一首词:“湖水边天,天边水,秋来分澄清。君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59个字写景抒情,很有气势。但是完全被范仲淹应滕子京之请,为岳阳楼作记的记盖过了风光,老范的岳阳楼记共360字,文情并茂。读之感人肺腑。文中许多警句已成为后人处世待人的格言。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更为人所传诵。

不过此时就轮不到老范放光了,也许将来老范存不存在也很难说了。李好这段时间收到武女皇从京城长安给他捎过来的书信,上面帮李好大概分析了李二之前对李恪的那一系列举动到底什么意思,总的意思据武女皇分析大概就是李二应该还没把李恪扶为太子的想法,毕竟长孙皇后还在。只是对李恪和李好两人都比较欣赏而已,他现在的想法应该就是想把长江以南和长安城那个经济开发区一样,让李好给他们李家王朝搞一个大的经济繁荣的地方出来。反正现在南方人也不多,所以不怕失败。也不怕李好和李恪两人到时造反闹事,他只要把握好北方和军权到时收拾李好和李恪两人那是绰绰有余的。但如果李好他们搞成了,那大唐就会得到一个繁华的南方了,这个收获可就大了。

李好一看这分析,觉得李二估计就是这么个想法了,自己之前是想多了,所以李好觉得自己很郁闷,感情自己依然还得帮他李二家打工,这李二真不是东西。算准自己放不开这边,把自己撸了还要利用自己卖命。也不多给点福利什么的。当岳阳楼当地官员邀请李好李太白这位初唐才子为岳阳楼题词的时候,李好很干脆的就同意了。不过这位官员为官不错。也颇有文学底子,整个岳阳楼还收留了很多先贤骚客留下的佳作,连李好的诗三百首里面写到这里的都收录下来了,然后还有那位官员自己写的。

李好提笔想了会突然发现自己脑中所剩的关于洞庭湖这边的诗词好象没什么佳作了,之前一次掏的太厉害了。想了下只有那篇岳阳楼记了,看来天意如此啊,反正自己已经是盗版专业户了,抄一篇是抄,抄一堆还是抄。再说这文相当应他现在的心情了,于是便提笔写了起来。李好的毛笔字很不错,在这大唐来说应该算是可以自成一派了,只是他很懒,很少写,都是速写了些东西让他的女秘书们整理的。今天这次算是先例了,但是为了这篇岳阳楼记也值得了。

“贞观十五年考洞庭湖水利,时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古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