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清末少帅 > 分节阅读 40

分节阅读 4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希望了。现实主义会屈服于外在的压力,屈服于路途的艰辛,只有理想主义者,只有宁可折断也不弯曲的他们,才能才可能带着苦难中的中过走出一条路。”

朱执信jg神一震,觉得孙复好像和革命党并没什么两样,“那孙兄弟为何不加入同盟会,推翻这个腐朽的满人朝廷,重建我中华国度。”

无奈的笑了笑,“同盟会里有着无数的热血儿女,我自然是很想加入,可是它却不满足一个合格的政党所具备的的条件,组织松懈,缺乏长远目标,对国家的危险处境认识不足,而且领导者没有战略眼光。”

戏谑的扫了一眼面露怒容的朱执信,“不要生气,我说的都是实话。现在同盟会成立三年多了吧,起义也有七次了吧,牺牲的革命党人和义军勇士不下万人了,花费的资金恐怕你们自己都无法统计了,效果如何”

收起脸上的玩意,严肃了许多,“秋瑾是女中豪杰,陈天华堪称一代俊杰,他们都死了,你可以说秋瑾是革命烈士,也可以说陈天华是为民醒目。但是在我眼里,他们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简单的中国人,他们还是民族的脊梁,是中国复兴的希望,是你们,是革命党的鲁莽与无能让他们只能死,死的让人心悲,让人叹息。”不知不觉中,声音大了起来,似要发泄心中的愤怒和悲情。

“起义靠的是紧密的筹备和力量的积蓄,不是一冲动脑子一热就发动的游戏,那是要死人的,而且死的都是jg英,是眼睛最亮的一群人。”

朱执信无言以对,如果面对的是一个满清官员,它可以大骂汉jin、满奴,如果是一个无知的革命战士,他可以找到各种理由说服他们。可是他面对的是对同盟会极为了解的孙复,虽然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事情的,但是朱执信知道他说的是实话,是很有道理的真话,根本无法反驳。

五十六章千里行军

五胡乱华是汉人的悲剧,汉人险些被灭种,可以称得上是汉族危机最重的事情。但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到一战爆发的这段时间,整个东方文明都险些毁灭,其危险比之五胡乱华更增几分。我们应该庆幸的是一战爆发了,它给了东方文明以喘息的机会,也把列强的力量消耗极多,使他们无力再在远东布置那么多的力量,让我们有了复兴的机会。

不敢想象,一个国家的所有港口都失去的时候,一个国家被一群狼瓜分的时候,还有什么东西可以保留。处于这种危险中的有两个典型的民族,印第安人和印度人,一个成了小部族,活的像狗一样;一个成了殖民地,失去了再次成为强国的机会。

庆幸的是我们撑到了欧洲的衰弱,美国的复兴这个特殊的时期,主导东亚的大英帝国在战争中失去了全球的掌控能力,只能苟延残喘的加强各地的威慑,试图挽回颓废的局势,美国正在试图崛起,摆脱英国的影响,成为世界xg的强国。其中的摩擦、纠纷和掣肘给了中华民族再次腾飞的机会,也让东方文明残存下来。

对这一切深知至详,孙复才会如此痛恨革命党的鲁莽,导致了许多优秀人才的损失。

“我听说同盟会在去年曾因为孙文私下接受ri本人的援助,分裂过一次,是这样嘛”

朱执信一惊,没有想到孙复连这种事情都知道,下意识的反驳,“孙先生是为了革命,才接受ri本友人的援助的。”

孙复一缕冷光闪过,“ri本人也能称作友人,我记得ri本与中国的交流自古以来就不少吧,唐朝的时候有遣唐使,不过没多久就试图通过朝鲜半岛进攻大唐,被唐将刘仁轨给收拾了;明朝的时候祸乱海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被戚继光给收拾了,还有几次我忘记被谁给收拾了;甲午年,北洋海军尽没,可都是ri本干的,两亿两的白银也不是天上刮下来的,台湾和琉球还算中华国土吧,总不能被割了我们就不在乎了。泱泱中华待它若弟子,它却屡屡犯我国威,以为我中华奈何不了万里海波,哼,早晚要收拾他。”

“ri本还是有支持中国革命的人的。”

对朱执信的反驳嗤之以鼻,理由太过幼稚了,“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不要歪曲我的话。ri本人是吃肉的,而且割土如割肉你应该明白的。”

“我记得孙先生主张的是排满革命吧”

朱执信觉得自己好像一直在受孙复的引导,都是他说什么自己再反驳,这已经进入了不利的处境,不打算再和他争辩了。

“是的,不过这些事同盟会还会在讨论的,现在没必要争论的。”

“我觉得还是说说你什么时候去广州上任吧”

朱执信不愿意听孙文的不是,孙复在就看出来了,只不过是找个人发泄一下对孙文的不满,正巧朱执信碰上来了,一时激动才会如此。

“广州,我是要去的,只是家里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好,怕是要等一个月左右吧。答应交给你们的武器,不会与我去不去广州有什么联系,就算是我不去也有路子给你们送去武器。”

“孙兄弟,能不能让我看看孙家的工厂”

诧异的看朱执信一眼,没想到倡导暴力革命的同盟会中,竟然还有对工业有兴趣的。

“当然可以。”

“孙家目前只有5家工厂,包括建成还不到十天的一个小煤矿,设计产能只有五万吨,现在只能达到三万吨,产煤主要供应以后的发电厂和洋灰厂的燃煤需要;火力发电厂,主要是供应以后的一些工厂用电,可能还会向茂名供电;食品厂规模最大,产品行销两广和南洋,是收益最多的一家厂子;洋灰厂是初建,还在扩建,没有完全完工;自行车厂目前主要培训技工,规模都不大。不过为了茂名的发展,现在很多本地豪绅都已经订购了不少的设备,包括纺织、火柴、洋钉、面粉等等,到时候茂名就会成为南方有数的工商繁华之所。”

“你准备先看那一家”

低头想了一下,朱执信觉得应该去食品厂看看,那里的食品,朱执信也是闻名已久,正好可以见识见识。

其实卫生再好的食品厂,让人看过之后,都不会再有吃这种食品的食yu,无数的添加调味料,让很普通的食物有了美味,却也经过了无数人的手,细菌丛生是很正常的事情,偶尔有些不知名毛发并不稀奇。

朱执信看过孙家食品厂后,就在心底暗暗发誓,再也不吃这些食品了。其实孙家的食品厂卫生做的还是很不错的,如果他见识到英美等国的食品厂后,估计都能吐出来,在这个没有卫生监管体系的时代,没有那个资本家会为了消费者花费大笔的资金改善卫生。孙家食品厂就有孙复制定的一套简单的卫生安全制度,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卫生,最安全的食品厂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