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娱乐初唐 > 分节阅读 53

分节阅读 5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他地方有点名气的茶都被李好派人抢先到手了。并开始雇人修建茶园准备明年的新茶了,他们这个时候关注也只能拣李好挑剩下的了。到了明年,这市面上到时就会出现诸如龙井啊,铁观音之类的了。

这个时候卖新兴的茶叶那可是一个非常少的行业了,不会象后世的q群里一样,见到卖茶叶的如同见到老鼠一般,人人喊打。李好还引进了后世那些茶庄的经营方式来给自己的茶馆增加特色,养一两个养眼的妹子为来这里品新茶的顾客抚一首琴,这生意能不吸引人过来喝茶吗

作为他的茶园在南方的保护人,李恪在茶叶这块也是有股份的。他的南方建设依然还在热火朝天中,教育和民生工程取得巨大的进展,以至于朝廷现在不时还能听到一些大臣夸奖李恪的话,不过李二心里怎么想就没法判断了。他没有把李恪招回长安,也没给李恪什么实际的奖励,似乎就象冷处理一般,这帝王的心事不是每个人都能猜的。

李恪现在把通往扬州,泉州还有广州的三条水泥路已经修到一起了,虽然这几个大城市没他的份,但是通过水泥路却把他治下的其他城市的经济都带动了起来。他还拉起了五个船队,一个向东往以后的美洲而去,一个就在南洋诸岛周围转悠,三只船队往西去了,一个去印度和波斯湾,一个会去向欧洲那片土地,还有一个就是去李好说的那个大洋州去了。

这些船队他们肩负的责任比较重,以后的航线开通就全靠他们这次探路了。不过他们也是优越的,至少他们不会象原历史欧洲的那些探险队一样条件简陋对前路完全未知的就出发了,航程上需要注意的事项需要的技术李好已经提前给他们准备了,而且船上的条件也是尽可能的作到最好了,他们只要按照要求去到目的地探查清楚回来汇报就好了,当然遇到什么珍稀的东西往回带也是可以的。

李好的两个弟子去往南方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给李恪的冲击不下于王玄策。两人一个理政一个带兵,把之前的政策萧规曹随的处理的非常好,还超额完成了计划。李好之前收到李恪称赞自己的弟子的信也只是轻笑一下而已。带兵的那个弟子他原本就是要派往南方去锻炼的,那里只有对百獠作战,相对北方来说要轻松点。而且因为李恪和大唐需要大量的人手,这里会经常有战斗发生的,正适合他去,到时再回来军事学院进修一下就能真正的独挡一面了。

从政的那个也一样,他现在并不是大唐真正的官员,大概相当于李恪的幕僚一样,这对他来说并不是真正展示自己的时候。他需要的是不断积累一些经验,然后继续学习,到时李好再想办法让他走向一条真正的从政之道。李好对每个出师的每个弟子都是这样安排的,那些还在学院的以后的安排也会一样,在他们自己作出选择后,李好给他们提供便利的环境学习积累经验然后再上一步。

做这些事和李好自己前世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是孤儿院长大的。虽然说政府会有一些补助什么的给孤儿院,但那是车水薪杯。再加上有些人还从中顺上一些,到了他们手上基本只有一点点了,不要怀疑这些,那每次大灾都有人敢伸手何况一个小小的孤儿院呢。

所以李好他们基本都是老院长一个人撑起带大的,慈祥和蔼的老院长在他们每个人眼里都如同自己的亲爷爷一样,而老院长的为人处世的方式也影响到他们每一个人。李好在前世的时候就拼命的挣钱砸进了那个孤儿院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除了他,几个先长大的都和他一样做着这些事情。只是现在自己来到了唐朝,不知道他的那些兄弟姐妹们日子过的怎么样了,是否还记得他呢。

、第九十四章 得意弟子文

李好现在在大唐依然做着这些事还是因为受老院长的影响太深本能的做着这些,这个时候的孤儿寡女比和平时代就多多了。但他依然毫不后悔的大笔挥着钱做着这些,没有什么高尚的想法,只是一种本能而已。同时也希望这些孩子能把老院长的精神能够传承下去,也希望他们能把自己所学的东西用来改变这个民族的多灾多难。

武家的几个女人对李好做这些从来没有过问过,反而还从一些细微方面尽量的支持他,这让李好感动不已。不过李好毕竟是从现代过来的人,他在初唐已经站稳了脚,虽然官场上他没什么兴趣,但是说起挣钱那已经是翻手是云覆手是雨,随便来个想法都可以在这里掀起一番风浪出来。所以虽然他在收养孤儿的事上大把的花钱,但是他依然还有很多钱,只不过他自己从没统计这个,具体有多少可能要问武女皇和武氏了,钱她们两人管着,李好不怎么过问的,有钱花就行了。

其实不单说钱,就连粮食他们现在也吃不完。从武大那里收回来的田地,加上他们原有的田地,在李好的得意弟子的指挥耕种下,基本每季都是特大丰收。旁边的佃户看着无比羡慕,而李好自己所有耕种的佃户家家都笑开了颜,重要的是东家的田租还不高,自己的小孩还能去东家的学院去读书。所以李府的人只要去地里那边,所有的佃户都是纷纷出门相迎,把所有好吃的东西全部拿了出来给他们品尝。

不过李好每次过去的时候基本吃了他们的东西还会给他们每家带点礼物过去的,然后再拉着一车回去的。这让李好想起了自己小时侯在孤儿院周围看到的那一幕,孤儿院在郊区,那时侯的人们真的很淳朴,很容易满足,家家杀猪了什么的都会给周围的人送上一碗煮好的猪红什么的,或者什么丰收的时候也会和邻居街坊分上一点,如同李好现在的初唐一般,只是随着自己长大,经济的越来越发达,那些东西全部不见了,人与人之间除了冷漠就是防备,曾经的一切都一去不回了。

李好摇了摇头,发现最近自己似乎特别的多愁善感,见到相似的东西又会联想到自己以前的一切。自己现在并不老就回忆这些难道这预示着什么是不是预示着自己这次的征战会悲剧,所谓的人之将死就爱回忆过去

努力的把这些乱七八遭的想法从自己的脑海中驱除,李好不觉的又想到自己那个得意的弟子。这个孩子原本没有名字,被李好收留后给他取了一个李纲的名字。他来的时候比其他孩子要大点,但长的眉青目秀的,洗掉脏兮兮的一身后白白净净的,咋一看还会以为是个女孩子。开始李好收留他的时候象个刺猬一样,对每个人都很防备,跟所有的人都不交流,一个人孤零零的。尽管李好有应付这方面的经验但也费了不少时间才让这个孩子对这里所有的人开放自己的防备,溶入了李好的收留院这个大家庭里面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