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铁骑踏天下 > 分节阅读 183

分节阅读 18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下一眼就看出他是出自谁的手。”

“谁”

“董昭”

许攸微微一笑,自信的道。

董昭刘鹏微微一愣,在脑海中快速翻转着对此人的资料。

“此人昔日与在下共侍袁绍,只是不满袁绍的优柔寡断,这才转投张杨。他的笔迹在下曾见识过,因此才能判断出非是张杨之文。”

许攸摸着小胡须,神色自得的说道。

董昭此人,刘鹏了解的不多,不过眼前有人了解,遂问道:“此人谋略比你如何”

许攸虽然自大,但对于有才能的人还是非常敬佩的,因此他不加思索的回道:“此人若论行军打仗之能,则不如在下,若论治理政务,在下不如他。其身怀谋略,可堪大能之士。”

能得许攸如此评价的必不是凡人,刘鹏有点感兴趣了,遂问道:“子远对这封降书如何看”

“董昭乃张杨谋士,既是他所书写,那定是张杨之意依在下看来,主公兵不血刃,仅凭一封战表就得上党全郡,乃可喜可贺之事。”

许攸很是聪明,知道关于决定性的话他不言,只言诸人看到的。

张杨派人送来了太守大印,还有一些名册,刘鹏平时就对名册不喜,此时这么高一叠名册,让他无必厌烦,道:“这些名册就由子远来看,且将其全部手抄下来。”

“诺”

许攸现在不放过任何功劳,得此差事,忙喜色上头领命道。

思虑一会儿,刘鹏亲自提笔,在竹简上飘飘洒洒的写下数百字,用蜡封好,派人回给张杨。

既然张杨投降,他也就不用再兵发上党,而是改用谋略,试探一下张杨是真降,还是假降

刘鹏知道张杨麾下有个杨丑,便在信中大赞此人,让张杨将此人送入到燕军之中建功立业。

信中还言北方诸郡无有能之士管理,知道张杨手下有位大能之士,名曰:董昭特征辟此人为大将军府从事,书信到日,速速前来燕军大营述职。

另外上党占据地形,仍由张杨镇守,其麾下兵马,也由张杨统领。

太守大印也随信使交还给张杨,至于名册等物,刘鹏没有提及,他相信张杨会明白其中道理。

这些名册关乎上党一郡的赋税、钱粮、人丁,刘鹏当然要有备份。

这一招釜底抽薪,就能看出张杨的真假。

若其真把杨丑、董昭二人献出,那刘鹏就会暂且罢兵,日后再想计策夺取张杨之权。

在刘鹏的地盘上,他是不允许有任何不稳定的因素存在;先前在冀州,韩馥麾下的那些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给这些人高官厚禄,这些人却依旧心念旧主,意图推翻他。

而张杨此人更甚,他是一方诸侯,岂会长期以来甘居人下。

就在书信送出之日,刘鹏便下令,由大将高顺,率三万步军先行,屯兵襄恒,静观张杨动静。

他自己则率铁骑及部分步卒,留守军大营。

张杨若是聪明,当知道如何行事。若是敢反抗,那可就怪不得他了。

刘鹏在下令之后,便待在大营中,每日练习枪法,静等消息。

这段时间中,刘鹏下令,命军士持他书信,前去邳城找到田丰,将此书信交其手中。

邳城离此地不远,快马只需五六日就可到达,田丰接到他书信,便能快速作出反应。

并州一战事关重大,刘鹏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放在此事上,对关中大战也不怎么关注。

在他出兵这段时日中,也很少接到王成的探报,就是有一些消息,也是一些天下诸侯的动静,与关中大战无关。

第二十三章收张杨左右臂膀

这日,天气晴朗,万里长空飘着朵朵白云,碧蓝天空一望无边。

清凉的风吹过大地,绿油油的植物挥舞着树枝,舞着世人看懂的动作。

燕军大营。

已经过去数日,上党还是没有消息传来。不过就在前日,幽州的王成竟派人送来了关中战事的详细情形。

李傕、郭汜、牛辅、这三个蠢货联合攻打长安数月,却没有丝毫进展。

从中原赶去的公孙瓒将李、郭等人击退,一举成为大汉有功之臣;就在五月中旬,公孙瓒被朝廷被拜为车骑将军,领青州牧。

原青州牧刘虞救驾有功,被朝廷拜为司空就连袁术、刘表也都各有封赏。

现在的长安,有着中原诸侯的兵马;西凉兵畏惧不前,与长安形成对峙,双方之间并不大战。

而他最为关注的刘备,并没有随李、郭等人进攻长安,而是在暗地中招募兵马,囤积粮草,势力一天天增大。

王成送来的消息就只有这些,虽然这些消息暂时说明不了关中的情形。

但刘鹏还是能从其中分析出,朝廷依旧由王允作主,而公孙瓒这个车骑将军,也必会被王允当枪使,令其率兵攻打西凉兵。至于公孙瓒会不会中王允之计

依刘鹏看来,公孙瓒不是傻子,他才不会被轻易的当枪使。

关中局势扑朔迷离,一时还难以分清熟强熟弱。

他在并州的动作得加快了,一旦关中形势明朗。他就能决定如何行事。否则。时间拖延下去。对他和燕军没有任何好处。

“报”

一声长长的报音,打断了刘鹏的思绪。

帐外跑进来一名兵卒,其进帐行礼后,道:“禀主公,张杨派人送来杨丑、董昭。”

张杨真的将这两人送来了

刘鹏微微一笑,他的大军屯在襄恒一带,战骑高飘,擂鼓声百里可闻。张杨恐怕是被他的军威吓住了。这才派人将心爱的谋士与上将送来的吧

至于杨丑,不过是个二流武将,刘鹏还不放在眼中。

至于这个董昭嘛,听许攸对其的称赞,就知此人才能不凡。

“去将杨丑、董昭请进来,再传许攸、赵云来见”

刘鹏冷声吩咐道。

“诺”

伏在地上的兵卒得到命令,站起身忙下去传令。

过不多时,大帐中走进两人,左边男子大约三十多岁,身材魁梧。脸色黝黑,两只眼珠瞪的老大。如同那农家的牛眼一般。

右边之人大约三十多岁,乃是一文软弱书生,脸色白皙,身高七尺,着一身文士长袍,下巴上有着一捋胡须。

“见过大将军”

两人同时伏身拜道。

“你二人是谁”

刘鹏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冷声问道。

“在下杨丑,奉我主之命,前来晋见大将军。”

“在下董昭字公仁,见过大将军”

两人一前一后的介绍道。

同样是人,武人总是直言,而文人,总是精于算计。

从此事上,刘鹏就能看出这个杨丑恐怕还不知情,至于董昭,其回答间滴水不露,却恐怕是早就知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