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娱乐初唐 > 分节阅读 66

分节阅读 6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当家不知油盐贵,作为大唐的高层他们是知道这里面有多少功劳应该算在那位高人的头上。还有那年年都在增产的粮食作物,以及对大唐越来越拥戴的民意都是那位高人一手促办的。其实当初李好要去带兵他们都是反对的,觉得李好在国内比在外出征的用处大多了,而且大唐现在不缺乏将领,甚至下一代也不缺乏。

只是李好根本就没经过朝廷同意走了李二的关系还没从朝廷要过一棵粮食就带着大唐军事学院的人跑去西边了。当初朝廷真的接到吐蕃寇松州的消息时他们还替李好捏了一把汗,都希望这场战争他能打赢,现在李好不仅打赢了还给大唐添了不少土地,添了不少牛羊,还在不动用国家物资支援的情况下给大唐带来更多的物资收入。这样的仗老房他们甚至觉得应该多打,这样下去大唐不仅越打仗越富裕,还能把周围的隐患全部消灭,得到更多的土地,给大唐培养出来更多的能征善战的将士出来。

李二想的和老房他们想的一样,说实在话当初李好出去的时候,李二同样也很担心,这从他对李好的安排就能看的出来。现在李好终于不负所望打出这么一场精彩的战争出来李二能不高兴吗你没看到周围的那些心怀鬼胎的异族在接到唐军三万士兵破了吐蕃后这段时间都老实了很多,西突厥原本就不和的部落在听闻唐军连破吐蕃和吐谷浑,吓的连忙带着各自的部落往西迁移而去。唐朝北边的原东突厥分裂下来存有异心的部落立刻就老实了,就连大唐南边的那些百獠和东北方向的高丽得到这个消息后都老实了许多,不敢再搞小动作了,这是真正的一战惊天下啊,比之李靖破突厥的功绩和影响甚至还要厉害,而且让大唐得到更多的土地和属民。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连灭两国,吐蕃和吐谷浑的贵族王族还有部落头领全部被砍了,忠于他们的人全部拉到大唐来修马路了,修个几十年不残也得死,看他们还怎么回部落重新组织造反。而且因为这次战争李好曾要求全权处理,所以李好还顺带把这两国完整的归属到大唐来,而不是象李靖破了东突厥后听取朝廷的命令只是把他们分裂然后依然让突厥人自己统治。

如果李好没要求全权处理的话而是等待朝廷给出处理结果,估计到时又是一场悲剧。你看那些朝廷官员生怕把自己撵到那些鸟不拉屎的地方,竟然直接指责李好越权是为大罪,应该把吐蕃同原来的突厥一样分裂让他们自己统治自己就好了,大唐派几个武将监督下就好了。上面的李二很悲哀的发现原来他的那些贤臣们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高尚,他们也有自己的算盘。可惜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全权让李好处理和安排了,而且之前东突厥那种处理方式现在已经有了隐隐复起的苗头了,难道让吐蕃和吐谷浑又和他们一样现在大唐强盛自然不用担心,但是自己的后代呢谁知道他们会是什么样子,到时大唐一旦弱势那就的陷入被群狼环视的险境中去。

可惜的是李好给自己的密奏中根本就没提过从朝廷调官员过去,文官方面而是希望李二允许从李好举办的学院还有新国子监调派那些能毕业的学员过去接受一段时间的培训后去吐蕃任职。武官也是以征西军为主,到时再从毕业的学员中安排一般的人过去任职,同时请求李二往吐蕃吐谷浑迁徙一些汉人百姓过去混居。

李二原本还指望朝廷的那些官员能出那么几个有眼光的人来帮自己分担下呢,可惜的是那些官员了,除了几个武官愿意去吐蕃,没几个文官愿意去,愿意去的李二又没法放手。看来只有按照李好的密奏来执行了,不过他们去之前自己还得给他们主持毕业盛典以及封授一事,这依然是李好的主意,因为他觉得经过天子亲自封授的学员自然就会以天子门生自居,然后会处处从天子的角度考虑做事。这真是大唐的福气啊,李二在心中感叹到,能让自己得到这么一位高人,处处不计较自己得失为大唐的强盛安定着想。

、第一百一十五章 惊变文

看着下面吵吵闹闹的朝廷,李二懒的搭理他们这些所谓的贤臣了,直接让身边的小黄门宣布退朝然后把几个重要的文武大臣留下来商量就好了,其他人的意见根本不值得听了。等其他人走完了,李二直接把李好的秘奏拿给那些重臣看,征询下他们的意见。

待秘奏在所有人的手上走了一圈后,周围陷入了一片死静。秘奏上面的内容不止安定吐蕃一点,还有以吐蕃吐谷浑为基地向周围扩散的计划。这是一个大手笔,不过李好也没说立即就启动,而是需要让吐蕃休整几年再启动,所以他觉得派往吐蕃吐谷浑的官员非常重要,这些官员在吐蕃磨练几年后也将会是未来大唐朝廷的柱石。可惜了的是朝廷的那些鼠目寸光的官员,这么好的机会竟然让他们纷纷放弃了。

魏征是第一个站出来同意这个计划的,接着是老房和长孙无忌,然后就是其他官员。不要怀疑长孙无忌的能力,虽然因为自己的妹妹成为皇后而排名凌烟阁第一,但是人家自己的能力也是不能小瞧的。至于某些人说长孙无忌是个阴人这是带有历史偏见的,因为长孙无忌杀了李恪和为难武女皇。从这些来看,并不是因为长孙无忌阴狠,而是因为立场不同而已。李恪的死李二自己要承担最多的责任,他不傻不拉叽的说李恪肖己欲传位又不给保护的话,李恪就不会死的那么无辜了。至于武女皇,说实在话长孙无忌做的那些都是对的,可惜他的妹妹生了个二货儿子,把自己的舅舅命送了,还把大唐江山短暂的送了。

见房里的大臣们都认可了这个秘奏李二心里舒服多了,毕竟这些要臣还是忠于自己,是一群有眼光的人啊。这件事谈好了,剩下的就是封赏了。这让李二有点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封赏。那些将士什么的封赏李好自己已经列了一条清单上来了,只要按照这个封赏就好了。当然这只是物质封赏,官位还是得李二拍板,要不然李好就真越权了。物质封赏李好有这个权利,毕竟他们这次缴获得物资就很多,而且还没从朝廷要过粮草。不过让所有人觉得意外的是李好的物质奖赏对死亡和受伤的士兵最多,然后就是按功封赏,这次征战唐军也付出了几百士兵的伤亡。庆幸的是皇家军事学院的学员没有伤亡,就算这样,李好还是觉得自己挺对不起那些死亡的士兵,所以给他们的抚恤很高,还愿意让他们的儿女去他办的书院免费学习家属可以去他的产业下申请一份好的工作。甚至还上了一条建议给李二,建议以后大唐阵亡的士兵朝廷都要提高他们的抚恤,同时让他们进入大唐烈士纪念馆并登记造册,这样一来就能让那些士兵更加积极的为这个国家效力开疆拓土。

这么一场大胜李二自然无不同意李好的要求。他为难的是李好的封赏,这里面就李好难搞定,给他加官封爵吧,怕他不同意嫌累拒绝,所以李二一时没有什么好主意了。当所有的大臣知道李二的为难之处的时候都面面相觑,原来大唐朝廷还有这么一个奇芭啊,难怪所有的人都看到李好做出来这么多功绩,封赏却那么少,原因原来是在这里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