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裂汉 > 分节阅读 20

分节阅读 2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到了第三天的夜里,赵尹已经无聊的无事可做了。

赵尹将真气在全身运行了一遍又一遍后,看到月光透过窗户照在酣睡的刘洋身上,忽然无聊寂寞起来想使劲的摸她全身又不忍心,派打扰了她的睡眠,自己又睡不着,就坐起来发呆

然后就看到了那只白色的肥肥的小虫子,应该是天牛幼虫,从床梁的虫眼里往外探出头来,四处探着头,好像在张望赵尹盯着仔细的看着它那肉滚滚的傻瓜样,生出作弄的想法就在虫眼附近一寸的地方用手指忽然重重的敲了两下

小虫子明显被吓到了,猛地缩头,头磕到虫眼门口然后又反弹撞到另外一边,然后好想晕了头,不晓得退进去了

赵尹很有耐性的瞪了十个呼吸的时间,使劲的敲了一下指头,小虫子才将头缩进了虫眼,可是顺着月光还是可以看到它的头就在门口一毫米处

赵尹又敲,又敲,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将它取出虫眼作弄的机会,它已经缩到虫眼里面很深了赵尹有些失望,就不停的敲击,心想:反正我睡不着,你不让我玩的爽,我就震你,让你也爽不起来

忽然刘洋一翻身,露出雪白的大果,切掉尾巴留下来的大伤口已经愈合,留下红红的伤疤。刘洋模糊的说了一句:”相公,快睡吧”引得赵尹端详了一会

赵尹在回过头耍弄小虫子时候,意识到从子在虫眼门口和在里面的时候,声音是不一样的,就不住的敲击床梁,分辨着声音,配合着从虫眼往里观察小虫子的位置

赵尹发现,听声得知的小虫子的位置,和看到的是一致的

b超

自己终于可以从事前世的老本行了

从此,赵尹每时每刻用手指敲打着船上的木头,吃饭、练功、拉屎、睡觉时候都不闲着,惹得刘襄岚臭骂,惹得刘洋厌烦,还有船家那半生不熟的河西话:”小爷,你莫要在敲了,敲得奴家心烦”

“船家,你鸡鸡从兜布左边露出来了。”赵尹莫名其妙的隔着后梢的门说了一句话。

船家急忙停下手捂住自己下身,才发现自己穿着厚厚的长裙,没有走光之虑,倒是鸡鸡真的跑到兜布外面了。

刘洋捂着嘴巴哧哧的笑。

赵尹拿手指再刘洋身上各处敲,痒的刘洋咯咯的笑,忽然赵尹说道:“刘洋,你要放臭屁了。”刚说完,刘洋咕的放了一个屁。

刘洋脸色红到了耳根。

赵尹忽然就“看到”原来的仁达靴子里面一直带着一把刀;唐静的鸡鸡并不小,还比一般人的大;肆安的左脚马裤里面竟然绑着一只暗弩土增每次看到环丫头时候,鸡鸡都会硬起来。

等到手指敲击很熟练的时候,赵尹练习跺脚。因为脚上一般穿着鞋,而且鞋子每时每刻的形态各不相同,难度要比手指敲击的大。但是道理是一样的,一通百通,过了5六天后脚上的功夫也练到家了。

赵尹就开始吹口哨,学鸟叫,学驴叫,学狗吠,学别人说话。

然后赵尹有发现不光耳朵可以听,身体和四肢也可以感受震动,当然这个受的干扰比较大。

以前和刘洋火刘襄岚不用绝招过招时候,赵尹只有挨揍的份,自从赵尹嘴里整天叽叽咕咕闲不住后,赵尹就能和她们人打个平手了,再也不会被打的鼻青脸肿。

闻名天下的第一强军“牛氓军团”的来历流和氓字在一起会被起点屏蔽。

卑禾部大军从天峻城撤离后,灭掉了贵南部。一部分贵南部的部众逃到嘉西撤离后的天峻城西草原的三个屯故地。那时候,嘉西部落还有人在第二屯土堡养伤没有撤离,给了他们少许的补给和药材那种成本非常低,售价非常贵的那几种,并在关键时间给了他们几次必要的庇护,使得他们得以喘息。

那时候,西羌和东羌争夺嘉西部落退出后的城西草场,展开了疯狂的战争,几乎每个月都有部落灭亡。

等到赵尹从汉地回来时候,惊奇的发现贵南残存的少许部众,虽然一直在到处流窜,却还残存没有被灭掉,就陆续派出一些军官帮他们战斗。

贵南残部在战斗中,忘却过往仇恨,迅速认同嘉西部落。在赵尹离开羌地时候,除了留下少数种子人员外,大部分都一起迁移到海陵,并正式被编为“牛氓直属队”。

牛氓直属队的特点就是全员光头,除了基本给养外全部靠抢。战略和战术很简单:抢光和杀光。

后来牛氓直属队升级整编为整个帝国军队的骑兵突击部队,正式名称为“直属骑兵军团”,军队序列为第4骑兵军团,别名“牛氓军团”。

00030 歌赋

在海陵,九港河的向南流入江水,扬河向东流入东海。赵尹的土地就在这两条河和东海以及江水保卫之中,是个有着江河之险的易守难攻的宝地。

赵尹已经在此处买了近万亩的土地汉代3亩合当代一亩,整个扬河南岸都是她的财产,可是也只占两条河中间的小部分。扬河北岸和九港河中下游,都是别人家的土地。

赵尹在东海岛北岸建立海军基地和船厂,马场也设在东海岛,还迁了一些羌人在岛上种植棉花因为这样可以杜绝棉花种子外泄。

赵尹有3578人的部曲,有近200人的原来老旗门的人;约900人是跟着赵尹过来的嘉西部落的嫡系;还有300人左右是跟着赵尹过来的原贵南部落的残部;1000人左右是汉人船兵及其家属;600人是老人救来的汉地羌人妇孺;其他的都是汉地羌人妇孺介绍过来的受压迫的汉地羌人,约600人,都是青壮年,并且以每月100人的速度增加。

在海陵,赵尹以老旗门的汉人和嘉西部落的羌人为班底,建立了军民合一的黑旗,约2000人;在东海岛上建了红旗,约1500肆安父亲为红旗旗长,管红旗民生和建设;赵尹为黑旗旗长,兼任黑红两旗的旗正,管两旗百姓以及两旗军事。

所有人都必然属于某一个旗屯队。每个屯都是一个实体产业公司,囤内各户自动成为股东和雇员,赵尹占有各屯30股权。

红旗又名东海岛生产建设兵团,由肆安父亲主持,暂时分成3个屯,每个屯一百户。其中第一屯负责屯田和种棉花,也种植自己食用的粮食蔬菜,他们是一半羌人和一半原汉人船兵家属;第二屯负责种苜蓿和养马,他们是部分贵南残部和一些汉人士兵;另外第三屯是负责军港区和船厂的事情,和土增的一半工程兵部队一起建设港口。

汉代,因为耕犁的使用远未普及,所以一个强劳力夫妇只能耕种21亩合现代7市亩土地,每亩水浇地土地产粟150斤合现代157市斤,80公斤,通旱地也就35斤上下。全家年粮食产量平均2000斤,仅够一家4口省吃俭用的生活,如果老人小孩多的话,生活就困难。

在海陵,因为赵尹的小麦玉米和水稻等现代高产作物,每亩产玉米350斤汉代3亩合现在1市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