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清末少帅 > 分节阅读 74

分节阅读 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愣一愣的,相当于两个标的军队,张鸣岐丝毫不敢大意,立马就遣人去高州摸底,几经打探才知道孙家的势力已经独霸高州。

经过深思熟虑,张鸣岐知道不能武力解决了,不说能不能胜利,单是动用的军队都不能少于他们的两倍,也就是基本上要把龙济光的军队调去大半,才能控制局势。更别说他们没有造反,只是地方上的不受控制的巡防营,自己根本没有名头对付他们了。后来知道了山子营的来历,更是打消了武力解决的想法,准备要把这六个营收为己用,像龙济光一样给他个武职,听从自己的命令,也好免得有军队游离在两广总督署外,不受控制。

想法是好的,实施起来却有了麻烦,命令传到高州,孙虎以年迈为由不愿离乡,孙复更是年幼无法外出。无奈的张鸣岐摔了几盏瓷器,只好打消了调动山子营的想法,留山子营镇守高州。

各地没有像样的军队可供差遣,张鸣岐只能依靠龙济光的九千巡防营,也就是龙济光依靠龙家土司属地居民创建的“济军”。等到龙济光不知不觉中扩大到三十营一万八千多人的时候,张鸣岐发觉龙济光开始有些不太听话了,只好在广东重新编练新军,荒废了一年多的北郊场和速成军官学堂开始运作起来。

速成学堂还好,有着朝廷在,总可以招到教员,只是新军就有些麻烦了,乙酉年的新军起义给广东人带来的影响太大了,就连各地豪绅都对新军不理不睬。新军的招兵困难极大,半年间在广州、韶州、潮州等地仅仅招募了一个协的兵员,为了新军可以成镇,张鸣岐使用铁腕手段,硬是从龙济光手下抽调了近五千兵士,总算把暂编新军二十五镇建成了,却是也把龙济光逼得离心。

辛亥年到来的时候,明面上广东的军事力量极大,包括广东暂编陆军二十五镇,和“济军”的三十个巡防营,将近三万人,可是只有张鸣岐、龙济光两人知道,济军和新军已经近乎势不两立了。

与他处不同,广东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并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嚣张,新军中的士兵被张鸣岐管制的很严,根本没有几个革命党人敢在里面煽动起义,张鸣岐的刀子杀人从不留情,找到一个革命党就杀一个,宁可杀错不能放过。不像张人俊就算是怀疑了,也不会真正的动刀子,能赶走已经是下了决心了。

倒是革命党势力少有涉及的巡防营,也就是济军中革命党人混杂。到处煽动济军将士入会起义,可惜济军将士多是龙济光的彝族族人和乡旧,很难真正的被革命党煽动。

孙复刚刚抽调营中将士组成混成旅,没过去几天张鸣岐就得到了消息,当然他是不知道孙复组成混成旅的事情,只是知道山子营抽调了近半士兵,去向不明,就这样足够张鸣岐紧张的了。

手里拿着自己安插在高州的探子送来的消息,张鸣岐已经在房间里转了半个小时了,还是没有下定决心怎么处理。手段强硬的他,打心底想要动用武力,但是却不知道该调那支军队,调动新军肯定是不行的,不说革命党人会不会作乱,但是龙济光的济军都不能让他放心。

犹豫良久,张鸣岐还是下定了决心。大喊一声“来人”

张鸣岐一向善于笼络人心,总督署的护兵一直都是从新军中抽调的兵士来担任,从不分亲疏,在新军中极的人心。

身着新军军服的护兵打了个千,恭敬的问道“大人,有什么吩咐”

张鸣岐抄起刚刚写好的总督令,盖上总督大印,交给护兵严肃的说“把这个送到广东提督龙济光那里,不得拖延。”

“是”神情一肃,一抱拳,护兵转身就要走。

“等等”张鸣岐转身从房间里拿出一个银质令牌递给护卫,说“带着这个去。”

护兵脸上一遍,心里有些骇然,能动用功牌,看来这事情不简单,自己肯定是担不起。

望着护兵带着令牌走远,张鸣岐才回转房间。如果说孙复的士兵不知去向让张鸣岐关心至此,肯定是不现实的,张鸣岐此举重点还是龙济光的济军,超过新军三分之一的兵额,武器也不差新军多少,这如何能让张鸣岐放心。

龙济光一向住在城外,很少住在自己的提督府里,呆在城里他没有安全感,只有和自己的子弟兵呆在一起,才不要担心张鸣岐的暗算。

接到张鸣岐的令牌和命令,龙济光不屑的一笑,让护兵通知了自己手下的几大骨干到了自己的房间。面对总督张鸣岐的直接命令,这次不管做出什么决定,都将影响济军的未来,不由得龙济光不谨慎。

等到自己麾下的主要将领都到齐的时候,房间里已经坐下了十多人,虽然有的看起来稍老些,但是年龄和龙济光大小都错不了多少,算得上是正值壮年,精力充沛的时候。

“咳咳”看到人都到齐了,龙济光清了清嗓子,说,“刚刚张鸣岐送来命令,要抽调济军十个营去高州驻守,大家都说说怎么办吧”

这里身份最高的除了龙济光,就是龙觐光,他是龙济光的兄长,最先开口说,“我觉得抽调十个营也没什么,留下二十个营足够了。十个营到了高州也可以让我们多些底牌。”

段尔源是龙济光的老乡,也是济军中的悍将,对张鸣岐本就不是很满意,自然不会同意他的调令,“不能分兵,张鸣岐肯定是想要分割我们的力量,如果这次分兵了,下次他再借口调走我们十个营怎么办”

龙济光点了点头,他也是有着同样的担心,才会召集所有人讨论的。

龙觐光担忧的说,“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恐怕是和张鸣岐翻脸了,到时候麻烦就大了。”

纳顺洪平时和革命党接触不少,心里想法不少,“我们不用担心张鸣岐有什么动作,现在世道这么乱,张鸣岐没胆量和我们翻脸。要是他敢对我们不利,我们就可以和革命党人联合,反了他娘的。”

段尔源也插腔道“他张鸣岐刚到广州时,是我们帮他撑腰,他才可以坐稳总督之位,现在有了新军就像和我们翻脸。平日里我们我们忍让就算了,就算是新军编练时强拉了我们五千新兵,让我们半年才缓过气来,我们也忍了。现在要调我们三分之一的兵力去偏远之地,如果我们在没有表示,他会以为我们好欺负。”

“就是,我们用的武器都是新军淘汰的,我们人数比新军多一半,石井兵工厂的新枪分给我们的还不到三分之一,我们不能听他的。”

这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顿时引起一阵应和声。

龙济光似乎被说动了,直接命人去回报张鸣岐,拒绝执行命令。

“啪”的一声,一只上好的薄胎青瓷盘成了碎片,张鸣岐怒声骂道“什么缺枪缺弹缺饷,你龙济光向怡和洋行订购的几千杆洋枪以为我不知道,广州的商人有几个不是被你扒了几遍,”

骂完了,发泄了一场,张鸣岐心疼的看着被自己摔成碎片的瓷盘,那可是宣德年间传下来的的宝贝,就这么成了碎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