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清末少帅 > 分节阅读 26

分节阅读 2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直负责他们生活和训练,简直就是保姆,事无大小巨细,都有关心。

刚开始时,知道自己的班长都是十四岁到十六岁的少年,甚至比自己还要小上一些,心里多少有些看不起,很多人根本就不服从命令,为此愣是打断了一车子军棍。山子营的军棍那么可不是好挨的,从不多打,最多五军棍,但是棍棍沉重,不伤筋,不伤骨,只伤皮肉,最是疼痛不过,如果你错误屡教不改,也不会一次打你超过五棍,而是先记着,等过几天你的伤好了再接着打。

就这样三天后,人人都知道班长的命令是要绝对服从,也从心里愿意服从这些小班长。每晚训练结束,都是他们不辞辛劳的帮着自己按摩肌肉,去除肌肉中的疲惫、酸软,比父母还贴心;每天都是他们帮着整理被褥,避免面临军法处的检查时被打军棍,当然更多的是先教会自己叠四方被,然后有他们再整理;每天都是他们在跑步无力时,拖着自己前进,自己都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仅仅三天,不禁士兵们进步了,就连班长们也明白了军官不是那么好当的,做事更加细心周到。

烈ri下,每当新兵感觉无力时,最先想到的就是老班长,最先看到的也是老班长,是他们的鼓励,才使所有人坚持了几个小时还没有放弃。尽管脚后跟已经没有了知觉,尽管双腿已经渐渐麻木,尽管嘴唇开始干裂,士兵们还是在坚持着,直到昏迷。

一支军队的强大除了军纪严明,还离不开一支优秀负责的基层军官队伍,班长们的进步,孙复看在了眼里。仅仅八天的训练,效果就如此显著,虽然每一位班长都只是把自己开始时为他们做的重新做了一遍,但是效果确实极为显著,心不在隔阂,情连成一片。

原本孙复不愿意张定国、孙固他们直接成为军官,就是担心老兵和新兵缺乏磨合,极易产生代沟,军官们的命令士兵不理解,士兵们的情绪军官不照顾,两者产生对立,对军队是成长极为不利。现在他们的进步是显著的,都与自己的士兵们打成了一片,隔阂没有产生,军心稳如泰山。手下人有了基层军官的经验,以后担任军官就称职多了,孙复扩起军来也少些顾忌。

三十六章我是汉人

“电白县知县孙大人到”

“茂名王家王志到”

“高州谯国夫人嫡系子孙高问到”高家早已没落,不再有曾近掌控岭南诸部的辉煌,但是谯国夫人嫡系子孙的后代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可以说在岭南,谯国夫人和中原皇帝的影响力差不了多少,岭南数郡曾尊谯国夫人为圣母,可见其威望。

高州上下数的上号的家族都来了,茂名城里的王、郭、闻、郑四家,高州一州五县的主官,各地方豪绅的当家人或是代表都来了,数十位的宾客有的相识,有的都没有见过面,都是相互行着礼,打着哈哈。

今天是孙家大少与高州知府王克征独女的定亲之ri,虽然大多数人都不明白定亲算是什么仪式,但是没有人敢小视这场仪式,这不禁意味着孙王的联姻,还是军政的合体,从今以后,孙王两家的地位在茂名算是稳如泰山。以前山子营名存实亡也就算了,孙王两家的婚约倒也没什么人在意,但是现在山子营重起,已经招收了上千人的新兵,购进了上千杆的洋枪,没有人认为那是孙家少爷闹着玩的游戏。

不管愿不愿意孙家看到重新崛起,孙家的崛起都无法阻挡,上千人的军队,就算是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足以成为当地举足轻重的势力,更何况孙家已经在茂名地界呆了十多年,根基已固,现在还建起了工厂,茂名的饼干、方便食品可是已经闻名在外了,更别提自行车这种神奇的东西了,如果不是孙家制造出来,怕是整个茂名都没有一辆。

现在已经不是洋人刚刚出现的那会了,大家也算有些见识了,对洋货也有了新的认识,知道沾着洋字是最赚钱的,没见那些繁华之地富可敌国的买办,就是靠了洋人的大腿才会发达起来。

“你说孙家要大修高州道路的事,真的还是假的”一个稍显富态的中年人,净面无须,估计都长到肚皮上去了。

“开玩笑,修路能是那么容易的事,别信外边的谣言。”土财主,一身的金银首饰,玉石扳指,真不知道他是不是把家里的值钱的东西都带出来了。

“这倒不一定,这次孙家又进了好多机器,要见大厂子,还准备在琼州建钢厂呢”稍通内情的一位向着土财主反驳道。

“琼州哪来的铁矿,再说建钢厂只会砸钱,没见张南皮建汉阳铁厂砸进了多少银子,孙家有那能力么”土财主反驳有力,就是不知道孙家哪位得罪他了。

“这倒也是”

土财主的话迎来了一阵点头迎合,美得土财主摸着光秃秃的下巴,得意异常。

“高州知府王大人到”

孙复随着孙虎迎了上来,客人们也都站了起来,王知府乐呵呵的,胡子都翘起来了,看来心情还不错。身后跟着一顶小轿,四名壮妇,没有理会客人直接去了后院。

孙虎连忙赶了几步,拱手为礼,让人意外的是王知府一副受不起的样子,急忙还礼“亲家,你也是朝廷的命官,二品顶戴的高官,应该是我给你行礼才对。”

“说笑了,这都是当年朝廷恩典,见我薄有功劳,赏了个侍郎的顶戴,却早已没什么用了。”两个人一个个都那么虚伪,现在重提孙家的顶戴自然不是为了相互抬举,或是炫耀,是向来宾们控诉一个事实,孙家练兵是不违法的。当年太平天国和捻军猖狂时,朝廷准许各地豪绅招募练勇,自保自存,后来发展成湘军、淮军这些先后称霸一时的强大军事集团,后来几经裁军,又有大批的民间练勇编为巡防营,山子营一直没人问津,现在扩编直接把自己定xg为巡防营,又有孙家官绅的身份,在这个节骨眼上,朝廷不会有太过激烈反应,法度上也是说的过去的。

“贤侄啊,以后萱儿就交给你了。”转而握着孙复的手,一副沉重深情的样子,包含着许多的不舍、伤感。

只是定亲而已,这一次你就把人交给我了,下次怎么办心里暗自诽谤,脸上却满是笑容,口中含蜜,“我一定会好好待萱儿的,伯父放心。”

有管家魁叔充任主持,本来王家的那位不老顽童是最合适的,只是他不愿意,据说是身体不佳,孙复自是不信,认为他是不想看到自己疼爱有加的孙侄女成了别人的人,就算是孙复曾跟他解释多遍,他还是固执的认为定亲就是结婚,就是别人家的人了,搞得孙复头痛不已。

“孙王两家本是世代交好,王家小姐与孙家少爷缘分天定,逢此良辰吉ri,定下婚约,永不背弃。”一大堆没有营养的话,就是为了显示孙复和王萱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和。

“交换婚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