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铁骑踏天下 > 分节阅读 116

分节阅读 11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军时,发现身后有大军跟进,便派出了哨骑打探,可派出的哨骑,到晚间之时也没有回来,因此末将心中尤为不安。”

太史慈急忙将白昼之事将了出来。

那些哨骑不曾回来,就说明是被人给杀了而杀哨骑的无非就是身后这些人而已。这些人刘鹏不用猜测,也知道是谁了。

“子义不必担心,身后有大军为本将保驾,你可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刘鹏半开玩笑似的说道。

太史慈疑惑的神情一闪而逝,问道:“主公,难道后面的大军是我们幽州兵马”

“不是,后面的大军乃是诸侯们担忧本将的安全,特才派来保护本将的。你也不须担忧,诸侯们也是一片好意不过,明日开始,你依然要派出士卒将道路两旁的树木砍伐下来,用来迟缓诸侯们的行军速度。”

刘鹏对着太史慈微微一笑,似轻松的说道。

这次太史慈算是明白了,他身后的大军定是诸侯们的。只是这些诸侯跟在他的身后,总是感觉到不太舒服。没人辉喜欢自己走到哪里,那里就会出现一支尾巴。

“主公放心,末将定会迟缓他们的行军速度。让我军顺利抢到剿灭董贼的大功。”

太史慈拱手之后,慷慨豪气道。

刘鹏微微一笑,便打发其下去休息。他麾下的大将中,差不多都以为诸侯们畏惧不前是害怕董卓,而他出兵追赶董卓,乃是为了建功立业。

不过这个问题上,他不想告诉诸将。以免影响士气。

先前他告诉诸侯们,董卓要迁都长安,可到头来,敢于追赶董卓的就只有他,还有他身后的那三个鼠辈。

说到那三个鼠辈,刘鹏是一阵的窝火,这三人真当他傻不成,敢追在他的身后来拣便宜,胆子不小哇。

灯光下,刘鹏嘿嘿一笑,眼神中尽是不屑。

第四十九章黄忠遇伏

二日一早。

朝阳初升,空气为之一新。

幽州军用过饭食后,便再次出发。

这次依然是太史慈断后,刘鹏率领陈到、荀攸二人领着中军快速前行。

“主公,据攸猜测,诸侯肯定攻下了那座西凉军大营。此时恐怕早已分赃完毕,正率领兵马朝洛阳而来。”

荀攸见刘鹏情绪不高,便出声道。

“公达,前方乃是偃师,董卓定会派重兵防守。诸侯们定不选择此路,你猜他们会选哪一条路去洛阳。”

刘鹏骑在赤兔马身上,晒着朝阳、惬意的问道。

荀攸熟知兵法,几个思索间,便回道:“依在下猜想、袁术、袁绍会带着与他们袁家有关系之人,从轩辕关进兵,直取洛阳。至于其他人,他们得知主公先行从这条路进兵后,定会尾随在后。”

“诸侯们既不想让本将得了这个大功,他们自己又不愿过多冒险,只能是追在我军身后,静等本将为他们扫清道路,到时候一起进洛阳,可惜本将从不会给一群匹夫扫路,他们想从轩辕关过可以,想从这里进入洛阳,那是做梦。”

刘鹏单手持枪,口气冷冷说道。

荀攸很是理解他家主公的做法,毕竟诸侯太过分了,本来在董卓率兵离去后,刘鹏就下令诸侯们追赶。可他们为另外一点蝇头小利,都不愿意率先追赶,眼睛都盯到那点小利上去了。

等诸侯们瓜分了那点小利,却看见刘鹏为他们摘果子去了既然有人摘果子。他们也就厚着脸皮跟了上来。

“主公。诸侯们的做法却是令人心寒。自讨董以来,盟军能连战连捷,全赖主公之谋划可他们为了那点小利,竟拿士卒损伤过重为理由来搪塞主公欲保全自己,却又想建功立业,这些人是不成不了大气候的。”

荀攸在替刘鹏气愤之余,忍不住数落了诸侯们几句。

“公达错了,诸侯中还是有位雄才大略的。他看出了要想建功立业,必要先进洛阳救得天子,以求得到大业之名望这个人就在我军身后,而且本将也敢断言,此人距我军不足百里。”

刘鹏淡淡一笑,缓缓而道。

什么

荀攸一惊,忙问道:“主公,何人敢跟在我军身后其不足百里。”

“公达可猜测一下此人是谁”

刘鹏见荀攸满脸惊色,故意将皮球踢了回去。

阳光四射,朝阳升起。荀攸迎着阳光骑在马背上,缓缓思索着。到底何人敢如此袁绍、袁术二人不可能,这二人都想进洛阳杀董卓,夺的功名大业,断不会尾随在他们身后。

而诸侯之中有此胆识的也没几个,就在荀攸苦想之时,一个人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中。戏志才就是此人,此人与他同窗多年,身怀谋略,熟知兵法,定能看出幽州军追击董卓之后会走哪条路。

而戏志才辅佐的主公乃是曹操这么一想,荀攸才明白,原来是那个曹阿瞒尾随在他们身后。怪他疏忽,竟将这个奸雄给疏忽了。

“主公,在下同窗好友戏志才就在曹营之中,他能看出我幽州军走的这条路乃是董卓撤军之路,因此他们想跟在我军身后,坐享渔翁之利。”荀攸紧催战骑,上前说道。

刘鹏也早想到了,曹操现在还没有这么成熟,能拉拢公孙瓒与孙坚二人一起跟来,此种计策定是出自那位戏志才之手。此人之计看似只是想躲在他们身后,捞取一些功名。实则其心叵测,祸心可诛。

戏志才想借刘鹏之手,为他们打开进洛阳的大道。而想要进洛阳,前方的西凉重兵就是关键,等到刘鹏与西凉军两败俱伤之时,尾随在后的曹操等人就会出现。到时没有了兵力优势的刘鹏,还能和以逸待劳的曹操三人相比

刘鹏能看透戏志才之计,但却没有明言。究其原因乃是因为戏志才想要和他斗智,那就走着瞧,看看谁的计策更高一等

“公达,戏志才此人可有什么弱点”

知其根底,刘鹏才好战胜其人,而荀攸正是戏志才的同窗好友,知其一些脾性,正是他所要了解的。

“志才出自寒门,为人却很孤傲,鲜有人入得了他的眼睛。当初一起求学之时,同窗们纵论天下,而志才却从不发一言,只是认真的听着,久而久之,同窗们也都认为志才无甚才学,每次纵论天下大事,也就不再叫他但每次纵论之时,志才都会不请自去。到了学业有成下山之时,志才仍然被同窗们所不屑,认为其虚有其表、才学不甚大论。”

“但就是要下山之时,志才说了一句:“天下要大乱了,多则三年,少则一年。”此话被同窗们引为笑谈。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后,真如志才所说,一年多后黄巾爆发、天下大乱。”

荀攸慢慢将戏志才的往事概括出来,口中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能预料到天下大乱,此人足以称为顶阶谋士。荀攸考虑到同窗情分,没有点破戏志才的弱点。但刘鹏还是听出来了。一个人能脸皮厚到如此程度,不受别人邀请,也要前去听论。足见此人的求学之心。

而戏志才最后下山时的预料之言,只不过是告诉同窗们,时间可以见证谁才是真正的无才之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